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舅 第77章 不要闹大,如何能行?

作者:洗澡的兔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5:55:54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要不是太仆寺那边一直拖着不肯开拔,叶盛也不会赶过来查看情况。

“你说实话,太仆寺的家当真的就只有这些了吗?”

“只剩下这些老马,病马?”

一开始,叶盛还没把事情想的太过复杂,只当是那太仆寺的管事办事不利。

平时吹牛战马充裕,粮草充足,等到用的时候就是空空荡荡,要啥没啥,这都是太仆寺的常态了。

到了正统景泰年间,大明的战马募集制度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洪武、永乐年间,包括太仆寺在内的许多地方,朝廷都安排了专门的草场、马场。

就是为了饲养质量过关的战马。

战马!

在冷兵器时代,那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战略物资。没有马,就失去了作战机动性,毕竟,大明又没有坦克,更没有装甲车。

战马已经是士兵能够代步的,最高级交通工具了!

可偏偏这战马又不可能凭空冒出来,从出生,到长大,一直到可以踏上战场,那都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精心饲养的,绝对不可能一蹴而就。

想要经营好战马的后续补充,这是一项十分耗时耗力的差事。

原本,大明注重对外征战的时候,大明朝廷从上到下都很关注战马的饲养。尤其是朱元璋和朱棣两位皇帝,都是从战场上滚过来的,他们太知道战马对战场的重要性了,不会在这些事情上放松要求。

那个时候,大明的战马饲养工作是做的非常好的。

但是,宣德以后,这项事业也就渐渐荒废了。

现在的太仆寺基本上已经不再自己饲养战马,就算是养,也只有一两百匹而已。

打起仗来,根本就不够塞牙缝的。

于是,现在很多的战马都是转为向民间征调。

在京师附近有许多专门的养马户,朝廷提供给他们母马,而他们则负责为朝廷养马。

到了固定的时节,太仆寺的官员就会到这些人家去征收,查看质量,确定数量。

所以说,在现行的制度下,战马的优劣就很难把握。

毕竟养马户的饲养水平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

于谦执掌兵部之后,由于战况紧急,要整顿的事情实在太多,直到最近,他才想起要把太仆寺的事情也管理起来。

作为兵部的新生力量,叶盛这么一张口,其实,答案就已经呼之欲出了。

那太仆寺的管事也不敢欺瞒叶盛。

现在兵部的这些郎官,个个都是狠角色,小小太仆寺养马的,可招惹不起。

“都是武清侯让我们这么干的!”

“武清侯说,好马都要留给京师附近使用,大同府那边就弄些差的滥竽充数。”

“他让你们这么干,你们就听他的?”

“你们究竟是归谁管的?”

太仆寺当然是隶属兵部的,可是……

现在大明朝的这个格局就摆在这里,以于谦为代表的文官虽然可以领兵了,但他们的能量也还没有达到可以全面碾压武将的地步。

作为京师保卫战之中的大功臣,石亨说话还是有些分量的。

“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了!你们快去把战马都换掉,一定要挑好马,良马!”

有了叶盛发话,那管事的自然不敢再搞鬼。

相比战马,士兵的问题倒是更好解决一些,毕竟京营范围以内,人员还是有富余的。

抽调上千士兵的能力还是有的。

虽然比较容易,但叶盛的怒火就是这么来的。

在战马上做手脚,虽然也很可恶,但还在叶盛的接受范围以内。但当他看到那些走路都打晃,兵器都拿不动的老翁,他再也忍不住了!

马不行,人也不行!

还有什么行?

“于公,这件事必须要让陛下知晓!武清侯他欺人太甚了!”

叶盛那暴脾气,哪里吃得了这个亏。

兵部主管的事情,他石亨也来插一脚,如果真的让他成功了,大同府的郭登怎么办?

这口黑锅是不是又要扣到兵部的头上?

于谦压压手,叹了口气:“与中,现在也先的大兵还在觊觎我大明疆土,边关的将领也是极度缺乏,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就还要让石亨他们返回大同,我们不能在这样危急的时候和武将闹嫌隙。”

“可他插手兵部的事务,还扰乱兵马布置,专门换上老弱病残,这种恶事,我们怎能容忍?”叶盛气不过,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由于他的大声吆喝,好几个兵部的堂官也都聚集了过来。

于谦看着大家愤恨的眼神,还是语重心长的说道:“还望诸位以大局为重。”

“这件事,既然已经拦下来了,那就在私底下处理也就罢了,不要闹大。”

不要闹大?

叶盛暗暗攥紧了拳头,石亨这样的小人,不把他扳倒,如何能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