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叔:截杀顺治,威震华夏 第32章 亡,百姓苦

作者:麻将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6:22:43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天工开物,以自然和人工共同开创万物..”

宋应星低低呢喃道。

“好,此名甚妙!”

他有种这本书就应该叫天工开物的奇妙感觉。

“谢大人赐名!”

宋应星诚心道谢。

“长庚先生,我这边有几个问题,你闲暇时可以稍微研究研究!”

朱敏铖笑着说道。

“哦?”

祖孙同时看来。

“在高处同时将十斤的铁球、一斤的铁球和一斤的石头松开手,让它们自由落下,哪个会先着地?为什么?”

“树上的苹果为什么会朝下掉落,而不是飞上空中?”

“看起来空空如也的环境中是否存在某种物质?比如风,又比如我们呼吸的气,为什么鼓风时燃烧会更加旺盛?”

朱敏铖一口气说出三个问题。

宋应星祖孙当场大脑宕机。

“阿巴阿巴..”

“啊这..这,对呀,为什么?”

朱敏铖没有给祖孙二人思考的时间,而是捡起一块黢黑的煤炭,看向宋应星。

“长庚先生,此物是否可以用于冶铁?”

宋应星将思绪转回眼前,抚须答道:

“煤炭自是可以用于冶铁!”

“然煤炭深埋地下开采不易,且含有较多杂质,以致生铁极脆,难以锻造成形!故而,多以木炭冶铁。”

老头看向一旁的大孙子。

“大人,在汉代就已经有用煤炭冶铁的先例,到了宋朝煤炭已经广泛用于冶铁行业。相比木炭,煤炭冶铁成本要低很多!”

宋秉初心领神会,朗声说道。

持续上千年的伐薪烧炭,那些容易获取的木材早就消耗殆尽。烧制木炭要付出大量人力物力,成本自然很高。

“然而要想获得高品质的铁,就必须使用木炭!”

宋秉初继续补充道。

“哦?秉初啊,世事无绝对。这样吧,本官给你一个任务,就由你来研究如何去除煤炭中的杂质,让它成为冶铁的优秀原料!”

朱敏铖笑眯眯地说道。

他想要的是焦炭。

这玩意儿可有大用,它在蒸汽时代的地位,跟内燃机时代的石油、电气化时代的电力相比也不遑多让!

“这怎么可能..”

少年人下意识就要反驳。

然而他立刻想起朱敏铖刚刚说的话,世事无绝对,焉知会做不到?

“薪柴经过烧制可以制得木炭,燃烧时热量更高,烟尘比之薪柴也少很多。可见烧炭的过程,祛除了薪柴中的杂质!”

“以此类推,或许可以祛除煤炭中的杂质!”

宋应星捋着胡须若有所思地说道。

“以前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个办法呢?”

老人低声喃喃道。

这一刻,他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自南宋后,束缚在华夏士庶身上的思想枷锁愈发沉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不复存在。

在统治阶级的推动下,被曲解后的圣人之言变得不可质疑、不可悖逆、不可与时俱进,否则就是大逆不道!

这种思想束缚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就比如宋应星的疑惑:为什么以前没人想过祛除煤炭中的杂质?

因为圣人没说可以呀!

“秉初,你要记住,凡事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对于每一种研究方法、每一个结论,都要亲身验证!没经过实际验证,就不能得出结论!”

宋应星斩钉截铁地说道。

“善!”

朱敏铖抚掌轻叹,高兴地说道: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宋应星闻言一怔,神色中颇有几分不敢置信,他感慨道:

“大善!”

“此二言颠扑不破,蕴含大道真理,必流传万世!”

朱敏铖心说伟人名言可不得流传万世嘛!

“秉初,你可以尝试一下长庚先生所说的办法。若能成功,就提拔你为二级技工!”

不待宋秉初回应,宋应星就高兴地拍着大孙子肩膀,说道:

“吾孙秉初有大匠之姿,必定不负使命!”

两日后。

工匠们拆解掉刚刚建成的蒸汽机,与各种冶铁、锻造工具一起打包装船,启程沿海路前往山东。

朱敏铖则率北伐军继续北上。

途中。

“大人!”

陈五半跪在地,拱手抱拳,盔甲上染着点点血迹。一旁的祝十一、龚世杰等人同样跃跃欲试。

“去吧!”

朱敏铖神色平静,淡淡说道。

陈五当即起身,点起二十多个骑兵快马冲了出去。

北伐军此刻正在一个破败的小村庄内休整。

十几个半大孩子在一旁狼吞虎咽地吃着东西,一名老者坐在朱敏铖面前,时而老怀欣慰地看看孩子,时而战战兢兢地瞟朱敏铖两眼。

村里半数房子还在冒着烟。

村外新坟叠旧坟密密麻麻。

“老丈,你先吃点东西吧!”

朱敏铖穿着明光闪闪的盔甲,大马金刀地坐在石头上,说话时却十分温和。

“谢将军!老朽不饿,就不浪费粮食了。”

老人皱皱巴巴如同干橘子的脸上挤出几分笑容,很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

乱兵到来时,他把孩子们护在地窖中,这才躲过一劫。

大半个时辰后。

马蹄震动大地的声音传来,陈五带着骑兵们回来了。

一股浓浓的血腥味扑面而来。

“扑腾..”

几声重物落地的声音。

十几颗人头被骑兵们随手扔在地上。

“大人,幸不辱命!贼寇一十二人已全部授首!”

陈五拱手说道。

他腰间的佩剑还在滴血,马背上驮着缴获的几套棉甲。

所谓‘贼寇’的身份不言而喻。

实际上自从进入刘良佐的地盘,他们就已经见惯了这种事情。

兴,百姓苦;亡,百姓更苦!

“还请大人收留这些孩子!”

见大仇得报,老人突然跪在地上,向朱敏铖叩首说道。

“老丈请起,我收下他们就是!”

老人站起身,招呼孩子们过来,齐齐给朱敏铖磕头。

“大人诛杀贼寇,为我张家村枉死的144口人报仇雪恨,此恩永世难报!你们一定要将大人视作父亲,尊敬他、侍奉他!若有违抗,天打雷劈,不得入张家祖坟!你们记住了吗?!”

老人厉声喝道。

“记住了,爷爷/族长爷爷..”

孩子们齐声应诺。

见此情景老人脸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然后缓缓倒了下去。

陈五连忙上前查看。

原来老人早就身受重伤,能坚持到现在已是奇迹。直到死,他还在为儿孙铺路。

“你叫什么名字?”

朱敏铖看向跪在最前面的小男孩。

“回..回大人,小子张文城。”

小孩抽抽噎噎。

“以后,我就是你的义父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