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情妒妇 第1章 痴情妒妇

作者:永井荷风 分类: 更新时间:2024-04-11 00:40:54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在宋朝东京开封府有一甜水巷,甜水巷的娼妓们接了一波又一波的客人。在她们眼里,那富贵子弟,闲雅文人,身居高位的官老爷,都是她们的裙下之财。

“小翠,你家姑娘还没起床吗?现在都什么时辰了!李大官人都已经喝了一杯茶了,赶紧去叫你家姑娘起来梳洗,准备接待客人!什么事情都要我操心,我还怎么赚钱呀!“岳妈妈大声斥责道。小翠被岳妈妈的大嗓门吵得快要聋了,她急忙捂住耳朵,快步朝着甜水巷二楼的深处跑去。

““姑娘,你还是快些起床吧,楼下那位李大官人已经等了很久了。“岳妈妈的大嗓门差点让我耳朵震聋。“陶木英打着哈欠,从精致的榉木雕花架床上起身。她整理了一下思绪,然后赶紧开始梳洗打扮。片刻之后,一位美丽动人、风情万种的美人出现在镜子里。她下楼开门,看到李大官人正焦急地等待着。

“李大官人,今天怎么这么早就来了?我还没睡醒呢~“李大官人看着陶木英脸上嗔怒又害羞的表情,笑着回答:“好姑娘,今天我家里人出门了,我又找不到其他地方去,就来这里讨杯茶喝~”他轻轻抚摸着陶木英那如青笋般鲜嫩的双手,然后把她一揽入怀,带着她走向房间,关上房门,开始共度良宵。

帐幔飘逸,香韵四溢,锦被翻滚,二人共度美好时光。事情结束后,李大官人整理好衣物,匆匆下楼。

提及这位李大官人,他是东京开封府的人士,家中有一位极其善妒的妻子孔氏。孔氏的嫉妒心导致了前年李大官人娶的一位年轻貌美的小妾投井自尽。小妾的娘家人为此事闹到官府,但李大官人认为这是家事,不必张扬,于是暗中送给县官一些银两,此事便得以私了。小妾的娘家人拿到银两后不再追究,从此李大官人便不再娶小妾。

他的狐朋狗友劝他,不如休了这位善妒的孔氏。但李大官人并不以为然,虽然孔氏的确善妒,但他担心休妻后,孔氏在朝为官的哥哥会对他纠缠不休。因此,虽然有心摆脱家中束缚,但他却不敢贸然行动。于是,他私下里找到了这个能让他暂时忘却家中烦恼的地方——甜水巷,来缓解他的惧内之苦。

接近立秋,孔氏端着一碗红枣银耳羹,一勺一勺地慢慢搅动。她问:“庆三,最近我丈夫都干了些什么?”庆三吓得战战兢兢地回答:“夫人,最近老爷除了处理公事,其他时间都在府中。”孔氏见他紧张的神情,知道他在说谎,于是将手中的红枣银耳羹朝他砸去。

“老爷在外,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或者人吗?”庆三看着身上满是红枣银耳羹的汤汤水水,担心孔氏会秋后算账,连忙跪拜道:“夫人,不是我故意隐瞒,而是老爷吩咐我们不能透露半个字。我们做下人的也不敢违背。实际上,老爷最近三个月都在城东的甜水巷与那娼妓陶木英交往。他都是在处理完公事后,闲暇时去的。他还会趁您不在家的时候,偷偷去那里。”

孔氏原本想压制住怒火,但终究还是忍不住,一旁的花盆成了出气筒。“砰——啪——”花盆碎片四溅,孔氏怒目而视:“他在家养个小妾也就算了,死了也就算了,现在还偷偷摸摸地去那种腌臜不堪的地方寻欢作乐!”见到孔氏发怒,庆三不敢抬头看。半个时辰里,屋子里都是东西破碎的声音。地上满是花瓶、碟碗、瓷器的碎片,下人们却不敢过来清理,只能默默地低头站在一旁。

中午饭也不吃,她僵硬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下人们见状,赶紧去通知李大官人。李大官人回到府里,发现事情已经暴露,只能低头认错。李大官人哭丧着脸,鼻涕眼泪一起流:“夫人,我错了,我不该去甜水巷,男人嘛,你得体谅一下!”

孔氏听到丈夫的声音,没有好脸色地说:“我体谅你,你前年娶了个小妾,她跳井死了,我还帮你处理善后。你倒好,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跑到那种腌臜的地方去逍遥快活了。”李大官人想说些什么,但又止住了,心里盘算着,现在生气还没消,只能先出门处理公事了。

次日,李大官人与他的狐朋狗友在泰兴酒楼喝酒。他想要倾诉心中的苦闷,狐朋狗友见他满脸忧愁,便劝他,解忧唯有杜康。喝了几杯酒后,他觉得心里依然空虚,于是告别狐朋狗友,微醺地走进甜水巷。

岳妈妈看到常客到来,喜笑颜开。她示意小翠带微醺的李大官人去陶木英的房间。房内嬉笑声不断,就在李大官人准备与陶木英共度春宵时,孔氏突然踢门而入。她看到两人衣衫不整,陶木英下半身裙子已经褪下,而自家官人还跃跃欲试。

孔氏怒目圆睁,叫道:“你这个贱货,千人骑万人糟践的,还敢勾引我丈夫!看我怎么收拾你!”她一把抓住陶木英的胳膊,扯她的发髻。陶木英虽是女子,但也有些力气,找准时机往孔氏胳膊一掐。于是,二人厮打在一起,场面混乱不堪。

