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问为什么 第117章

作者:支海民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08 04:40:24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大家知道,赵眘皇帝是赵构前任皇帝收养的义子。尽管赵构一辈子骄奢淫逸,贪图享乐,唯一的儿子却死于疾病,这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悲哀。不过皇帝必须为自己选择接班人,如果有亲生儿子更好,没有亲生儿子就必须在赵姓家族中间筛选,选来选去选中了赵眘,史书上记载赵眘是赵光胤的第七代孙,真假存疑。当年没有亲子检测手段,权当是真。

前任皇帝赵构二十岁即位,五十五岁退休,实乃明智之举,退居二线以后就可以练练书法打打麻将,约三二好友出外旅游,兴之所至,也可以吟诗作画,抒发感情,乐哉悠哉。好像人的天赋带着某种遗传,赵构的书法比起老爸宋徽宗赵佶来一点也不逊色,因为心里没有负担,所以赵构活了八十一岁才无疾而终。

赵眘皇帝即位以后,彻底改变了前任领导赵构无所作为的工作作风,大胆创新,励精图治,首先为岳飞平反,赢得民心。虽然抗金只是一种姿态,但是得到了朝野的一致拥护,加之江南乃富庶之地,气候温暖旱涝保收,水陆交通发达,临安迅速发展成为各国人民频繁往来的文化商业交流中心。

北面由于铁木真执政,大蒙古国日益强大,赵眘皇帝主动跟铁木真结盟,铁木真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认为金国乃大蒙古国最主要的敌人,把所有的精力用来对付金国,效仿秦嬴政远交近攻,所以赵眘执政期间,南宋国内基本上没有战争,和平时期有利于发展经济,老百姓赢得了休养生息的黄金时期。

尽管历史学家对南北宋朝的功过是非有不同的解读,但是有一点却值得历代君王效仿,那就是到站下岗,主动让贤,不存在为了争权夺利而兵戎相见的问题。这种传统起始于赵光胤,开国皇帝传位兄弟赵光义,以后历任皇帝大多提前下岗,为继任皇帝施展才能提供机会。这样很好,权力交接必须平稳过渡。

赵眘皇帝1189年传位于宋光宗赵惇,赵惇只当了五年皇帝便不想当了,传位给儿子宋宁宗赵扩。

下面,让我们着重谈谈赵惇。史书上记载赵惇嫉贤妒能偏听偏信,害怕老婆,不适宜当皇帝,所以四十八岁便下台,让位给儿子。其实,赵惇不想当皇帝的主要原因是,起了禅心。

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出了八仙,八仙其实是个草台班子,什么角色都有。其他神仙就不用介绍了,比较知名的只有三个,何仙姑、吕洞宾、张果老。那一年临安街上赵青的卦铺开张,吕洞宾何仙姑前来加盟,虽然卦铺属于伪科学,带有欺骗性质,国家法律不允许。但是老百姓却非常迷信,相信谎言心甘情愿地上当受骗。这是一种心理作用,人人都想与时俱进升官发财,所以就出现了当铺卦铺杠铺博彩铺,而且生意火爆,没有人揭穿内幕。

渐渐地何仙姑发觉,算卦摆地摊比坐在卦铺里面等人算卦挣钱多,尤其在知名的寺庙外面摆地摊算卦,往往能得到丰厚的收入。那些达官贵人来寺庙进香,在祈求佛祖保佑的同时顺便算上一卦,这时你只需鼓动三寸不烂之舌说一些是是非非的话语,那些富户商贾们便慷慨解囊,收入整锭银子也常见,于是寒山寺成为何仙姑摆地摊算卦的首选之地。

光阴荏苒,转瞬间几十年过去,幼年时剃度的星月和尚已经成为寒山寺的住持,何仙姑依然在寒山寺山门前摆卦摊。心里潜藏着那一段荒唐的故事,却从来不对任何人说破,这个世界本身就很荒唐,人们着迷虚幻,不喜欢真相。

赵惇皇帝举行就职典礼以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寒山寺烧香拜佛,这是一种仪式也是一种诉求,谁不祈祷神仙保佑?星月和尚为赵惇皇帝主持仪式,四目对闪间好似一股电流穿过两位皇家后裔的脑际,明明艳阳高照,赵惇皇帝却感觉浑身阴冷,回望星月主持,主持的脑门上渗出了汗珠。

好像是一种预感,赵惇皇帝回宫的当天晚上便病倒了,发高烧说胡话。御医们轮流给皇帝诊脉,然后坐在会议室研究用药的配方。好像所有的配方都用遍了,病情仍然没有好转的迹象。众多嫔妃哭哭啼啼,为她们自己的命运担心,皇帝驾崩可不是好事,说不定有人要做殉葬,最好的下场是送进寒山寺出家。

那天赵惇皇帝正在卧榻上酣睡,恍惚中一个道士进来,把赵惇装进袍袖里带走,赵惇皇帝感觉黄泉路近,心里头反而有些平稳,自己本身就不是当皇帝的命,赵眘老爸选错了人。只是心里头有些遗憾,感觉对不起众多嫔妃,正走间突然眼前一亮,那道士把赵惇带进永乐宫。这里的一切竟是那样熟悉,好像梦里来过这里,墙上的壁画栩栩如生,赵惇在壁画里看见了自己。原来自己的前生是爷爷赵恒,可是史书上记载赵恒没有子嗣。

道士指着书桌上伏案苦读的老者告诉赵惇:“这是你爸。”

赵惇不服,大声申辩:“我爸叫赵眘,刚刚退休。”

道士不语,在墙上的壁画里演绎着赵惇的前世今生。赵惇看见了妈妈髯鸣,看见了奶奶萍,萍跟赵恒皇帝的那一段爱情佳话已经传遍天下,赵惇皇帝不服不行。可是赵惇怎么也不敢相信面前那个伏案苦读的老头子就是他的亲爸,这里面又有什么猫腻?

道士继续演绎,演绎为了皇位的继承权而发生在幕后的故事,赵惇皇帝终于忍不住了,大声叫嚷:“你们这番骚操作究竟出于什么目的?”

正在书案上潜心苦读的赵青终于抬起头来,说:“为了传承。孩子,我看你不适宜当皇帝,干脆回来吧,跟我一起研究道学。”

赵惇皇帝反唇相讥:“我刚刚才知道,你就叫赵青,史书上没有记载,那一年上京赶考,差一点被爷爷赵构斩首!你有什么资格给我当爸?”

道士反手给了赵惇一巴掌,赵惇大吼一声醒来,看大殿内长明灯已经点燃,众多妻妾哭成一片,原来大家以为赵惇已经驾崩,正在举行祭祀活动。

经过那一场大病,赵惇皇帝从此萎靡不振,四十八岁那年便被迫下岗,五十四岁驾崩。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