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6再造大明 第39章 近卫军?合唱团!

作者:逍遥的铀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6:33:14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虽然汉高祖刘邦,好几次,都是被西楚霸王项羽打的跟狗一样。

但朱由桹却并不认为这不吉利。

很多时候,他朱某人不看过程只看结果,只以结果论英雄。

……

听闻朱由桹将自己比为汉高祖刘邦,陈子壮心中,还是觉得很是有些贴切的。

毕竟,在陈子壮看来,他效忠的这位大明天子,对待言官时候那一向极为傲慢无礼的为人处世方式,确实和那以向儒生的帽子里面便溺而闻名的游侠皇帝汉高祖,有些许相似之处。

「真希望陛下你能够不仅仅只是行为举止像那汉高祖,更要有那汉高祖一统天下的能力啊。」

陈子壮在心中默默想着。

之后,他马上又听朱由桹将自己比作萧何,陈子壮心里还是很有些受宠若惊的。

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萧丞相,辅佐汉高祖建立汉朝,制定汉律,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那可真是一代名相啊。

再一想起来面前的这位皇帝之前钦定自己为首辅的行为,自幼接受儒家教育,把忠于君王的思想刻在骨子里面的陈子壮,就自然而然地有一种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答君王知遇之恩的感情。

于是,听完朱由桹的话,有些被感动的陈子壮,立即就跪地叩谢,立誓一定会在后方尽心尽力,为北伐大军做好后勤粮草保障。

朱由桹连忙将其扶起。

对陈子壮的表现,他很满意,他就知道像陈子壮这样接受儒家传统忠君教育并且深刻践行之的人,肯定会吃这一套的。

当然,无论如何,朱由桹也不可能会完完全全地把他的广东老巢交给陈子壮。

就比如,最重要的兵权,虽然武元晟要随他朱皇帅北伐,但这广州留守军队,还是完全掌握在以刘乾星为首的海宋人手中的。

陈子壮只是名义上的留守诸臣首领,一般情况下,广州方面军司令刘乾星当然也会听从他的。

但若是朱由桹通过赵琸向刘乾星传达的命令,与陈子壮的命令相冲突之时,刘乾星肯定就不会听陈子壮的了。

除此之外,最近这些日子中的许多夜晚,朱由桹也一直在教导皇后如何去后宫干政。

毕竟,既然他朱某人都自比于刘邦了,那么按理来说,他也应该把他的妻子,按照吕雉吕皇后的标准去培养……

在朱由桹看来,他的皇后,应当也能够多少对陈子壮进行一下制约和监视。

当然,在朱由桹眼中,最最重要的还是兵权。

他认为,只要广州的兵权掌握在海宋人手中,他朱某人的老巢就不会出大问题。

……

“每一个不曾歌唱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曾经,在一次巡视近卫军的过程中,朱由桹做出了这样的发言。

然后,近卫军将士,为了让皇帝陛下知道他们绝对不会辜负生命,就必须天天唱军歌了。

后来,更是变本加厉到,起床后要唱,吃饭后要唱,睡觉前要唱……

每次起床之后,士兵们都要大声唱军歌,以此来让刚从睡梦中清醒过来的他们提振精神。

不然他们下次就不用起床了。

每次吃饭之后,士兵们都要大声唱军歌,以此来表现他们昂扬向上的精神样貌。

不然他们下次就不用吃饭了。

每次睡觉之前,士兵们都要大声唱军歌,以此来……,以此来扰乱驻地附近居民的休息?

不然他们就不用睡觉了。

朱由桹得知后,对此非常满意。

他认为每天大声唱积极向上的军歌,十分有利于提高将士们的士气。

甚至唱歌这一行为,偶尔还可以狠狠打击敌人的士气,就比如四面楚歌的例子。

总之,在朱由桹看来,这种鼓励将士们唱军歌的措施,实在称得上是百利而无一害。

慢慢的,士兵们唱的那些所谓的军歌,也不仅仅限制于《满江红》和《精忠报国》。

虽然在士兵们心目中,武圣岳爷爷的地位依然在与日俱增,也就勉强低于他朱大皇帅在士兵心目中的地位而已。

但这两首与岳爷爷相关的军歌,士兵们唱的多了,也不可能不感到腻歪。

了解到这一点之后的朱由桹,便非常体贴地把士兵们的“歌单”,进行了大扩充。

“歌单”中的歌曲,很快就从两首,扩展到了十几首。

在朱由桹看来,这十几首军歌,已经足够士兵不腻歪了。

正所谓熟能生巧。

近卫军士兵们合唱了几个月,便把这些歌曲都学的差不多了。

虽然他们之中,还是很少有人能够把这些歌曲的歌词给完完整整地默写下来。

但仅仅只是唱,他们的确就是会唱的。

于是,大明近卫军,也就得到了被大明皇帝朱由桹官方认证过的“大明合唱团”这样响亮的称号。

此次,在这种北伐誓师的重要场合,能歌善唱的大明近卫军自然要再向皇帝陛下表现一下他们的合唱实力。

不过,与上次东征时候相比,因为这次的歌单更加丰富了,所以每首歌便不是唱三遍,而是只唱一遍就可以啦。

毕竟有十好几首呢。

……

上万人齐声歌唱的声音,是很响亮的。

朱由桹和他的一众文武大臣,在阅兵台上,听的清清楚楚。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是诗经中的《无衣》,华夏人的经典老军歌了。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建奴兮,觅个封侯!”

这是戚继光戚大帅麾下戚家军的《凯歌》,为了应景,朱由桹把原文中的“倭寇”改成了“建奴”。

戚继光曾经因为一次战斗凯旋时候,军中无酒,便教全军将士一起唱歌,以歌代酒激励士气。

说起来,朱由桹如此重视军歌,认为军歌可以激励士气,也是吸取前人智慧的表现。

“……黄沙莽莽不见人,但闻战斗声,枪林箭雨天地惊,壮哉我军人。

嘘气乾坤暗,叱诧鬼神惊。

拼将一倨英雄泪,洒向沙场见血痕。

牺牲此躯壳,为吾国干城。

人生万古皆有死,何如做征魂?

身死名犹列,骨朽血犹馨。

何惧箭如雨,浩气压征尘!”

这首改编自主时空救亡图存时期的军歌,如今这大明近卫军唱起来,也算是应景。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