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quge.cn

“纪纲!”

“皇爷,臣在!”

朱棣一喊,纪纲便立刻从暗中走了出来,等待吩咐。

“如今天下读书人中有几层是程朱理学一脉?”

“回皇爷,起码三成以上。”

“是嘛,程朱理学很壮大嘛。”朱棣笑着说道。

能占据天下十分之三的读书人,这已经是大派系了!

对于程朱理学,朱棣也是研究过的,这学问对皇权没什么坏处,甚至对皇权还有好处。

不然朱棣也不可能任由一脉学问大肆的在民间流传。

“你去散播一条言论,就说咱们大明朝要有新圣问世了。”

“啊?”纪纲有点懵。

“就说新圣一出,将颠覆程朱理学。”

“……这?那皇爷您说的这个新圣是谁啊?”

“当然是苏文塘那小兔崽子了,哈哈哈。”

“这……这不是把苏先生往火坑里推吗?”

纪纲看了眼朱棣的脸色,确认朱棣并非是想要害苏文塘后才开口问的这话。

“你懂什么!那小子若是能抗住程朱理学一脉文人的压力,就算不成圣人,起码也是大儒!我这是帮他。”

朱棣狡黠一笑,换了只手撑着脑袋,笑意透了出来。

这下,这兔崽子就算想不上进也不行了。

他不是要科举,要免税嘛,不是不想当官嘛,那就让他直面天下读书人。

看看他到底还咸不咸鱼的下去。

“快点回宫,今天我要好好考考瞻基那小子!”

对苏文塘施加压力了,那不能厚此薄彼啊,两个都是孙子,瞻基也得和他哥一样。

这叫一视同仁!

朱棣笑着催促锦衣卫。

纪纲赶紧让锦衣卫抬着皇轿,快速前进。

纪纲对朱棣的改变也是看在心里。

皇爷如今是越来越开心了,靖难之时起兵的那种阴郁已经少了大半。

也不知是不是苏先生的功劳……

而另一边,内阁之中。

杨士奇一边处理公务,一边回想着苏文塘。

“可惜啊可惜,这年轻人怎么就成了解缙的弟子呢?”

对于解缙,杨士奇心中算是佩服的,佩服他的为官之道,但对他的见识和品性便不是那么钦佩了。

这人走的路子和他并不一样。

“天下之间,哪有那么多清流和浊流,不过都是泥沙俱下罢了。”

杨士奇感慨了一句,对解缙非黑即白的个性深感不屑。

“但到是没想到这人居然还能收个好弟子,还真是傻人有傻福。”

有苏文塘在,只要不是运气太差,解缙就算是有传人能传播他的学问了。

而且是真正能继承思想衣钵的正式传人,并非是那种只教学短短数月、数年的便宜徒弟。

这种弟子难找啊。

太难找了。

杨士奇已经寻找程朱理学传人找了半生。

“或许苏文塘受到打击便会转投我程朱学派也不一定。”

想到这里,杨士奇便笑了起来。

是了。

这天下有那门学派能强的过他程朱理学。

解缙那样的杂学大家终究是走不远的,唯有专研一门才可抵达至圣路啊。

他杨士奇要是一直钻研下去,说不定也能成为程朱学派的又一门圣人。

“那竖子居然说程朱理学不能教化天下人,真是荒谬!”

杨士奇想到苏文塘说的话就气的吹胡子瞪眼。

那小子懂什么啊?程朱理学,以天理为根基,触类旁通,就如这苍茫天空,高高在上。

就如天道!

天道在上,难道还不能教化万民?

如果这都不能教化天下人,难道他苏文塘就行?

他想成圣人?

他能成圣人!?

杨士奇大感可笑。

但他也不会专门针对苏文塘,毕竟苏文塘和皇上关系匪浅,是他认下的干孙子。

虽然看起来苏文塘并不知晓皇上的身份,但自己也不可能去针对苏文塘。

更何况他杨阁老也没小肚鸡肠到这种地步。

“杨大人,这一届的童试即将开始,还是沿用之前《孟子》之论吗?”

有礼部官员来询问杨士奇这一届童试之事。

往年每年童生考试,考的一大半都是《孟子》,还有一小半是来自孔子的《诗》《书》《礼》《乐》

这些是儒家经典,也是最基础的学问。

任何研究儒学的人都要先从这些开始学习。

因此用他们来做为考试题目是最合适的。

杨士奇皱眉想了想后,猛的说道:“不,今年换一个!”

“换一个?换成什么?”礼部官员疑惑。

“换成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

“这……这是否太难了一些?”

对童考来说,根本不需要这么严苛的考题,毕竟这只是用来选拔秀才的考试而已。

是最低一档的科举。

要是定的太难,而没多少人能够考中,那到时候乐子可就大了。

“就定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若是有人考不上,成不了秀才,那定然是没有好好研读过朱子的学说,也没什么可惜的。”

“是……下官这就去改一改。”

礼部官员不敢多说什么,只能告退去改童生的试题了。

“不读朱子,还称什么秀才!”

杨士奇摇头后,眼中闪过得意。

若是苏文塘过不了科举,那可不关他的事,而是自身没有领悟透彻朱子的学问。

早从皇上那里他就得知了苏文塘要参加科举,如今他正好能用这个机会检验一下苏文塘的本事。

你不是瞧不起朱子吗?不是瞧不上程朱理学吗?

那童生考试中便让你好好感受一下朱子学问的精妙。

而等苏文塘科举失败后定然会好好研读朱子。

他也只有这一条路可选。

哈哈哈。

杨士奇摸着胡须大笑了起来。

甚好,甚好!

老夫又拯救了一个陷入迷途,颇有天赋的年轻人啊。

除非这苏文塘真属于天生圣人,不然他只能乖乖地去读朱子。

但问题是苏文塘是天生圣人吗?

定然不是啊!

要有这本事,自己这内阁首辅的位置直接给他。

自己辞官回家养老去!

朱棣和杨士奇一君一臣,事先没有沟通过,但想法却出奇的一致。

或许这便是君臣之间的默契。

但苏文塘或许真能出乎他们预料。

茶楼内,解缙念叨着之前从苏文塘那听来到话。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大有深意!

解缙双眼骤亮。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