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叔:截杀顺治,威震华夏 第83章 战船预研

作者:麻将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3 01:47:38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发财..”

最后一个‘了’卡在喉咙里,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玩我呢?!”

朱敏铖没好气地嘀咕道。

作为十八世纪西班牙最先进的战舰,圣特立尼达号风帆战列舰长度超过60米,排水量高达5000吨!

折合15000料!

作为全球最重装、唯一一艘四层甲板的战舰,它的火力自然十分惊人。

搭载了136门火炮!

包含32门36磅炮、44门24磅炮、36门12磅炮、24门8磅炮。

毫不夸张地说,这一艘战舰的火力强度几乎等同于目前的满清八旗全军,后者拥有的红夷大炮最大不过24磅炮。

“本以为是奖励一艘战舰,让我去欧洲自由贸易!”

朱敏铖有些郁闷地将图纸取出。

“领先当前120年的战舰,光有图纸也就相当于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吧!”

战舰生产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结构设计、流体力学、龙骨制作、缆绳材质、各种风帆材料等。

即便有全套图纸,也不一定能够自主生产。

即便生产出来,也不代表就能使用。

不同于华夏戎克船,欧式大帆船最大的特点是一船多帆、帆种多样。

有斜杠帆、三角帆、主横帆、前桅帆..

随便扫一眼,只见一根根高耸的桅杆和密密麻麻的缆绳,对密集恐惧症患者十分不友好。

操作这种帆船,需要水手根据风向,在桅杆上爬上爬下,不断系、绑绳子和收、扬风帆。

危险性和技术性都很高。

而包括各种水手、炮手在内,这艘船定额1025人!

光是培训一支水手队伍就耗时长久。

“…近日偶得一战船设计图纸,乃欧罗巴人最新式之风帆战船..吾观之多有裨益,先生可组织相关专业人士予以研究..此战舰甚为精巧庞大,为生产此种战船,需同步研究适合的材料、武器,且须组织人员培训…”

“余以为得海洋者得天下,未来海洋贸易将成为重中之重…”

朱敏铖当即将图纸连同书信送去工坊。

不管怎样,提前启动相关预研工作很有必要!

朱敏铖这边如火如荼地开展各项工作,很多甚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而方大猷这边却面临着天使的诘责。

“摄政王命尔等招抚山东,为何恇怯不行,观望德州?摄政王多次催促,尔等皆充耳不闻,意欲反乎?”

多尔衮派来的天使孙之獬颐指气使地坐在堂上。

清廷山东巡抚方大猷、山东总督王鳌永、‘济南知府’卢世淮等人站着聆听训示。

“旬月间,尔等尽失青州之地!而今滨州、临邑、高唐、临清等地皆已落入伪明手中,我大清治下的山东仅余十余县!”

“尔等有何解释?!”

孙之獬一脸愤慨。

他乃是山东济南府淄川县人,本着‘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的朴素思想,这次本欲顺道回乡祭祖。

不曾想淄川县竟已落入朱敏铖之手!

孙之獬一边气恼家乡父老糊涂,竟然开门迎贼;一边怨恨方大猷等人废物。

“孙大人,如今我等手中无百姓、无官、无兵也无饷。且那贼人朱敏铖惯会鼓动人心,我等如何与之对抗?”

方大猷有些委屈。

同时有些气恼。

“下官多次向朝廷上疏,请求派遣数万真满大兵前来,以期剿灭伪明贼寇!奈何至今一个兵卒也未曾见到!”

“方大人,尔等麾下明明有两万兵卒,何来的无兵之说?我看尔等就是畏敌怯战罢了!”

顿了顿,孙之獬缓了缓语气接着说道:

“摄政王这次派我过来,尚只是好言好语催促。诸位且想一想,若是再无成效,摄政王下次派来的人会是谁?”

“诸位,言尽于此!孙某先告辞了!”

方大猷闻言心中一惊。

这话虽是威胁,却也是实情。

只怕下次来的就是满洲贵族,到时候先砍的就是他们几人的脑袋!

王鳌永同样想到了这一点。

“方大人、卢大人、诸位!”

孙之獬走后,他立即说道:

“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了!必须主动出击,把朱敏铖赶出山东!”

卢世淮、谢陛、程先贞等人也知道没了地盘他们就失去了价值,清廷断然不会继续像现在这样礼遇他们。

当即心下一横,纷纷说道:

“我等勠力同心,必能将朱敏铖赶出山东!”

德州城内外顿时喧嚣起来。

伪齐王府各色人等云集,一道道军令由此发出。然而在这些重要的时刻,那位伪齐王朱帅炊本人却并未现身。

“大人,德州城清军有异动,似是准备进攻我们!”

次日稍晚些时候,朱敏铖就收到了军报。

这支两万多人的杂牌军一举一动都十分惹眼,自然逃不过有心之人的窥探。

“伪齐王似乎被软禁了。”

陈五继续说道。

投降清廷后,卢世淮、谢陛等人都得到了加官进爵,唯独朱帅炊仿佛被人遗忘了。

“一颗没用的棋子罢了!”

朱敏铖随意说道。

朱帅炊本就是卢世淮等人推出来拉拢人的旗帜,扶明抗虏还有点用处。现在既已经投降清廷,也就毫无价值了。

至于清廷会看得上一个伪齐王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清廷手中不缺货真价实的明朝王爷,朱帅炊一个奉国中尉,连被利用的价值都没有!

“陈五,派几个得力人员潜入德州,想办法跟伪齐王联系上,弄清楚清军的作战计划!”

朱敏铖沉声吩咐道。

德州城内的两万‘清军’,就是北伐军购买军火的积分!

“这一次务必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陈五,记住了,对于清军和投降清廷的汉人,永远没有招降这个词!”

陈五闻言神情一凛。

“属下遵命!”

走出营帐时,他的眼神变得无比冰冷。

“建奴即将来犯,乡亲们尽快迁往日照!”

“一人做工,全家不饿!”

借着清军来犯的由头,朱敏铖继续往日照迁移人口。

建奴欲要统一全国就不可能舍弃山东。

如果舍弃山东,后续无论是向西进攻大顺,还是向南进攻南明,朱敏铖随时都可以出兵截断他们后路。

或者干脆进攻北京来个围魏救赵。

而一整个山东,朱敏铖肯定守不住。

但是依托沂蒙山、五莲山,龟缩在莒州、日照这一小片地方,难度不是很大!

故而朱敏铖不遗余力地往日照转移人口、资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