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叔:截杀顺治,威震华夏 第16章 黄得功

作者:麻将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6:22:43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为了防止黄得功报复,朱敏铖迅速收拢营兵,带领众人离开含山县。

狼奔豕突,星夜兼程。

没办法,黄得功这人猛的一批,关键脾气还差。

好不容易安顿下来,朱敏铖当即取来纸笔刷刷写道:

“福王殿下尊鉴:臣山东巡抚使、皇明后裔朱敏铖冒昧来信,万望恕罪…”

策立皇帝这事儿,他朱敏铖也打算掺和一脚。

从龙之功,不要白不要!

“…倡义不可无主,神器不可久虚…既痛社稷之墟,益激父母之仇,殿下当不惜己身,早日登临大宝,其与天下更始…”

朱敏铖在信中很是直白地表明态度,支持朱由崧登基称帝。

同时又不忘假惺惺地劝谏:

“...九庙之焰未息,万姓之席未贴。虽卧薪枕鼓,不足示其股忧;布衣帛冠,不足表其恭俭…”

这些都是场面话,朱由崧要是能卧薪尝胆也不至于落得那么惨。

“…臣于近日击破贼寇,斩敌首四百余,募兵两千余。不日即可抵达山东,届时必将传檄而定,克复中原,弘扬陛下之威名…”

吹牛嘛,谁不会似的?

“…臣朱敏铖再拜稽首!”

朱敏铖封好信件交到一名骑士手中,让他快马送往南京。

“啧啧,我果然有做奸臣的天赋!”

想想自己刚刚干的事情,朱敏铖笑着摇摇头。

继而大声喊道:

“龚世杰,集结演练!”

朱敏铖麾下现有兵士600人,他对组织编制做了进一步优化。其中一个班仍然是12人,包含班长1名;一个排包括3个班以及正副两名排长,合计38人;一个连包括3个排、一个炮兵班12人以及正副两名连长,合计128人;一个营包括4个连、一个炮兵排、一个保卫排以及正副营长、参谋等6人,合计596人。

现有兵力恰好是一个营。

而一个营,正是新军方阵的最低序列。

“咚,咚咚咚..”

在密集的鼓点中,四个连各自站定,纵向排列,每个连之间相距三米左右。

每个连又包含三个横队,每个横队就是一个排,38人。

“咚咚咚,咚咚咚…”

龚世杰手中鼓槌有节奏地敲击着。

四个连在各自连长的带领下快速向前推进,所有人步伐统一。四个连一起行进,颇有种地动山摇的感觉。

“咚,咚咚,咚咚咚!”

鼓点节奏发生变化。

与此同时在军官命令下,一连向前,二三连分别顺、逆时针转移,四个连快速形成一个正方形。

将炮排、朱敏铖等军官围拢在正方形的中央。

炮排装备有六门600斤级的弗朗机炮。

佛郎机炮是一种短管加农炮,一百多年前由西方传入,大明批量生产了很多。它是一门4磅炮,威力小的感人。

在朱敏铖看来,弗朗机炮纯属鸡肋,因此他并没有从系统购买。

目前只是用缴获的火炮来训练。

军阵在外,火炮在内,一个完整的线列步兵方阵就诞生了。

“砰!”

“轰!”

方阵中枪声不断,硝烟弥漫。

朱敏铖在训练中从来不吝惜弹药,一支军队如果连枪炮响声都没听过几次,连硝烟味道都不曾适应多少,那么它必然不会有什么战斗力。

与此同时,一处官道上。

旌旗猎猎,烟尘漫漫。

七百余名骑兵跨于马上,马蹄踏过,地面隆隆作响;两千余人的步卒军容齐整,军威浩荡,令人心驰神往。

一名高大魁梧的中年将领握持马鞭走在前方。

此人正是靖南伯黄得功。

“你去告诉卜从善,酉时初若再不赶来,定斩不赦!”

黄得功伸手招呼一名亲兵过来,不耐烦地说道。

他此行是赶往南京,携兵威迎立福王。除黄得功外,另外三镇刘良佐、高杰、刘泽清都在朝这边赶来。

黄得功希望赶在众人前面,去见一见朱由崧。

一方面是在新皇面前提前露个脸,占个先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劝谏朱由崧加强江北防务,以免另外仨小人谗言欺骗皇帝。

“报!”

亲兵刚刚领命离开,一名骑士匆匆赶来。

“总兵卜从善遇袭身亡,含山县北大营被攻破!”

骑士从马上一骨碌摔了下来,颤声报告道。

“什么?是谁干的?!花马刘?他哪来的胆子敢杀老子的人!”

黄得功虎目圆瞪,大声喝问道。

他第一时间怀疑的就是同为四镇,且驻地紧挨着自己的刘良佐。

卜从善此人还算骁勇,手下兵马众多,除了另外三镇,有谁能攻破他的大营?

黄得功简单询问几句。

不过骑士只知是一支使用鲁密铳的军队袭击了卜从善,而且因为士卒谎报军情,这支军队的人数已经夸张到了‘上万人’。

对于这个数字,黄得功自然是不信的。

江北四镇,所谓每镇三万兵马,实际上都是假的。

明末军队吃空饷这点事情,身为统兵大将的黄得功能不清楚?

就他还算是个老实的,即便这样,黄得功手下也只有不到一万人。另外三位手中少则四五千,多则不超过一万五。

此外还要留下大部分人守卫老巢,能带出来的兵马最多不过三千。

不过黄得功也确定了,大概率就是刘良佐袭击了卜从善。

“好啊,好一出假途灭虢!给老子等着!”

黄得功以为是刘良佐借着南下应天府迎立福王的机会,趁机在自己的地盘上搞事情。

“翁之琪,点齐兵马随我前去会会他们!”

他当即抽出铁鞭,大声命令道。

座下骏马仰头长嘶,气势不凡。

史书记载黄得功善使铁鞭,但这铁鞭在明代并不是鞭子,而是长柄铁锤。黄得功人马俱甲,心中怒气翻涌,平添几分霸气。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