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调查笔记 第119章 民间神探

作者:道诡者 分类:悬疑 更新时间:2024-04-10 15:18:00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我和诗蓝从云南回来之后,她去处理公司积压的事务,我真是打算放手休息一段时间。

瘸子这些日子很闲,闲着没事就会来找我,这天晚饭的时候,我们俩在楼下的沙县小吃吃饭,店里有一台电视机,没事的时候,老板会坐在那边看电视。

我听到本市新闻里面,播放了一则悬赏通告,是针对“五一六”雨夜凶杀案的。

“这个案子,不好破了。”小吃店的老板一边看,一边对我们说道:“搞不好会变成悬案。”

我知道,这种大案一般都根据案发时间来命名,五一六凶杀案,意思应该就是五月十六号发生的案件。

五月十六号,我和瘸子还有眼镜正在万里之外。

小吃店的老板一年四季在店里忙碌,工作吃饭睡觉,日复一日,生活很枯燥,所以他对这些新闻很感兴趣。

据他说,五一六凶杀案,应该属于那种高智商犯罪,凶手不仅算准了所有的细节,而且专门挑选了合适的天气。案发之后,一场瓢泼大雨,把几乎原本就不存在的细微线索冲刷的干干净净。

更重要的是,凶手所挑选的作案路线,精密之极,非常巧妙的利用老城区尚未被监控摄像头完全覆盖的特点,再加上比较复杂的地形,行进以及退出路线,几乎都在监控的死角。

也就是说,这是一件没有任何线索的凶案。

“有这种智商,干点别的不好么?”老板叹了口气,说道:“我当年就是读书少,才落到今天这种地步。”

五一六凶案的悬赏金额十万,很让我眼红。这几年我都没有正经工作,平时工作室的支出还有日常消费,都是高长知负担的,现在高长知放飞自我,寻找生命和爱情的真谛去了,我很快就会陷入弹尽粮绝的尴尬境遇中,如果有十万块钱,还能让我再坚持一段时间。

“省省心吧。”瘸子瞥了我一眼:“真缺钱,我可以借你一点,但你要给我打借条。”

“我也就是一说而已,这种钱,我赚不到。没破的案子也不是没有。”

“不,你错了。这个世界上,没有破不了的案子。”

“没有破不了的案子,那为什么会有悬案?”

“那是因为……”瘸子擦了擦嘴,很认真的说道:“还没有到破案的时候,时候到了,什么案子都会破的。”

瘸子走了,我感觉自己也要休息一段时间,闲来无事,我就打听了一下“五一六”凶案的一些情况。

这么做也不是为了什么奖金,我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只是天生对这种事情有着浓厚的兴趣,只当消磨时间。

小吃店老板说的的确没错,五一六凶案的部分情况,已经被广大市民所知。作案凶手不敢说绝对是个高智商,但肯定具备反侦查能力,作案现场清理的非常干净,所有的破绽几乎都不存在,线索等于0。

可能我天生对这种事情就很好奇,一时间又想起了罗刚。

不过,我没有去问罗刚,这种还没有侦破的案子,我不能问,人家也不能说。

我自己是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的,根据我的能力去判断,我觉得这案子即便不像小吃店老板说的那样,变成悬案,可能也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侦破。

让我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一周时间,这个线索匮乏到几乎为0的谜案,竟然侦破了。

除了牛叉,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专业刑侦人员的能力,还是远超我这种业余爱好者的。

不过,我确实非常的好奇,这个案子没有任何线索,最后是怎么在短时间内侦破的?