小翠见状,赶紧上前劝架。没想到,这变成了三人厮打。李大官人本来想拉架,但却无从下手。就在此时,陶木英突然双眼紧闭,口吐鲜血,胸前插了一把匕首。

小翠哭泣着喊道:“姑娘,你醒醒,你醒醒啊~”她从未经历过如此场面,抱着陶木英痛哭。孔氏趁机逃离,而李大官人则像个傻子一样,瘫坐在地上。

等到岳妈妈上楼查看时,她惊呼:“这是遭了什么孽啊,好好的姑娘怎么就死了,我的摇钱树就这样没了。李大官人,你刚才还在跟姑娘好好地说话,怎么她就突然死了,出了人命,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走,我们去衙门。”岳妈妈叫上几个打手,小翠和李大官人,一起去县衙。

县衙老爷上了公堂,问及何事击鼓,甜水巷出了一桩人命案子。县官大老爷询问岳妈妈事情的经过,岳妈妈哭诉道:“我经营着甜水巷,今早开门做生意,只见一妇人进入我甜水巷,后来我听到房中有哭声,就上楼查看。只见我姑娘倒在地上,胸口插着匕首。旁边还瘫坐着李大官人。”

县官大老爷命仵作检查陶木英的尸体,仵作勘察完毕:“回禀老爷,此姑娘系人为他杀,凶器为这把带血的匕首。”县官老爷看着匕首,上面沾满了血迹,他质问李大官人:“李大官人,你对此有何解释?在场的就你,小翠,还有没有其他人?”

李大官人被吓得说不出话来,县官老爷让人用冷水喷他一脸,顷刻之间,李大官人清醒了许多,他解释道:“大人,我不是凶手,我在县衙做事,怎会犯法杀人。死者陶木英是我在甜水巷遇到的姑娘,我们相处融洽。小翠可以作证,至于其他人,我当时吓傻了,也不记得。”

县官大老爷又询问小翠:“小翠,李大官人所说的是实话吗?你也在现场,你如何自证清白?”小翠跪倒在地:“县官大老爷,小翠不敢撒谎,奴婢是姑娘的使唤丫鬟,当时的情况,我进房中,看见一妇人与我家姑娘扭打在一块,我上前阻拦。没想到我们三人扭打起来,李大官人早已吓傻瘫坐在地,匕首突然插进我家姑娘胸膛,我试图挡住,但为时已晚,姑娘气绝当场。”

县官老爷捋了捋胡须,站起来在公堂前走了一圈,问道:“那名妇人是谁?为什么要杀害你家姑娘?”小翠昂首挺胸地说:“小翠不知道那名妇人是谁,她从未见过,跟我们家姑娘不相识。”县官老爷示意暂时停堂,好好捋一捋思绪。

在后面的堂审中,书记呈上当堂供词,县官老爷一一查看。他对书记说:“你看这案子的凶手是谁?”书记微笑道:“老爷,李大官人在衙内办事,总得留些后手。他去甜水巷风流快活时,他家那妒妇可能知晓,也未可知。”

书记又说道:“小翠说李大官人当时傻了,没有动机,那凶手自然是那妒妇无疑。这案子先搁置几天,派人乔装打扮去探访。持凶器杀人必定会有血衣。”

三日后,李大官人的府中来了一位媒婆,她是乔装打扮的女衙役。她先跟妒妇客套了几句,然后说府中出事是人丁不旺,劝慰主家多纳小妾,来年生个大胖小子好继承家业。但妒妇表面客气,心里暗暗叫骂这媒婆多管闲事。

媒婆趁出恭之际,偷偷摸进里间,查找一番,均无结果。后来到一后花园,见一隆起的泥土是新翻的,比较怪异。她找来铁锹挖掘,发现一包裹,打开一角一看,便是血衣无疑。她四下仔细查看一眼,把新翻的泥土弄好之后,假意去厨房拿鸡蛋稻草做掩盖,临走前丢下一句话:“夫人,我看你家杨柳树旁的鸡窝里有几个鸡蛋,便拿了几个回家补补身子。说媒的钱,我就不要了。”

孔氏假意微笑地道:“婆子,想吃就拿些回家。”并示意仆人送她出府关门。

次日,县官老爷升堂断案,命衙役迅速捉拿犯人孔氏。孔氏一见衙役上门锁人,心中自然明白,逃不过的始终逃不过。

在大堂前,县官老爷一拍惊堂木,两班衙役齐声喊:“威武!”县官老爷大声喝道:“大胆民妇孔氏,杀人潜逃,证物血衣在此,快快招来!”

那孔氏见众人目光都投向自己,见证物在此,人证也在此,无从抵赖。她说道:“大人,我是杀了人,但也是为情所困。我嫁给李大官人四五年,感情很好,但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大人,自古以来,女子都向往一人一世,一双人。”

县官大人叹息道:“杀人偿命,律法条条,虽你情有可原,但也要遵纪守法。来人,把她押进死牢。退堂!”两班衙役又齐声喊:“威武!”众人散去。

一夜间月明星稀,李大官人秘会县官老爷,说道:“妒妇已除,在下谢过县官大人!”李大官人上前一拜。县官老爷忙扶手道:“她娘家哥哥,书信一封于我,看样子是恳求我,把这个案子从轻处理。你和孔氏也是夫妻一场,她走到现如今的地步,难道作为丈夫的你,没有一点责任吗?”

李大官人面带羞愧却一言不发。县官老爷仰望星空,拂须凝神道:“这世间的女子往往越是痴情,心眼子就越是狭隘,她爱你至深,你却想要摆脱她。可见你也是个无情之人。”夜风拂面,县官老爷离去,独留李大官人在原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