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问为什么 第115章

作者:支海民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08 04:40:24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父皇静坐着,不语,一股暗香在空气中弥散,熏得父皇有点酣醉。两位皇帝同在骊山住着,以前却没有任何往来,因为大家生活习惯不同,相隔千年,没有共同语言,于是车走车路马走马路,即使见面也互不相识,不过有一点爱好相同,就是特别喜欢女人。

那种暗香来自女人的身体,女人是一个永久的话题,这个世界正因为有了女人才变得五彩缤纷。看来李隆基虽然仙逝仍然生活作风奢靡,身边的这些侍女都是隆基的殉葬,难怪皇帝们登基之初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修建庞大的地宫,因为在世的日子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万岁爷为什么叫做万岁?就是死了以后仍然能够享受皇帝的待遇。

父皇不由得感叹:“隆基贤侄真会享受。”

李隆基一点也不隐晦,说得更加露骨:“女人跟女人不同,杨玉环最大的优点是摄魂,能让男人心甘情愿地消费自己,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父皇内心不悦,心想那杨玉环好歹也是我的儿媳,这李隆基说话也太放肆。继而又一想,此杨玉环非彼杨玉环,他爱咋说就咋说,跟我的儿子媳妇无关。

父皇说得斟词酌句:“给不给杨玉环名分不属于我的职权范围,不过我可以建议。个人认为儿媳杨玉环目前名分已经够大,他是大蒙古国可汗铁木真的外婆,日子比咱们好过许多。”

父皇随后告辞,感觉这李隆基没有素质,跟这种没有素质的皇帝谈话有失身份。老鼠拉着父皇的皇辇在地下通道疾驶,不消一刻钟便来到父皇的地宫。

地宫内长明灯依然经久不息,由此证明父皇的灵魂依然活跃在阴阳两地,需要时可以去阳世间处理公务,乏了累了也可以回地宫休息。不过父皇属于那种转世之人,一般不到地宫转悠,这次老鼠们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竟然把父皇拉到地宫。

来了就来了,不应该对老鼠们有任何不满的表示,看大殿内跪倒几百名父皇生前的大臣,看殉葬坑里横躺着累累白骨,父皇不由得浑身阴冷,意识到这是作孽,有一种负罪的感觉,于是吩咐老鼠们:“咱们快走。”

老鼠们不由得问道:“领导,下来我们该去哪里?”

父皇想起他的发妻,想起我的母后。阎王那里分配给皇帝的名额不多,大多数属于世袭,比如爷爷当皇帝孙子仍然是皇帝,说不定孙子就是爷爷的前身,这种现象非常普遍,相互间轮流做东,比如唐中宗李显皇帝就是爷爷李世民转生,这不容置疑,历史课本就是这样讲的。只有在改朝换代时才在仙逝的君王中择优录选。所以有的君王死后几千年仍然不得重生,原因很简单,没有名额。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主动放弃皇位继承权,用时髦的说法就叫做弃选,这样就可以尽快重生,因为没有了皇帝的名分,贬为庶民,庶民重生就非常简单。

父皇就属于那种弃选的皇帝,重生以后跟同样属于庶民的母后结为夫妻,所以幼年时我们的日子非常艰辛。以后山大王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父皇的身份,于是就将父皇关进山洞里品尝石头。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父皇由于地位不同,身上带着某种特异功能,这种功能别人没有,那种燃烧的石头只有父皇才能够通过品尝鉴别,所以应该这样说,火药的发明父皇功劳最大,天外天大学的三个学子高寒、靳羽西和莫愁只是在父皇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通过无数次试验才获得了成功。这不容易,一项科研成果的问世倾注了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心血。

老鼠们拉着父皇的皇辇来到黄河岸边的一间石屋,石屋内原来住着父皇老两口,那一年父皇被山大王激活,这间石屋就只剩母后一个人独居,父皇看那石桌上摆放的铜管被母后紧紧地抱在胸前,心里头便有点湿润,看样子母后依然在等待父皇,等待夫妻团聚的那一天。

可是那一天真正到来时夫妻俩却有点无所适从,相互间一个看着一个,胸中纵有千言万语嘴里无法说出口。正在这时老鼠们的脑际突然出现微弱的信号,那是山大王发过来的,看样子山大王寻找老鼠们有事,因为老鼠们答应过替山大王搜集情报。老鼠们跟父皇告别:“对不起领导,山大王传唤我们,我们去去就来。”

老鼠们说完也不征求父皇同意,迅速从父皇面前消失。想不到老鼠们走后母后突然还原成肉体,坐在父皇的皇辇里,要父皇拉着她去外边走走。

父皇心甘情愿,父皇乐此不疲,一对老夫妻一个坐着一个拉着,在黄河岸边的山村小路上一边漫步一边谈话,那是一段浪漫的时刻,夫妻俩无话不说,他们谈到了他们共同的儿子丢儿,谈到了丢儿的爷爷奶奶,谈到了丢儿的两个媳妇,谈到了丢儿的儿女髯梭和髯鸣,甚至谈到了他们的重孙……逝去的岁月好似风干的蜂蜜,黏稠得化不开,虽然苦涩却充满温馨,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感觉到尘世间最美好的生活就是相濡以沫,夫妻共同经营着那间茅屋,播种岁月,期盼收获,没有野心没有任何非分之想,唯一的欲望就是期盼儿子快快长大,然后娶妻生子代代传承。

走着走着肚子饿了,看前面一个小镇,走进小镇,街道两边摆满了各种小吃,夫妻俩坐在卖荞面饸饹摊位面前的凳子上,吃了两碗荞面饸饹,吃完饭一摸身上没带钱,这可让父皇非常难堪,卖饸饹的也是一对小夫妻,忙说不要紧,我们常在这里摆摊,下次再吃饸饹时补上就行。

这时一个老翁走过来,代替父皇付了款。父皇过意不去,问道:“客官请留下姓名,他日一定回报。”

老翁回答:“我叫元始天尊,我知道你是嬴政。我住的地方离这里不远,有兴趣的话咱们去我那里茶叙。”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