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舅 第122章 交新钞

作者:洗澡的兔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9 11:39:13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要说,这五十两也不算是个小数目了,要知道,这京师之内的小商小贩,一年到头能够攅足五十两银子,都算是极多的数目了!

妥妥的一笔巨款!

甚至还可以扩大再生产,或者是开个更大的铺面。

但对于汪老板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了。

毕竟,万法妙宗,一本就要十两银子呢!

“这没问题!”

“赵会长放心,这笔钱,明日我就让王力亲自送到行会里。”

竟然会这样容易吗?

汪贵答应的痛快,可这心里却仍然不轻松。

不会的!

绝对不可能轻易过关的。

况且,这赵眯眯眼可还没打算离开呢,那本来就不算大的眼睛还一直保持着眯缝的状态,打量汪贵的眼神,颇有深意。

“王管事,明天恐怕不行。”

“为什么不行?”

“钱都是现成的,只要我请示了老板,明天就可以送过去。”

那赵眯眼微微一笑:“王管事可能不太了解,我们这门摊税,是要收宝钞的。”

“什么?”

“宝钞?”

汪贵登时就绝倒了。

“赵会长是不是在逗我?这门摊税从仁宗朝开始征收,确实是为了解决钞法不行的问题,可近些年来,钞法败坏,已经是上下皆知的事,况且,自正统十年以来,门摊税就已经改征税银了,不是吗?”

大嘴一张,就是当当当的一通理论输出,虽然开店只是个联络朝廷众人的由头,可这家店,汪老板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开起来的。

关于大明朝的商业运作规则,他确实有些了解,并不是白痴开店,只等着赔钱。

为了解决大家都不喜欢使用宝钞的问题,朝廷强制在两京开设店铺的商家,使用宝钞交税。

所谓门摊税,也就相当于是现代的营业税。

其变化是紧跟着时代的进步走的,既然现在坊市之间早就没有人乐意使用宝钞,那么,强制商人们使用宝钞交税,自然是不合理的。

于是,自正统十年以后,朝廷也就不再强制要求两京的商铺使用宝钞交税,不管是铜钱还是银两,都是商人们自己看着办的事。

更何况,汪贵刚刚穿越过来的那时候,姐夫朱祁钰已经在他的鼓动之下,将宝钞提举司的印制工作全都停下了。

虽然没有明发诏令,但这已经是在用实际行动明明白白的告诉世人,以后咱这大明朝啊,就不再使用宝钞了。

废了!

都废了!

可现在,这个什么书肆行会的会长,竟然坐在汪贵的面前,堂而皇之的向他宣布:我们要钱!

我们还要大明宝钞!

“王管事说的没错,此前呢,确实是交现银更方便,可现在,朝廷要支应边镇的军需,需要大笔的宝钞,于是,只得向我们这些京师的店铺伸手要了。”一股阴谋的气息,从赵会长的眯缝眼中确凿无疑的透露了出来。

笑话!

这简直就是个笑话!

朝廷如果真的要给边镇的将士增加军需,就更加不会用宝钞这种废纸来哄弄。

谁不知道,银子比纸币好,而金子又比银子好?

“看来,这笔钱,我们是一定要交的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都是朝廷的要求。”赵会长虽然一脸无奈,但谁都能看出,他这是包藏祸心。

“必须是足额的宝钞?”汪贵再次确认,赵会长亦欣然点头。

“好吧!”

“那就依赵会长所言!”

“王力,送客!”

不等赵会长反应过来,汪贵便把他“请”了出去!

“卑鄙!”

“谁在搞事?”

“到底是谁?”

王力回还,就看到汪贵愤怒的垂着方桌,连忙上前劝说:“汪老板,相当于五十两银子的宝钞,那可不是小数目!”

“明天奴再去找赵会长谈谈,让他宽限几日。”

“不必了!”汪贵大手一挥,便止住了他这个念头:“五天之内,我就把它凑齐。”

王力一惊:“五天?”

“不可能的!”

“时间太紧了!”

“现在市面上流通的宝钞,实在是太少了!”

“其实我们可以先问一问赵会长,让他给个最晚的期限,我们再去想办法。”

王力是个实诚人,他当然也看出赵会长几次三番找上门收税还抛出了宝钞这个大杀器是有阴谋。

可他却也不想得罪这位书肆的会长,况且,赵会长也并没有狮子大开口。

如果可以在期限之前把宝钞都凑好,说不定就可以安安稳稳的把这一关闯过去。

“现在我们的问题,只是凑齐宝钞就能解决的吗?”

“王力,我若是没记错,收税要用的宝钞,都该是新钞吧!”

汪贵的一席话,瞬间就把王力的小小幻想给彻底打碎了!

“确实如此。”王力只得老实承认。

所以他才说,五天不够用嘛!

这大明朝抠门的,只进不出的作风又不是今天才开始的,这可是从洪武年间就流传下来的祖传行当。

即便是宝钞还能够通行的那几十年里,官府对待宝钞的态度也并不算积极。

收税缴纳宝钞是可以的。

但是,以大明朝的货币保存手段,宝钞这样的纸币是最容易朽烂的,沾沾水就完蛋了。

根本难以使用。

朝廷当然也知道,这些旧钞使用起来极为不便,所以,为了给自己省事,干脆明令百姓,尤其是商户,交税就要使用新钞。

然而,一个事实就是,市面上流通的大明宝钞即便是够数的,也基本上都是被人使用过的。

用来用去,可不就旧了吗?

破损、污迹是避免不了的。百姓们想要凑齐交税的宝钞,就要去把旧钞兑换成新钞。

这又是一大笔耗损!

你要知道,大明朝廷其实并不是很支持炒币兑换,新钞一经发行,立刻就会流入那些有钱有势的人手里。

而这些人,其实他们也不一定特别喜欢用宝钞,他们只是在故意囤积。

等到交税的季节来临,市面上自然会新钞极度缺少,他们再适时的将手里的新钞抛出,不就可以以更高的兑换价格赚钱了吗?

所以,大明朝廷数次拯救宝钞的行动最终都以功败垂成告终,原因也在这里。

宝钞的币值并不稳定,朝廷也并没有摸清市面上流通的宝钞的数量到底有多少。

朝廷只是知道,市面上宝钞不足,就拼命加印,而宝钞不值钱了呢,就拼命回收。

而实际上,市面上的宝钞到底是缺乏还是过多,他们本身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以至于,给这些囤积货币的歹人钻孔空子的机会。

于是,这位赵会长是明明知道,现在市面上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新钞流通,却还逼着汪贵他们交新钞。

那么,新钞能从哪里来?

还不是要找那些囤积居奇的大户了!

“哼哼!”

“奸贼,终于自己跳出来了!”

王力愁苦的不行,而汪千户却狂笑不止!

好啊!

终于露出狐狸尾巴了!

我阿英哥呢?

现在,正是需要他的时候!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