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舅 第67章 内阁大门常打开

作者:洗澡的兔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5:55:54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萧惟祯抱紧自己,瑟瑟发抖。

若论资历,徐有贞也算是过得去,侍讲本就是天子近臣,以侍讲身份入阁,也算是符合程序的操作。

更何况,现在可是景泰初年,在这个特殊时期,就算是彭时那样的新人都能一跃而起进入内阁呢!

他都可以,徐有贞为什么不行?

徐有贞愣在那里,冷漠的心里,早就已经熄灭的火苗,突然间又重新燃起了!

陛下终于看到他的一片赤诚了吗?

如果可以入阁,他也可以勉为其难,那个什么外放的事,就当没有发生过吧!

“不过不是现在。”

朱祁钰!

你!

XXX!

朱祁钰才不管徐有贞此刻是在咬牙还是在切齿呢!他把目光转向众位爱卿,徐徐说道:“这一次杨善出使瓦剌,还要带上一份朕的亲笔信,你们都知道,那封信还是徐侍讲代笔的,如果真的可以成功说服也先放回上皇,那不就是一件大功劳吗?”

“朕早就想好了,待到大兄回宫,朕立刻就要给有贞你一份封赏,你可不能沉不住气啊!”

汪贵:啧啧!

姐夫真是越来越像我了,深谙画大饼的要领。

虽然汪贵并没有出现在乾清宫,但是他的影响无处不在,大臣们纷纷嗅到了那陌生而又熟悉的气息。

但他们还没能想到,促使朱祁钰改变处事风格的人,究竟是谁。

徐有贞只剩冷笑,原来这又是在戏弄他!

枉他刚才还重新燃起了希望,果然,这一切都是于廷益的错!

于谦:这怎么又是我的错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在徐有贞这里也算是得到了彻底的验证。

既然外放又不能,那就继续这样不好不坏的混着吧。

待徐有贞退下之后,今天朝会的大戏才要正式开启呢!

内阁的两位当家人,陈循高谷在朱祁钰戏耍徐有贞的时候也丝毫没闲着。

你来我往。

正在斗眼力!

摆明了谁也不服谁,定要在今天一较高下!

陈老大人揉了揉眼睛,险些变成红眼的兔子,很显然,在斗眼力这一战当中,陈老大人已经败下阵来。

这是自然的。

那边的高谷一向以眼大如铜铃著称,天然就具备眼神优势,小眼睛的陈循,根本就不是对手。

一局过后,两位老大人缓了口气,就直奔朱祁钰而去!

真正定胜负的,还是这第二回合!

“陛下,近来,朝务越来越多,内阁人手严重不足,臣以为,可以适当增添人手了。”

虽然王直自己都不是内阁的成员,但是,身为吏部尚书的他,这件事想要开始讨论,还真的就要他开头。

果然,此言一出,朱祁钰的脸顿时就冷了。

“看来,卿等已经有合适的人选了?”

朱祁钰当然也知道内阁现在缺人手,要不然他也不会想把万安拉进来,但是,一想到群臣早就各自有了小算盘,并且还想用这些人选继续操控他,朱祁钰心里就不舒服。

“不妨说说看。”

朱祁钰换了一个坐姿,等着他的爱将们给他送上精彩的表演。

汪贵呢?

这个时候多希望他也在,这样兄弟二个就可以坐在一起看好戏了,还能有一个戏搭子。

王直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立刻就退了下去,舞台的中央,站着陈循和高谷。

而高谷,在这种时候,当然不会示弱,只见他一个箭步上前,就把骨瘦如柴的陈循给挡住了一半。

“启禀陛下,都御史王文,敢于任事,经验老到,臣举荐王文入阁理事。”

咦?

居然是高谷来开这个口吗?

朱祁钰的眼神不自觉的就转向了于谦,作为被推荐者的王文,现在正板着一张脸,其实心里激动的要命。

成败在此一举了!

于谦是不可能进内阁的,但作为兵部尚书,他也有推荐入阁人选的权利,朱祁钰本以为,推荐王文的会是他呢。

“大司徒,你的人选呢?”

高谷已经出牌了,你老人家就别耽搁了,赶快说吧!

“陛下,老臣举荐萧惟祯。”

和高谷不同,陈循的举荐语简短至极,主打一个我就是这样做了,大家都知道理由。

还有什么好吹捧的?

满朝文武谁不知道萧惟祯是他的同乡?一直以来,和他的关系也最为密切。

陈循推荐萧惟祯,还需要别的理由吗?

他也懒得找。

朱祁钰点点头,不置可否。

“卿等的意思,朕都知道了,你们回去各自议一议,如果有更好的人选,也可以报上来。”

“下次朝会再定夺。”

说完这番话,皇帝陛下便翩然而去。

所谓再议一议,不过是留下大臣们让他们赶紧商议的意思。

每次推举阁员都需要六部九卿的大员们集体决定,数一数人头,那也是不少人呢!

不趁着朝会结束赶快商议,难道还想出宫之后开宴席,在酒桌上决定吗?

“王文品行不端,色厉内荏,怎么能入阁?”

“他根本就没资格!”

为了争夺入阁的宝贵机会,就连陈循这样的骑墙派都撸起了袖子开始喷唾沫了!

一场口水大战,即将拉开大幕!

本尊还在这里站着呢,他居然就指责对方品行不端,看来,陈循并不担心会得罪王文了。

“惟祯兄浑浑噩噩,只是你陈芳洲的应声虫而已,他又有什么资格入阁?”

呵呵!

高谷会吃这样的哑巴亏?

在这个方面,高谷还确实更占理,萧惟祯确实人品更好,但那又有什么用?

内阁选人进来那是为了做事的,不是为了评选道德楷模的,萧惟祯进来,和再选一个陈循进来,有什么区别?

至于王文呢?

虽然这个人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当初在大理寺供职,三个月就处理了几百桩积压案件,最起码,他办事果断,麻利,这是受到朝野公认的。

“还有没有其他的人选了?”

身为吏部尚书,老实说,不管是王文还是萧惟祯,王直都不太满意,但他又提不出更好的人选。

只能寄希望于其他人。

见惯了风雨的胡濙,看到这样的场面,也起身告辞,在他这里,选谁都没有太大的不一样。

也就是这些年轻人,还把内阁当香饽饽。

商辂脑筋转转,眼珠子转转,其实他这里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可是,他能提出来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