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舅 第64章 老将出马

作者:洗澡的兔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5:55:54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自从宣德年间,大明皇帝的勤政程度就直线下降,朱祁钰的亲爹朱瞻基老兄,虽然世称明君,但其实,真实水平也麻麻的。

至少,宠信太监,减少早朝的数量,都是从他开始的,到了他的好儿子,叫门大哥的时候,就更加指望不上了。

不管是乾清宫里的小型朝会,还是奉天殿前的标准大朝会,统统都是没有的。

叫门对这些根本就不感兴趣。

而现在,他就是有兴趣,也没机会了。

瓦剌那边也不兴这个。

轮到朱祁钰做皇帝,他当然也没有那么勤快,原本一月两次的大朝会,已经被他减为一个月一次。

饶是如此,大臣们也还是挺满足的。

至少,一个月还能见到一次,以古代的邮递速度来讲,这个频率也足够处理朝务的了。

尤其是相比叫门当家的那些年,鬼影不见的,已经是非常非常好了!

况且,朱祁钰只是适当的减少了大朝会的次数,乾清宫的小朝会,他是经常参加的。

而今天的这一场,就是小朝会。

朱祁钰进殿,稍稍扫了一眼,顿时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大臣当中,除了那几位老熟人,还多了几位。

一个呢,站在于谦的身边,一脸冷峻,正是现任都御史,王文。这个人出现在于谦的身边,总让人有些异样之感。

不太搭。

现任大理寺卿萧惟祯,也算是朱祁钰的老熟人,他是陈循的同乡,经常和他搭配出现。

然而,甚至还有礼部尚书,胡濙!

还,还有徐有贞!

这厮居然还敢来!

今日早朝的内容,朱祁钰也有所了解,前些日子,他把新科进士万安打发到应天府,这一壮举,做出来了一时爽,之后就是一直爽。

聚集在京师的各部大员,还有他们座下的各级官员,但凡是长了张嘴的,可以在皇帝面前说得上话的,都充分的运用了自己的武器。

为的,就是驳斥朱祁钰的这一行为。

实际上,朱祁钰把万安打发到应天府去做主事,也算不得什么贬官,这和他在翰林院的差事几乎是差不多的等级。

更何况,他还得到了宝贵的出仕机会,这可是许多翰林院学士蹉跎多少年都求不得的!

翰林院不过是一个通过考核的学子们进阶的暂居地,对于他们来说,跳出翰林院,出来做官,才是最终的目的。

谁甘心在翰林院里耽误一辈子?

真的那样淡泊名利的人,就根本连科举都不会参加!

对!

比如我们的陈英哥!

然而,这些大臣仍然不放弃任何对朱祁钰口诛笔伐的机会,而现在,难得的朝会,他们更加会铆足了精神和皇帝陛下抗衡。

朱祁钰端正坐好,迎接着第一波的攻势。

“启禀陛下,土木之变已有数月,如今京师安定,百业复兴,然则,边关不安,警情不断,臣请大将军杨洪佩镇朔大将军印,仍镇宣府,任总兵官。”

朱祁钰面色一凛,完全被惊呆了。

这什么情况?

为什么首先发言的,还是于谦?

有那么一个瞬间,他的眼睛,从这些老狐狸的脸上一一扫过,这些人的表情充分的显示出,他们都各怀鬼胎。

但为什么不发言呢?

“杨洪老将军返回宣府,当然是最好的,但朕听说,这次从宣府返回京师,他的身体就一直不好,他年事已高,现在让他回去,朕实在是放心不下。”

老将军杨洪,那可是从永乐年间就承袭父职在宣府镇守的,如今已经七十岁了!

老实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更何况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军呢!

虽然他在宣府威名赫赫,声镇南北,然而,将这把岁数,身体还不是很硬朗的老将军硬推上宣府前线,朱祁钰这心里也实在是过意不去。

今天的于谦,多少有些心不在焉。

杨洪的身体状况,他是很清楚的,然而,在他看来,现在的宣府,没了杨洪也是万万不可的。

两相权衡,也只能让老将军舍弃个人的安危了。

“陛下,土木以后,朝廷可堪使用的将才,本就稀少,而宣府一镇的重要性,自不必说,如果宣府不保,那么,京师就会再次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我们此前的种种努力也都将化为乌有!”

“前些日子,杨老将军还特地上书请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不妨先让老将军代行总兵,安抚一阵,如果有更好的人选,再让老将军回京养病。”

更好的人选?

这显然是于谦的托词,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人选,那朝廷为什么不现在就派到宣府去?

何必大费周章的难为古稀之年的老将?

这不还是没有人吗?

培养一个能打胜仗的将领,岂是几个月就可以实现的?

至少三五年!

这一回,于谦的建议倒是得到了众位大臣的一致认可,在他发言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人要打断插嘴的意思。

既是如此,朱祁钰也没有什么继续坚持的必要。

现在的宣府,形势确实十分危急,大同府没了石亨,至少还有郭登,同样骁勇善战。

而且,他的战斗力已经经过了实战的检验,郭登一个人就足以统领大同一镇。

而现在,石亨石彪叔侄全在京师,正好合了朝廷的心意。

这叔侄两个多年以来盘踞在大同府,势力根深蒂固,俨然是把大同当成了自己的地盘,颇有拥兵自重之嫌。

趁着这次机会,正好把他们两个的势力清扫一下,如果可以连根拔起,那就更完美了。

在宣府,同样也有一个不安定因素,那就是杨洪的亲儿子,杨俊。

正所谓虎父无犬子,然而,杨俊这位亲儿子的水平,比之石亨的侄子石彪可就要差得远了。

带兵打仗怯懦畏战,瓦剌大军一来,跑得比兔子还快,还嫉贤妒能,欺压手下的将领。

监军的太监也奈何不了他。

此人现在正在宣府,为非作歹的种种事迹,朝廷也不是没有耳闻,皇帝朱祁钰对这种情形也知之甚详。

唯一能够压制杨俊的,也就只有杨洪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