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那片星海 第159章 谈判

作者:宝宝不负天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10 12:02:44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接下来本来应该是正式议题,而斯通人啰嗦了几句,要人类关掉全网直播,只对科考星定向通讯,因为他们所有的报道必须在获得审查通过后才能面向民众。

这个人类也答应了,毕竟还不了解他们的政治体制,至于审查的人员大家猜测肯定是高级的执政者。

会议的第一项议题就是星门建设的参与资格、生产资料的提供、物资人员的运输等问题。

参与资格人类只有一个标准,身体健康,或者使用工具之后能够达到工作岗位的要求并且遵守星门建设守则的都可以参与。

不过这一点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人类必须到他们的母星考察,以确认不会引起星际事件。

这个斯通人考虑一下,答应了,提出了要到科考星考察的要求。这个人类觉得没有问题。

生产资料这一块,人类早就知道他们是抠门的种族,生产资料全部由人类全部提供。统一的工具可以更好的统计工作量。

事先的工具使用培训也都免费,工具坏了也都是由人类维修或者提供新的工具。

虽然看不出这些人高不高兴,但是克莱蒙特注意到他们的翅膀有些微微的抖动。

至于生活资料,人类建议初期由斯通人自己准备。到了后期如果人类有他们的具体生物特征参数,人类也可以准备。如果这些资料斯通人一直自己准备的话,可以换算成积分。

至于人员、物资的输送,第一次和最后一次由人类负责,免积分。中途的人员物资更换可以自行负责,也可以花费少量积分来购买人类的运输服务。

这一点斯通人也是同意的,他们提出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人类的星门位置现在选择在哪里,对他们有没有什么影响。

这个人类明确告诉他们还在考察,毕竟星门建设需要大量的物质,差不多需要一个星系的质量,不光满足这一点,还得是这些星系上没有生物才可以。

得到这个回答,克莱蒙特感到对方明显放松了。

接下来双方就下一次考察时间进行了磋商,确定了人类可以考察的行星有贝萨尔星(现在是他们的最大的居住行星),鲁索星(他们文明的发源地),另外还有三个殖民星球分别是罗恩星、尼莫星和泰特星,这三个都是他们的矿业、工业星球。

考察的时间是十五年,其实人类觉得用不了那么久,人类还急着去其他恒星周围转悠呢,但是这些斯通人一直强调和坚持,因为他们想派一批学着和未成年人到人类的科考星去考察和学习。

至于人数上,他们希望是3000人,一千个学者, 2000个未成年人,他们一直在科考星长大,然后再回自己的星球。十五年是他们心理成熟的最少年限。

他们也希望人类派学着带着未成年的族群到他们的星球上去生活,毕竟走马观花的参观肯定是不能够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状态的。

人类的未成年人,现在才一岁多。现在就让他们到斯通人的星球上生活就算有人照顾也不可能。就算有专门的生活区域,重力不同就很有可能影响他们的发育。

另外,人类觉得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那都是在成长过程中一步一步形成的,不能让斯通人影响了人类,在未成年之前还是在科考星比较好。

不过每年可以组织他们到科考星进行短期的修学考察还是可以的。

人类毫不隐瞒的说出了他们的想法,斯通人也表示理解。毕竟每个文明的理念文化不一样。

另外,人类向斯通人提出了要是未成年人到科考星学习和生活,人类要像对待卡钨星人一样,专门定制一块区域,符合他们的空气、压力、重力等等,需要他们的身体参数和环境参数。

因为科考星的引力特殊,还要定制专门的防护服。

这些斯通人听到这里说道,他们愿意为此付出物质作为交换。

这些抠门的斯通星人尽然愿意付出物质作为交换,看来他们是贴了心的要送未成年人和学者到科考星去生活和学习,这肯定有他们的原因。

原因是什么,人类没有问,因为以后了解了他们肯定就能知道答案。现在人类担心的是他们到了科考星万一适应了人类的生活,思考方式也趋向人类的话,他们以后就很难再融入斯通人的世界了。

这一点人类没有说,他们认为斯通人应该能遇见这种情况,毕竟人类才刚刚说了不愿意自己的未成年人被影响,他们要是还意识不到的话,那他们就是傻子。

其实现在人类也有些着急,就是人口的数量。现在人类开始增加婴幼儿是人类决定了要建设星门的时候才开始的。确切的说是处置完卡钨星事件之后。

这次的数量是有史以来最多的,四个族群总计增加10万人!这点数量的人类对建设星门来说显然还是不够的,但是现在他们的学校、生活资料也只能承担这么多。

另外还需要的人口,只能等这一批长大了再增加,最终人们的目标是在正是建设星门前,花一百年时间让人类的人口增加到五千万!

再过一百年,这个数字翻一翻,增加到一亿人口。最终科考星的人口将达到5亿左右。

与此人口计划同步,人类的生活资料,还有养育制度以及社会制度都必须要跟上才行,现在就算科考星的人口现在有两万五千人,其实也没有什么成型的社会制度。

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已知的社会制度都不适合。因为他们受到的教育,这两万五千人不管哪一个人放在哪一个专业,那都是行业高手。

因为在科考星上之前实行的就是全专业学习,工作是全方位轮转,再加上因为大脑联网,所有的决定都是大家一起来做,也没有所谓领导,负责人,总统这一说。

要说真有的话,就是前三辈们因为年龄的优势,大家做决定的同时有时候会侧重他们的意见,做什么事情他们付出的努力会更多一些。

如果人口增加到一千万,是不是还是这样的制度?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肯定是要参加星门的建设管理工作的。

教育可以全才,但是工作轮换就不一定了。毕竟一个熟练工一直干一个工作比新手要节约时间。

另外人类还有一个重要的决定一直迟迟没有达成一致意见,那就是科考星上保存的原来那些人的意识是不是要下载,让他们复活,让多少人复活,是给他们选择肉体还是机器人,这些对人类的世界影响很大,人们迟迟不敢做决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