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舅 第19章 有贞不贞

作者:洗澡的兔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5:55:54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汪靖英眼前一黑:还要面谈?

这个小子,可不要惹出什么乱子来才好!

汪贵还在院子里闲逛,不一会,就传来了一阵匆匆的脚步声,汪贵定睛一看,倒是熟人。

小太监张顺举着个纸卷,从汪贵的身边经过,拍响了寝宫的大门。

“出了什么事?”汪靖英本来就没睡着,轱辘一下便翻身起来。

张顺扑通一下跪倒,将那纸卷高高举起,递到了汪靖英的眼前:“陛下口谕,从景和门递进来的!”

“兴公公说,这是陛下给汪千户的口谕。”

汪贵:不是吧!

这么着急?

不是一宿没睡吧!

既然是交给他的口谕,汪贵便大模大样的走过来,跪的当当正正。

内宫已经下钥关闭,朱祁钰的口谕只能由兴安从门缝里递进来,这也是明宫的旧例。

一般来讲,内宫下钥之后,各宫人员都会相应的减少活动,当然包括消息的传递。

但是,夜里也肯定是有消息要递送的,为了内宫的安全,绝对不能轻易打开大门。

于是,重要的消息就会从门缝里递入。

所以,虽然是皇帝陛下的的口谕,却也只有一张纸,锦盒是递不进来的,只能凑合了。

而宣布旨意的人,也从朱祁钰身边的兴安,变成了就地取材的坤宁宫张顺。

对宣旨这件事,张顺还不算太熟练。

他清了清喉咙,这才把那纸卷展开,朗声道:“中军千户汪贵,殿前应对无状,着中军千户降为百户,罚俸三个月。”

汪贵抬头,一脸震惊:降了官职,还要罚钱?

天啦撸!

…………

“瓦剌逞凶,京师危在旦夕,臣冒死一言,朝廷当以南迁为是!”

南迁!

南迁!

距离京师之难,已经过去了五个月,但是,当初的这一句豪言壮语,仍然时时萦绕在徐珵的耳边。

每每想起,他就想抽自己几个耳光!

什么叫做拍马屁拍到了驴蹄子上,看看徐珵的下场就知道了。

有人升迁,进了内阁。

有人掌权,军政大权一手掌握。

再看他徐珵落下了什么?

不过是一身的骂名而已!

京师大难之前,是翰林院侍讲,京师大难之后,还是翰林院侍讲。

既没有得到升迁,也没有被贬官。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或许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局。

大明遭逢那样的大难,作为中枢朝廷的官员,既没有在土木堡扑街,也没有被卷进朝廷纷争,这不是很好吗?

但是,在徐珵这里,这件事就过不去!

绝对过不去!

他毁的肠子都青了!

想当初,私底下议论南迁的大臣,又岂止他徐珵一人?他一个吴人,想回南直隶,有什么问题?

徐珵自诩智谋无双,处处都算计,却没想到,在关键时刻翻了车,别人都没有倒霉,却只有他徐珵被朱祁钰当成了箭靶。

为什么只有他徐珵这么倒霉?

区别到底在哪里?

谁让别人都把南迁的话放在了心里,他却说出来了呢?

现在朝廷坚守京师,徐珵这种建议南迁之士,自然是不会有好待遇了。

可是,徐珵的艰难,也不足为外人道也。

翰林院侍讲的这个差事,谁干谁知道。

身为一个被朱祁钰讨厌的大臣,还要时不时的去和他面对面交流,为他讲解各种前朝的经典。

这种日子,简直不是人过的。

幸好,徐侍讲也不是凡人。不是在沉默中灭亡,就是在沉默中爆发!

徐珵绝对不允许自己就此沉沦,既然皇帝陛下没有撤他的职,那他就还有运作的可能!

首辅家中,陈循听到徐珵来访,自然是亲自出来迎接。

一看到陈循,徐珵就一脸的忧愁。

“大司徒,于廷益阻我上进之路,此人之卑鄙下作可见一斑!我不能就这样被他耽误了,大司徒有什么好办法吗?”

陈循抚着胡须,徐珵和于谦的矛盾,他是很清楚的。

这个源头,还起自于京师危难之时,那个时候,作为兵部尚书,于谦是力主留在京师抵抗瓦剌入侵的。

而那个时候,徐珵是建议南迁士人当中的一员,两个人就有一个天然的立场上的矛盾。

正所谓做贼者心虚,对于徐珵的不同意见,于谦并没有放在心上,操练团营,整顿京营,他每天要忙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和徐珵的这点矛盾,实在是排不上号。

可是,徐珵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

自从被朱祁钰厌弃之后,徐珵就想尽了办法向上攀附,很自然的,他想到了于谦。

现在朱祁钰的面前,最大的红人,非于谦莫属。

徐珵也是个拉的下来脸的人,只要能为我所用,管他有什么前仇呢?