案子已经侦破了,我的顾虑减少了很多,跟罗刚联系了一下,请他吃饭,罗刚很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我是干什么的,罗刚知道,所以我们之间的交谈非常直接,用不着藏着掖着,我的目标很明确,跟罗刚聊了一会儿,就转移到了案子上。

这个案子的案情,大概就是那样,典型的蓄意谋杀,凶手准备了很长时间,甚至做过很多次的模拟演练,把所有可能出现漏洞的地方一一修正,之后才动的手。

街道监控没有捕捉到凶手进出的路线,一场大雨把现场所有的细微痕迹全部冲刷殆尽。而且,案件事发的地段本身就是老城区的拆迁区,能搬走的住户都搬走了,就剩下几个钉子户,没有任何目击者。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案子一个星期竟然就侦破了。

“厉害了。”我冲着罗刚翘了翘大拇指:“这么短的时间,就能侦破这种案子。”

罗刚笑了笑,没说话,喝啤酒吃菜。他这个人,我还是熟悉的,我发现他吃菜的时候,咀嚼的速度很慢,这是他的一个习惯,说明他正在思考什么问题。

“没什么厉害的,我们的本职工作而已,案子破了,也只是工作做到了位。”罗刚抬起头,说道:“这个案子,是先找到的作案凶器,作案凶器找到,围绕着这个点,后面就比较顺利。”

我一听就感觉有点纳闷,按照这个凶犯的智商以及思维的缜密,他不可能不知道作案凶器被找到之后的严重性,能把所有的细节都处理的那么完美,作案凶器难道就不能妥善的隐藏?

“找出关键线索的,不是我们队里的人,是个民间人士。”罗刚露出一丝笑容,但笑容却显得有点复杂:“关键线索,是他推敲出来的。”

“民间人士?”

“你应该知道北环路烂尾楼藏尸案,还有六二六碎尸案吧。这都是侦破难度很大的案子,关键的线索,就是这个民间人士提供的。”

罗刚说的两个案子,作为本地人,我肯定知道。两个案子都是近五年内发生的恶性案件,当时都出示了悬赏通告。

我不是罗刚他们系统的人,我自然不可能知道案件侦破的始末。

那个提供线索的民间人士,叫赵显民,某物流公司的员工,看上去就是个很普通的人。当时北环路烂尾楼藏尸案在广泛征集线索的时候,赵显民根据协查通报上的简单案情,再加上自己到案发地点勘察,最后跟警方提出了自己的推理结果。

他的思维角度跟正常人不一样,跟专业的刑侦人员也不一样,非常刁钻,尤其是他的推导过程,让人感觉匪夷所思,糊里糊涂。

但当时这个案子带来的压力特别大,什么办法都要试一试。结果出乎意料,赵显民推理出的线索,成为破案的关键节点,就是根据他提供的线索,最终顺利的抓获了犯罪嫌疑人。

协查通报里面有明确的奖金,因为赵显民提供了抓获犯罪嫌疑人的间接证据,所以拿到了三万块钱奖金。

六二六碎尸案,同样是赵显民推导的线索。这个案子就更神了,赵显民推导出来的线索,后来一条一条被印证,精准程度令人咋舌。

因为这两个案子,警方的一些人对赵显民印象很深刻。

这一次的五一六雨夜凶杀案,赵显民又提出了自己的论证。他的论证看上去有点无厘头,赵显民说,因为协查通报里的案情非常的简单,他无法从几个点同时入手,只能根据一个假设论点进行推导。

最后的结果,竟然还是那么靠谱,作案凶器率先被找到,根据凶器,又抓获了嫌疑人。

“这人的确很牛,估计智商很高。”

“智商高不高,没人知道,我看他,就是个很普通的人。”罗刚顿了顿,接着说道:“我甚至有点怀疑。”

这种怀疑,不仅罗刚有,他的同事和前辈都有。因为赵显民提供的推导结果识准确的,但推导过程一团乱麻,就像一个精神病人的思维一样,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打个比方,赵显民知道一加一的答案是二,但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这中间的演算过程,他说不清楚。

前后三个案子,甚至让罗刚怀疑,赵显民就是同案犯,如果不是同案犯,不可能把案发的细节都推导的那么详细和准确。

不过,罗刚的怀疑被相关部门否定了,赵显民的生活很正常,平凡而且平淡,三个案子案发时,他都没有作案时间,而且,他跟受害人,凶手,从无任何瓜葛。

听着罗刚的讲述,我就对这个赵显民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

“我相信我的感觉。”罗显很认真的说道:“这个人身上,有鬼。”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