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舅 第132章 独入虎穴,拯救上皇!

作者:洗澡的兔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5 02:08:21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杨御史就不必劝了,我和范将军一向势同水火,怎么可能在一地从军?”石彪的怨气还挺大的。

不能你还能怎么样?

在殿前你怎么不说?

杨善无奈的看着石彪,彪却一脸不以为然:“我说的,难道不是实话吗?”

“他范广是于谦的人,我叔父一向与于谦不和,朝野尽知,我怎么可能与他合作?”

石彪这边毫不掩饰对范广的仇视,范广呢,那看法也不会有什么不同,不过,相比较而言,范将军到底还是更体面一点。

面对石彪的挑衅,他不动声色,竟然戳起了筷子,开始夹菜。

杨善绝倒:大哥可以啊,我都还没吃呢!

好吧!

这顿饭,还是该吃。

吃饭才有谈事情的那种氛围,于是酒过三巡之后,杨御史又再次找到了感觉。

“二位将军,某还有一事相求。”

石彪露出了然的神色,呵呵就知道这个老头子不会这么好心请吃饭,范广年轻些,心眼子也少些,还是很关切的。

杨善便道:“这一次老夫到瓦剌去是为了传递陛下的圣旨,不知两位对身在瓦剌的上皇,是什么样的想法?”

石彪不动声色,范广却突然紧张起来。

杨善很高兴看到他们这样的表情变化,就算他们此刻不表态,他也无所谓。

“不瞒二位,陛下呢,是肯定不希望上皇回来的,可上皇也不能一直都呆在瓦剌。”

“况且,也先也几次表示,想要送还上皇,我判断,也先的心意还是很真诚的。”

“所以,杨御史是想借着这一次出使瓦剌,把上皇接回来?”

“石将军,老夫正有此意。”

自从开始了这个话题,范广就变成了哑巴,愿意和杨善唱对台戏的也就只有石彪了。

而石彪这样积极,当然也是因为,他们老石家也是希望把朱祁镇接回来的!

石亨叔侄的心态基本上就代表了大明朝廷上很多大臣的想法。

他们当然不会不听从朱祁钰的话,但是,他们对于朱祁镇也并没有太多的反感。

这是封建时代,这个时代的大臣,很少可以明确的认知到,君主的错就是属于他个人的,和臣下是没有关系的。

他们通常都会把军事上的失误归结于主将无能,甚至是情报不利,或者是把责任归结到某一个个人的身上。

比如,王振大太监就是如此。

而实际上呢,王振虽然恶贯满盈,但朱祁镇本人就真的那么纯洁无瑕吗?

如果说当年,他年岁尚小,容易听信身边天天陪玩的小太监的蛊惑,到还说得过去。

可是,正统十四年的朱祁镇几岁了?

他已经是一个二十几岁的成年人,再加上,他已经当了十几年的皇帝,就算是个土豆放在皇位上,也该有些长进了吧。

结果,他依然被王振耍的团团转,只是他一人被耍也就罢了,可他还带着数万将士远征瓦剌。

甚至,有理由怀疑,那王振说不定就是和瓦剌串通好的,想要把大明朝的大皇帝折在瓦剌!

他就是大明最大号的通敌奸细!

只不过,王振没有想到,当明军遭遇瓦剌的追击全线溃败的时候,瓦剌人也不会救他,而他的身边有成千上万恨他入骨的人。

这些人不会给他机会,让他能够安然无恙的跟在朱祁镇的身边,被俘虏到瓦剌的。

王振的罪恶已经足够多了,被死死困在土木堡的将士,不会再给他任何逃脱的机会!

死亡,就是他唯一的结局。

但是,朝野上下对于土木之败的态度却多有不同,王振已死,除了一些真正秉持着赤诚之心的人,还有更多的大臣,认为只要王振死了,那么,朱祁镇就变成了个无辜的人。

他在瓦剌吃沙子,真的是极端可怜,想当年,朱祁镇做皇帝的时候,虽然也经常赏给大臣们大枷,让他们到午门前去站岗。

但那不是朱祁镇的错!

皇帝陛下是受到了蒙蔽!

现在,朝廷里想着把朱祁镇接回来的大臣,可不在少数呢!

石亨当然也是其中一员。

而一直没有发言的范广,毫无疑问便是不支持的。作为曾经的低阶军官,范广能够异军突起,依靠的全都是于谦的赏识。

范广作为于谦忠实的拥趸,当然不会赞成把朱祁镇接回来。

再说了,范广又不是傻瓜,作为朱祁钰重点培养的将领,朱祁镇对他这个人基本就没什么了解。

如果让朱祁镇回来,对他能有什么好处?

“可是,陛下并没有这样的旨意,你作为使节,擅自去瓦剌和谈,这不是矫旨吗?”

“石将军,这就是你多虑了。”

“陛下没能下定决心,那都是因为奸臣的蛊惑,而实际上,他们兄弟一直感情很好,做弟弟的,肯定也不希望哥哥一直在瓦剌受苦,我们作为臣子的,不是该主动为君父分忧吗?”

皇帝朱祁钰:杨御史,朕谢谢你了!

虽然明知道杨善说的都是鬼话,但石彪还是决定听一听他的计策,石彪这个人就是有一点好,他很能摆清楚自己的定位。

也很清楚,他的脑袋不好使,而杨善作为文臣,一个脑袋就顶石彪的三个脑袋。

“可是,你打算怎么办?”

“陛下给你的那封家书,可一丁点迎回上皇的意思都没有。”

“你还想矫旨?”

不是石彪瞧不起杨善,而是杨善要真的这么做了,那可就是妥妥要得罪朱祁钰的。

为了太上皇去得罪当今皇帝,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合适吧!

对于杨善此人,石彪也有些了解,这个人非常油滑,无利不起早。

作为硕果仅存的一些并没有经过科考就踏入仕途的大明官员,杨善的儿子就曾经伪造皇帝的旨意,为自己谋取利益。

最后,儿子被充军了,杨御史还毫发未损,就足见杨御史是多么的会做人了。

可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做人的人,却又为什么会做这看起来并不讨好的差事呢?

对于杨善来讲,只要能够把朱祁钰的书信安安全全的带到瓦剌,交给朱祁镇就算是完成了任务。

说不定,瓦剌的也先还会留杨御史坐下来,喝一杯喜酒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