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叔:截杀顺治,威震华夏 第85章 联虏平寇

作者:麻将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3 01:47:38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韩四,追赃助饷、招募‘伪顺新军’、收服郭升部可谓北伐军入山东以来的三大战役。这三次胜利,让我们得到了广袤的土地、充足的兵员和军饷、粮草!”

“所有这些,特勤营都居功至伟!”

交代好作战命令后,朱敏铖特意把韩四单独留了下来。

韩四摇摇头说道:

“一切皆赖大人英明神武!大人计无遗漏,兵不血刃尽揽山东人、财、地、民心,即便诸葛孔明在世料也不如大人!”

朱敏铖带着特勤营‘投敌’的举动深深震撼了韩四。

后面的一系列发展更是让他惊为天人!

“哈哈,什么时候学会拍马屁了?”

朱敏铖笑呵呵地问道。

韩四毕恭毕敬站在旁边。

虽然朱敏铖一如既往的亲和,然而韩四在面对他的时候,却渐渐有种不敢直视的威严。

“说吧,想要什么奖励?”

韩四闻言当即扶着刀柄半跪在地,厚重的甲胄发出刺耳的咯吱声。

“特勤营只是尽到了本分,属下不敢居功!”

“有功就该赏!”

朱敏铖挥挥手,语气不容置疑。

“自即日起,擢升你为特勤团团长!另外,本官会向朝廷表奏你为登州将军!”

韩四抱拳行礼。

“谢大人!”

收服郭升部后,朱敏铖提拔了一大批军官,并且上表朝廷给一些高层军官授予了大明朝廷的官职。

比如一师师长龚世杰,授从四品玄武将军。

前者代表在北伐军中的实权。

后者有点类似关羽的‘汉寿亭侯’,代表正统和殊荣。

韩四升任正团级,他麾下的将领们都能得到提升,特勤营的编制也能得到扩大。

“韩四,这一次特勤团不但要杀官绅,还可能将刀挥向百姓,甚至是向友!告诉我,有没有问题?”

韩四闻言没有任何迟疑,当即应道:

“韩四唯大人马首是瞻!”

朱敏铖欣慰地点点头。

“你就不好奇这次是什么任务?”

“特勤团是一把淬了毒的尖刀,大人指向哪里,我们便砍向哪里!”

顿了顿,韩四补充一句:

“为了最后的胜利,一切牺牲都是必要的!”

化名‘撼山虎’跟随伪顺方元昌追赃助饷的过程中,韩四见到了太多的人情险恶,他的手上也沾染了不少无辜者的鲜血。

后来他想通了。

这就是乱世。

终结乱世,靠的是血与火!杀一人而救千人,焉有不妥?

朱敏铖轻轻颔首,继而笑着问道:

“哪怕髡发左衽,做个禽兽一般的鞑子?”

韩四闻言稍稍愣怔。

继而两眼放光。

“哪怕做个鞑子!”

“好,接下来本官陪你一起做鞑子去!”

二人相视,皆哈哈大笑。

---

“朝堂之上衮衮诸公,行为做派鼠目寸光,属实可笑,可叹,可悲!”

精致的女子香闺中,李香君跪坐案前,手中毛笔拿起又放下。

她紧紧皱着眉头,柔美的面庞竟是带上了些许凶狠。

李双儿、周娘子等人面面相觑。

皆老实如鹌鹑。

“李姐姐莫要生气了!当务之急是赶紧通知朱大人,或许他有办法!”

葛嫩娘抓过一柄大团扇,扇得虎虎生风。

“噗嗤~”

李香君轻笑出声。

随着这一声笑,房间内的气氛顿时舒缓开来。

“妹妹长得娇俏可人,行事怎得总是如此..豪放!”

李香君半是嗔怪地说道。

“我..我打小习惯了舞刀弄棒,粗俗惯啦!”

葛嫩娘乃是边军武将独女,家学渊源生性豪迈。

几人齐聚于此是因为得到消息,朝廷准备向清廷派出使团,以期实现‘联虏平寇’。

“朱四郎说得对,清军入关后民族矛盾就已经取代阶级矛盾,成为华夏民族面临的主要矛盾!”

周娘子一本正经地说道。

在朱敏铖的熏陶下,媚香楼的姑娘们懂得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也知道了‘民族’的概念。

思想启蒙的火花同时在朱敏铖的陆军军官学校和媚香楼点燃!

“只可惜朝廷拘泥于成见,仍然将大顺视为头号敌人!”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大顺逼死了先皇。不灭掉大顺,朝廷在正统性上就始终有瑕疵!”

几人你一句我一句讨论着。

“本以为外有四郎征战,内有史公辅佐,加之我们的一系列反清宣传,朝廷会改变对清廷的态度!没想到最终还是选择联虏平寇!”

“衮衮诸公就连唇亡齿寒的道理都不懂吗?”

李香君愤愤然地说道。

实际上弘光朝廷自建立起,就把联虏平寇视为基本国策。虏自然是指鞑虏,也就是建奴;寇意为贼寇,指的是大顺、大西农民军。

所谓联虏平寇并不贴切。

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借虏平寇’。

因为弘光朝廷根本就没打算对大顺用兵。

皇帝以及诸位大臣们希望借建奴的兵消灭贼寇,却压根没有想过农民军被灭掉后,建奴会不会乖乖滚回关外老家。

“香君姐姐,消息确切吗?”

周娘子有些不死心地问道。

“侯郎亲口说的。”

说到侯方域,李香君脸颊浮上一抹小女儿的娇羞。

几女心中再无疑虑。

“大学士马士英援引唐朝时借用李克用的沙陀兵来平定黄巢起义的先例,认为应当借用建虏来平定大顺。朝堂诸公大多认为言之有理!”

“大学士王铎认为吴三桂借清兵击败李自成有功,应当予以封赏!”

李香君复述着从侯方域那儿听来的消息。

身为复社四公子之一,侯方域素来才名远播。

这一世没有阮大铖迫害东林党人,侯方域自然不用跑去扬州避难。他来到南京,一边流连于李香君的温柔乡,一边频频拜访钱谦益、史可法等东林大佬,以图谋个好前程。

作为枕边人,李香君从他这儿得到很多朝廷密辛。

但是有关复兴社的消息,李香君一个字也没有透露给他。

而且就连李香君自己也没发现,她跟侯方域的共同话题似乎越来越少了。

侯方域钟爱的文人墨客无病呻吟那一套,她已经不感兴趣了!

“朝廷竟然还要封赏吴狗?!”

这个时代信息传递过于滞后,弘光朝廷至今还未确认吴三桂是否已经投降清廷。

又或者他们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