徐珵很坦然的找到了于谦的养子于康,请求他能够代为向于谦美言,助他升迁。

这些事情,徐珵都和陈循商谈过,虽然陈循认为,国子祭酒这个差事并不适合徐珵,但是,他一心以此为目标,陈循也不好说什么。

现在看来,这个梦想是破灭了。

“你也不必多想,老夫当初就说了大司氏之职不适合你,你是个做实事的人,朝廷正是用人之际,静待时机,一定有你大展拳脚的时候。”陈循敷衍几句,非但没有让徐珵怒气消减半分,反而更加激烈了。

“大司徒不必好言劝我,我知道,必定是于廷益从中作梗!想当初,因为我提议南迁,他就看我不顺眼,怎么可能助我升迁?”

于谦:老夫冤不冤?

是老夫让你来找我的吗?

“话虽如此,廷益的脾气你也清楚,你本来就不应该走他的门路,会有今日的结果,你是应该想到的。”

徐珵恨恨道:“于廷益!”

“老夫与你不共戴天!”

理想中的职位不能拿到手,这件事,责任必定是出在于家人的身上!

要么就是于康应承了下来,转头又没有和于谦明说,要么就是从于谦那里就否定了徐珵!

现在京师近半用人之事的决定权,都在于谦一个人的手里攥着,他说徐珵行,徐珵就行。

而现在徐珵不行,那只能说明,于谦就认为他不行。

“元玉,不必着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嘛,机会多得很。”

徐珵抬眸,凶光毕现。

仇恨的种子,早就已经在他的心中种下了,陈循一句话,这种子便生根发芽了!

“大司徒,近来元玉的运道,不是一般的差,看来,升迁无望了。”

“或许,大司徒可否举荐我转任他职?”徐珵试探道。

他这也是没办法,既然都能拉下脸去求于谦,他还能没有请求过陈循吗?

只不过,从一开始,陈循就以徐珵不适合国子祭酒之职,把他打发了,徐珵不是个固执的人,他已经看出,陈循也不会在陛下面前举荐他,让他晋升。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元玉,翰林院侍讲乃是清贵之职,别人求都求不来的,你又为什么一心要转任?”

“哼!”徐珵吭了口气,愤愤然起身。

“对别人或许是如此,对我就另当别论,我这个侍讲,现在就是既不清白,又不显贵,既是升迁无望,我也不想留在京师,倒不如到地方上做些事情,总好过在这里浪费时辰!”

“这倒是个好想法。”陈循赞许道。

“你是有能力的人,到地方上历练一番,也不是不行。”

“老夫定当帮你留意,这个你可以放心。”

“倒是在别的地方,老夫认为,你可以做些努力。”

徐珵眼前一亮:“大司徒请说!”

竟然还有转机?

徐珵兴奋了,热血沸腾了!

他是个打不死的人,只要有一丝的希望,他都要折腾到底。徐珵小小的身体里,蕴藏着大大的力量。

陈循自然知道他的心事,徐珵是个极有野心的人,现在,陈循正是需要这种人的时候,他是绝对不会放他去地方上的。

给他一点甜头尝尝也正常。

“老夫认为,你该改个名字。”

“改名?”徐珵很震惊。

“怎么?”

“你就没想过?”

“现在的你可谓是霉气缠身,一人的姓名,也是气运所在,所以,古人才对命名之事如此看重。”

“一个好的名字,不但可以叫的响亮,还能让好运聚集在本人的身上。”

“一个好名字,别人称呼百次、千次,那好运岂不是百倍千倍的聚到了你的身上?”

徐珵大惊,姓名和气运,这不是他老徐最擅长的事吗?

糊涂啊!

怎么早没想到呢?

徐侍讲热爱阴阳术数之学,不管是观察天象,还是测算八字,都相当的擅长。

可惜啊,到了关键时刻,却忘记了自己的特长,还得是陈循提醒,他才想起。

徐珵惭愧道:“大司徒既有此言,看来,已经有主意了。”

他伸出了手,送到了陈循的面前:“还请大司徒赐名。”

陈循欣然点头,在他的手掌心比划了几下。

“元亨利贞,贞者,正也。自有南迁之言,元玉你在朝廷上就饱受指责,人人皆言你不贞不正,我看,你就改这个名字,给他们看看!”

徐珵凝视着手掌心,仿佛那掌纹也幻化成了笔画。

“有贞!”

“好啊!”

“从今往后,我就叫徐有贞了!”

“不过大司徒,我听闻,大司徒在乾清宫力主迎回上皇,气势慷慨激昂,简直是佩服的很呐!”

“我认为,只要大司徒在大朝会上继续坚持,那于廷益必定不敢继续从中作梗!”

现在的徐有贞对于谦是个什么态度呢?

坦白的说,就是ALL谦。

说的更明白些,但凡是他徐有贞反感的事,就一定是于谦做的,是也是,不是也是!

陈循摆摆手:“元玉此言差矣,这一次乾清宫中和老夫作对的,还当真不是于廷益。”

“那是谁?”还有这种猛人?

“高世用!”

“是他?”

“他为何……”

“会不会其中有什么缘由?”

陈循做了个止的动作:“不必多虑,高世用不过是在和老夫作对而已。”

徐有贞点点头:“原来如此。”

“大司徒不必放在心上,螳臂当车而已!”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