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在刘启看来,很多将领诚心投降,无需纳入系统便可留用。

毕竟大多数文臣武将还是有一定职业操守的,不会随意叛变。

而纳入系统虽然更加稳妥,但通常需要特殊事件刺激,比较麻烦。

但别人可以这样,马超不行!

在刘启看来,这个人只有纳入系统才可以重用,否则,留着他就是个祸害!

这家伙太容易被挑唆,做事不经过大脑,纵然武功高强,坑老爹害韩遂卖张鲁,其实用性却远远不如其他四虎甚至魏延。

当初刘备收他为五虎上将,也并不打算重用。

而是看中了他在羌人中的威望和地位,帮助自己兵不刃血的夺取益州,平定羌人而已。

然而,本公子现在中原的名气,还需要借助你马超的威望和地位???

搞笑呢么?

夺下雒城后,刘启命李诙领三千军驻守,然后带上张翼,主力再往北去。

半路上却见一卒骑马跑来,见刘启部队跪地大哭,然后献上书信。

刘启打开一看,乃是翼城刺史韦康的书信。

原来,马超兄弟在梓潼郡击退夏侯兄弟,然后准备和张鲁结盟。

在这期间,他开始在陇西州郡攻城掠地,为自己扩充地盘。

大多数刺史和太守惧怕马超的淫威,立刻开城认投。

唯独韦康在参军杨阜的支持下,奋勇反抗马超两个月。

然而最终弹尽粮绝,只能向刘启和夏侯渊求援。

刘启回忆原著,原著中刘启并没打到这里来,所以韦康只向夏侯渊一人求援,然而,山路艰险,援兵迟迟不来。

韦康没办法,只好开城投降马超。

然而,马超并没有因为他的投降而饶过他,相反,还将韦康和韦家的男女老少四十余口赶尽杀绝。

做事不可谓不绝!

然而又偏偏自以为是,放过了韦康的参军杨阜,留为己用。

杨阜也是忠义之士,哪肯为马超卖命,借妻子病故之由,脱离马超,去历城见表哥姜叙,请求姜叙出兵为故主韦康一家报仇。

姜叙念家中老母,不敢与马超争锋,但其母高义,慷慨说道:“谁不有死,死于忠义,死得其所也!若汝不听,吾当先死,以绝汝念!”

姜叙才下定决心,联合尹奉、赵昂共同对抗马超。

赵昂幼子赵月年仅十五岁,为马超质将,赵昂担心而已安危有所忌惮。

其妻王氏之高义不亚于姜母,劝曰:“雪君父大耻,虽丧身亦不可惜,何况一子乎?君若顾子而不行,吾当先死矣!”

有了她的支持,赵昂才铁心反抗马超。

结果赵月果然被马超杀死。

后来,杨阜联合翼城守将梁宽赵衡封锁翼城城门,梁赵二人当着马超的面,将马超妻儿至亲十于口全部斩杀,算是给韦康报了仇雪了恨。

然而,代价也是巨大的!

愤怒的马超骗开历城城门,从南杀到北,洗尽城中百姓,姜叙赵昂尹奉等家人自然也皆被斩杀。

只有赵昂之妻王异携幼女杀出,侥幸生还。

杨阜带着七位族弟与姜叙部追杀马超,七位族弟皆战死,杨阜身中五枪仍拼死力战,临亡之际,曹军姗姗而来,击退马超,将杨阜姜叙等人救下。

曹操感念杨阜姜叙赵昂等人的忠义,皆封官进候,几名忠义之士也成为帮曹魏镇守边关的人才。

而庞德也对马超所作所为感到不耻,被俘曹营之后,便和马超划清界限。

在刘启看来,这事一开始,马超办的就像智障!

首先,无缘无故斩降臣全家,完全没有必要!

其次,斩了也就斩了!

却偏偏斩草而不除根,留下杨阜。

真忠义之士想方设法争取这没错,可你也得撒泡尿照照,你这样的主公值不值得人家死心塌地的跟随?

还有,没办法保护自己家人,就别随随便便出去浪。

结果父仇报不了不说,坑死了家人,还拉来了一大堆的死敌!

刘启觉得,这一趟争取不争取来马超无所谓,但他倒是想把杨阜等人争取来,毕竟现在高级战力不缺,他缺的是忠心耿耿能守城安民的忠臣。

刘启看完了信,问那信使:“马超攻打翼城已经多久?”

信使回答道:“一路回避战火走走停停,算起来已经两个月有余!”

刘启心中暗道:两个月,恐怕一些事已经发生了,再不快一些参与进去,一切都来不及了!

于是,他命庞统为总指挥官,领导部队继续前行!

自己则放下重戟,选了一柄精钢打造的龙纹亮银枪,卸下铠甲,轻装上阵,单人单骑直奔翼城而去!

的卢马不用再驼着七百斤的巨物,心中欢乐不已,立刻展开四蹄,朝北方疾行!

它速度奇快无比,几乎是普通行军速度的几十倍,堪比高铁!

一日便到达了翼城。

而同样是益州,这里的环境和蓉城附近简直天壤之别。

一路上,刘启看到的饿殍一共有二三十具,饥饿的流民成百上千,刘启讯问百姓何故如此?

为首一老者答道:“我等原本皆是翼城之民,在此地安居乐业。一个月前,羌人杀了韦太守一家,抢粮劫女,杀人占地,我们无从生计,只好出城逃难!却不知明日能活不能活!”

说完,众人皆泣不成声。

刘启知道,百姓没有撒谎。

他们恨羌人恨得入骨,怕羌人也怕得要命。

一辈子安分守己,为国纳税,却被羌人欺负得无家可归!!

刘启心中怒火暗生。

马超啊马超!

你残暴无情,这没关系!

你心狠手辣,这也很正常!

身为西凉名将,若没有点这样的特质,如何在这乱世中安身立命?

但,男人就该有男人的底线,你有本事的话,就去跟你的杀父仇人使去,别杀不了仇人,回头拿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撒气!!

于是,刘启对百姓道:“既知必死,何不信我一回?”

老者疑惑道:“信公子何事?”

刘启将银枪向前一指,凛然说道:

“何不随本公子回城,让我来帮你们,要回你们自己原本的东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