混沌小子闯大宋 第四十二章 夜捕

作者:山东老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07 18:37:27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钱怀玉再看仔细一点,确实是一个夜行人,他蹲在二层的屋檐下面,一直在观察天外天这边的动静。

钱怀玉把这个人指给先生看,先生让他直接指给后面的一个捕快,一般干捕快的也是手眼敏锐的人物,但是在黑夜里观察难度很大,捕快有钱怀玉的指点还是用了很久才看清楚夜行人的位置。

钱怀玉想把千里镜还给先生,先生用手一拦说:“你再找找,可能不止这一个呢。”

钱怀玉想一个还不够吗?这里又不是夜行人学校。

他继续的找了一会,居然在另一个方向一间平房的屋脊上又看见了一个夜行人,那个夜行人穿着全套的夜行衣,趴在屋脊上,根本看不出来,但是他背上背着一柄武器在月光下反光,才被钱怀玉看到。

钱怀玉想还真有,他把这个也指给捕快看了。

接着找下去,一阵子功夫,居然找出来四个夜行人,分别隐藏在屋顶和楼顶,钱怀玉都给捕快指明了位置,每指一个,就有一个捕快下楼去了,看来捕快是分组的,每组负责一个。

等钱怀玉找不出来新的夜行人了,陈先生就跟周围几个官员说到:“大概就这些了,怎么样?开始吧?”

周围几人都点点头,有一位将领就转身去安排。

很快,天外天的酒楼上面就升起来一个红灯笼,随着红灯笼的升起,天外天前面的坊墙周围,一起竖立起来两排高杆,前面的一排杆上高高吊着一盏盏很大的灯笼,里面燃的蜡烛大概有人的小腿那么粗,后面的一排杆上吊着一面面很大的铜镜,铜镜把灯笼的光线反射出来。

铜镜把灯笼的光线反射成一种柔和的淡黄色光幕,无数的灯笼和铜镜制造出来一种类似八月十五明月夜的效果,从天外天的楼上看来,远近一里的范围内以目视物毫无问题。

接着锣声响起,随着锣声,坊内家家户户都开门点灯,每家每户都有人出来站在院子里,点着松明火把,无数星星点点的火把汇成一片跳跃着的光的海洋,照的黑夜如同清晨一般。

钱怀玉看着面前的场景极为惊讶,说国家有倒山之力真是一点不假,只听的锣声一响,家家户户点起灯来,整个坊内都暴露在光线之下,几个夜行人立时无处遁形。

从天外天的楼上可以看到,天外天的禁军排着整齐的队形,在围墙外面形成了一条人墙,一字排开,把道路遮断,钱怀玉想另外三面应该也有军队包围起来。

看来军队跟捕快们分工很明确,军队在外围,负责包围警戒,捕快们负责捉拿夜行人。

捕快们分成几个组,分别去捕捉发现的夜行人,在街道的每个交叉口和路口还有一个组的捕快把守。

夜行人起先还不知道自己被发现,都采取了隐匿的办法,也就是到处找地方躲,可是等锣声一响,马上就发现自己无处可藏,接着捕快就竖了梯子爬上房来。

有一个夜行人没有抵抗,直接把武器扔了,高举双手投降了,可是其余的三个都想逃跑,他们各自在屋顶和墙头上奔跑起来。

捕快们并不很追赶,他们有些人远远的跟着夜行人,看来只是保持在能看见的距离上,有的根本就不追,而是三人一组的在屋顶上慢慢的跟着走。

钱怀玉觉得这帮捕快怎么回事,想当年少爷我追夜行人的时候(其实就是几天前),那把夜行人追的一个紧,三人还跟夜行人恶斗了一场才抓住了一个,这帮捕快不紧不慢的样子看着真急人,莫非是吃公门饭的能混则混吗?

夜行人各自向坊外的方向逃走,可是无论跑到哪里,站在院子里的居民看见夜行人就会呼喊,报出夜行人的方向,他们也不能隐藏在居民的院子里或者家里,因为每家每户都起来了,而且家家的男丁都手持棍棒站在院中。

捕快们也不是紧追,他们自己有自己的联络方式,在一处最高的地方站着一帮捕快,挑着一组灯笼,不停的升起降下,左摆右摆,看起来是在指挥捕快的行动。

钱怀玉听见先生跟旁边的官员说到:“这开封府的捕快们,行动颇有章法,这几位夜行仁兄已入瓮中矣。”

那位官员说到:“这保甲之法看来甚有成效,今夜事过,我看得奏明圣上,在全国推行保甲法。”

先生说到:“是啊,似此法不仅能靖平地方,而且倘有战事,立时能得壮丁无数,平日又无需养兵,实在是省钱省力效果好的法子。”

钱怀玉想问又不敢问,心想这个什么保甲法,就是一声锣响全坊的居民就都能统一行动的法子吧,这可真是太厉害了,相当于每家每户都有人守卫,都有人参加捕捉,就算夜行人再有本事,除非能飞天遁地,否则也没办法出去。

再看了一小会,钱怀玉眼尖,已经看出来捕快们其实形成了三个包围圈,把三个夜行人分别包围起来,夜行人没法隐藏,只能不断的移动,想找出一条通路逃出去,而捕快们并不紧追,而是慢慢的在灯笼的指挥下收缩包围圈。

夜行人在包围圈内奔跑,遇到捕快就转换方向,试图寻找到捕快们的间隙,捕快们分成很多小组,分头挡着夜行人,让他们在包围圈内来回的奔跑,消耗他们的气力,却并不着急捉拿,也不给夜行人停下来休息的机会。

间或暂时的丧失了夜行人的位置,也很快就能被居民或者指挥的捕快发现,另有一批捕快在外围又展开了一层稀疏的包围,作为万一的一种预防手段。

从钱怀玉站的角度看来,夜行人是插翅难飞,有句话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夜行人大概觉得捕快在追他,他在穿房越脊的逃走,遇到捕快就赶紧转换方向,很多次都把捕快们抛在身后了。

但是从钱怀玉的角度上来看,夜行人只是在捕快们的包围圈内来回的移动罢了,甚至移动的范围和距离都是捕快们设计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