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叔:截杀顺治,威震华夏 第36章 崇祯遗诏

作者:麻将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6:22:43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大人,此人躲在路旁窥探我军,行迹十分可疑!恐为细作!”

朱敏铖正饶有兴致地欣赏睢州城破的一幕,几名士兵押着一个中年人走上前来。

这人穿着粗布麻衣,虽然全身上下脏兮兮的,但是脸颊圆润、身材肥硕,颇有福相。

而且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此人肤色白嫩。

手掌细腻。

一看就是养尊处优的人物。

“何人?为何窥探我军机密啊?”

朱敏铖头都没回,随口问道。

他只当是对方从北方逃难而来的官绅,并未放在心上。

“回将军,小老儿高晚风,乃北直隶大名府人士,为避兵..”

说到这里,高起潜顿了顿,他有点摸不清楚朱敏铖的身份。

看起来像是官军,可官军又为什么炮击睢州城?

“为避战乱举家南下,无奈途中遭逢变故与亲人失散。小老儿并非故意窥视大军!因为腹中不适,小老儿在路边解手。恰好大军路过,小老儿好奇就多看了几眼。”

高起潜说着挤出几丝笑容。

他真的是后悔死了!

红衫军护送着一大批纺织工人及家眷路过时,他确实正在人与自然大和谐。本来躲得好好的,奈何他突然对红衫军的军服产生了兴趣,于是就上前几步,想要看得更仔细些。

然后,就被抓了。

朱敏铖闻言摆摆手,正打算把他交给军法官处理。

恰在这时转过身来,就看到中年人头上悬浮着一个文本框:

【高起潜:乙类猎杀人物,积分奖励38】

【高起潜,太监,崇祯时任辽东监军,弘光朝任京营提督,被认为是‘最知军的太监’。弘光朝灭亡后,投降建奴。】

与此同时,朱敏铖眼尖地看到高起潜拎着的包裹破了一个小小的口子,从口子中隐隐露出一个图案:

似乎是一个织绣蟒爪?

“高伴伴何时改名了?”

朱敏铖似笑非笑地问道。

高起潜一瞬间汗流浃背。

须臾之间,他脑海中就已闪过无数个想法。此人是谁,他为什么认得出自己?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呵呵,让大人见笑了!皇爷遇难,咱家侥幸从京城逃了出来,一路艰难险阻,无奈只得隐瞒身份啊!”

说着高起潜撕掉下巴贴着的假胡须,然后煞有介事地哭了起来。

见朱敏铖毫无反应,高起潜收起‘悲伤’,挤出一抹卑微讨好的笑容,说道:

“大人,听闻福王已在南京监国,咱家正欲投效殿下!想来皇爷泉下有知,必当欣慰!”

朱敏铖却是神情变得狰狞,他恶狠狠地斥责:

“高起潜,国难当头,皇帝殉国,黎庶百姓毁家纾难者比比皆是!你深受皇恩,却不思为国尽忠!你屡次做逃兵,竟还有脸活在世上?”

当初崇祯让他到辽东监军,结果这厮半路上就当了逃兵。

不用想,现在又是做了逃兵。

“我,皇明奉国中尉、山东招抚使朱敏铖,今判处你死刑!来人,把他拉下去砍了!”

高起潜闻言站立不稳,当即跪在地上,一个劲地磕头。

“大人饶命!奴婢知道错了,求大人饶命!”

两名士兵当即上来拽他。

高起潜连忙解下包裹,双手举过头顶,挣扎着说道:

“奴婢并非当了逃兵,实在是皇爷有命,让奴婢带着这些东西离开啊!大人,求大人饶命!”

他吓得两股战战。

此刻声嘶力竭,情真意切,再也不是刚才假惺惺作态的模样。

朱敏铖接过包袱打开,瞬间脸色一变,然后立马将包袱阖上。

“把他带过来!”

少倾,陈五、龚世杰两名心腹亲自押着高起潜来到一旁。

“当真是皇帝陛下将这些东西交托给你的?”

朱敏铖沉声问道。

包裹里有一套蟒袍,是高起潜的官服;还有一些绸缎。最关键的是里面有两个明黄色的卷轴以及两枚印玺,其上分别刻着:

诰命之宝。

敕命之宝。

这两枚皇帝印玺,前者用于诰书,后者用于敕令。算是皇帝政令中最常用的印鉴,其地位不言而喻。

明黄卷轴则是绣着龙纹的空白圣旨。

“你是怎么拿到印玺的?”

朱敏铖将手扶在刀柄上,一副要砍了高起潜的样子。

皇帝印玺有专人保管,这个专人,朱敏铖很确定,绝对不是高起潜。

“是皇爷亲自交给我的!千真万确!”

高起潜额头冒着冷汗,声音都在颤抖。

他接着补充一句:

“皇爷眼见情势危急,亲手将它们交给我,让我逃出去!”

对,就是这样!

也必须是这样!

“很好!”

朱敏铖拍拍他的肩膀,取过空白圣旨,深呼吸两口,提笔写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当自裁以谢天下。国不可一日无主,社稷不可一日无君,太子朱慈烺淑慎性成,勤勉柔顺…若太子、诸皇子不幸蒙难,诸臣当辅佐福王朱由崧即皇帝位,以安天下…”

看到这里,高起潜额头汗水岑岑。

朱敏铖一个奉国中尉,竟然要行废立皇帝之举!

福王朱由崧继位已是板上钉钉,朱敏铖此举无非是让他更名正言顺,以免东林党又搞出啥三大案来恶心人。

历史上“大悲案”、“太子案”、“童妃案”三大疑案严重削弱了弘光政权的凝聚力,加速了它的灭亡。

亡国也不忘搞党争,果然还是东林党!

写到此处朱敏铖仍不罢休,他接着写道:

“逆贼虽可恶,然亦是我中国之民。汉家之天下,汉人自当之,社稷不可落于蛮夷!诸君当勠力同心,共诛建奴,先攘外夷,而后逐鹿天下!”

借崇祯皇帝的口,来一出‘安内必先攘外’。

死人说的话,有时候比活人管用!

写完后,朱敏铖满意地在绢帛上轻轻吹了几口,然后盖上诰命之宝。

“换马不换人,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南京!”

将‘圣旨’连同两枚印玺打包好,当即就有一队骑士领命而去。

希望能够赶上朱由崧的继位大典吧,朱敏铖在心里暗暗想着。

“大人,那我?”

高起潜试探着问道。

“众人皆言高伴伴知军事,你就留下来陪我平定山东吧!”

“奴..奴婢遵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