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不要说柳川平助对登陆杭州湾一事感到焦躁,李国魁本人也感到了无比的焦躁。

一开始顾虑掌握不了部队,李伯蛟答应合作,他又开始担心李伯蛟这一旅的土匪武装乌合之众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

令他意外连连的是,李伯蛟的187旅,情况却比他想的好上不少!

首先就体现在人员上,正常情况下,国民党欺上瞒下,大吃空饷简直是常规操作。63师这种土匪招安起家的部队,最初何健也就给了他们三旅六团的乙等师编制,按照李国魁的经验,这样的乙等师,下面能有三分之二实额也就是五、六千的兵员已经算是陈光中良心不坏,治军有方了。

可在李伯蛟旅部一看,李伯蛟旅居然下辖了三个满编团,花名册上四千多号人马李伯蛟如臂使指,控制的非常严谨,各团各营之内的军官要么都是同乡同族,要么就是和师长旅长一起喝过血酒,拜过把子的。

当然,李伯蛟也不会告诉李国魁整个63师里当时和陈师长在邵阳朝阳寺结义,号称“朝阳五百兄弟”,目下这些兄弟也只剩了一百多人而已,死去的三百多号人里,除了这么多年打仗阵亡的,一多半其实是陈光中自己弄死的!

最让李国魁没有想到的事实就是:63师的装备居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差!

根据李国魁回忆,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上,甚至出现过一些部队和日军作战一触即溃,整师整团的人马被日军一个侦察小队倒追下来的奇葩场景。这个除了国军腐败,士兵缺乏理想以外,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国军有些二流三流部队的装备实在太差了。

李国魁自己就亲眼见过,像整补到88师的湖北保安团,普通士兵拿着的都是老龄化严重的步枪,连排严重缺乏自动火力,营团严重缺乏重火力!

这些二三流部队,往往一个连就三挺轻机枪,一个营凑不出六挺重机枪,整个师没有一门身管火炮,到团那一级才有几门迫击炮。

就说八路军的三个师吧,刚组建时就穷得如此稀碎!八路军的第一个身管火炮连,第一门身管火炮还要等1938年1月才偷偷摸摸从滹沱河里捞出来,那还是拣得晋军阎老西的东西。

可是陈光中的63师,或者说63师的基本部队187旅,却明显是一个富得流油的样子,如果不是乙等部队配不起钢盔的这种明显的特征,李国魁几乎要错觉这是一个德械师主力旅的翻版了!

先说轻机枪,中国军队普遍喜欢ZB26捷克式,187旅下面每个排有三挺,做到了和88师基层连排一致。

令李国魁真正吃惊的是重机枪,187旅除了每个连都有一挺卅节式重机枪外,在每个营更是都编有一个重机枪连,一个迫击炮连,营部直辖能指挥到的重机枪就有6挺,在自动火力这一块,这63师下面一个营已经能和日本人的中队并驾齐驱了!

再看看李伯蛟的特务连,其装备更是让李国魁吃惊不小,李素真带的人负责旅部警卫,挎的是两只驳壳枪,而且他们用的并不是常见的毛瑟匣子炮,反而是更为精良原产西班牙的阿斯特拉M900,M902型驳壳枪!

这两把被称为旁开门以及大肚长苗快慢机的驳壳枪绝对不是随意搭配的。两种手枪可以交替射击,形成不亚于冲锋枪的压制火力。可见187旅特务连这么带枪是长时间在实战中检验出来的最舒心结果。

特务连除了李素真这些常年做警卫的,还有一个人手拿着花机关,挎着弯刃苗刀的敢死排,这群人都是十年以上的悍匪老兵,打起仗来专门被陈光中和李伯蛟留着在关键时刻打冲锋。

可能唯一稍显不足的就是,李伯蛟部这些装备很明显有仿造的风格,看着和原厂货总有细微的差别。

李国魁看到每挺机关枪的尾部都刻着这样的字:“师长陈光中谕,你拿着这杆枪,要努力剿除匪患,平定内乱,抗御外侮,以尽卫国保民的天职。”

看到这种土皇帝风格的上谕,李国魁差点儿被呛到喷饭,他非常好奇的悄悄问过李素真这呆鸟,方才知道按照常理的话,63师确实应该和李国魁见识过的那些国军地方二三流部队的装备水平差不多:陈光中的顶头上司何健顾虑其再次拖枪上山为匪,经常采用卡军饷以及不给他发军械的办法,以限制63师的壮大。

没想到陈光中虽然残忍凶悍,却是正经读过不少书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他找到了一批在汉阳兵工厂工作的工程师和工人,半绑架半收买,硬是自己在邵阳乡下成立了一个兵工厂!你还别说,陈光中的这个兵工厂办的水准不低,从毛瑟步枪驳壳枪,到轻机枪重机枪,产品线一应俱全,甚至还仿造了不少花机关和中小口径的迫击炮。

除了依然没有身管火炮外,李国魁简直已经不能要求的太多。

看看李伯蛟手下这些常年浸淫在苏区进剿一线的骄兵悍将,李国魁也知道就算李伯蛟让自己直接去指挥,他也根本指挥不动,自己没那个能力,所以他和李伯蛟快速达成了共识:

海岸线的守备整体上还是由李伯蛟来负责。

李国魁负责的部分是战术方案的设计与支持,再就是针对日本人防御1战经验的传授。

李国魁设计的方案并不复杂!

对于各连各排来说,仍然是深挖工事防日本人的炮,阵地防御以机枪为核心,重点打击日本人的攻击队形,增加预设阵地,让火力点灵活机动起来,不要给日军反击留太多时间。

诚然,这种滩涂沼泽泥泞地形根本不适合构筑坚固阵地,可是想想日本人要从海上下船再一路淌水上岸,再进入泥泞和63师缠斗!

李国魁这么一解释,李伯蛟自上至下的官兵似乎是恍然大悟一般,觉得日本人要在我们爷们儿眼皮子底下登陆,似乎也没有那么多容易!

对于防守经验,李国魁传授主要的核心就是反登陆时一定要依托坚固阵地,不要轻易暴露在日寇的火力之下,只要让日本人从海里到岸上举步维艰,则必然能够给与敌重大杀伤!

从李伯蛟整旅来说,那就是一定要保障各连与营团旅之间能够使用野战电话联络,保留一定的反冲击能力集中攻击敌人先期登陆的部队,不让敌人迅速成建制上陆对我军防线进行迂回包夹。

按照李国魁的要求,李伯蛟痛快的把李素真这个特务连统一交给李国魁指挥,还给他们加强了一个迫击炮连。最难能可贵的是,李伯蛟认同了李国魁的设想,把187旅乃至63师全部的汽车都搜刮到了一起,让李国魁带的这些人有了摩托化行军的能力。

日军之所以要选择在金山卫这一带登陆,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在特高课搜集的情报里看到了:在登陆之后,只要能克服十几公里的泥泞滩涂,就会有路况还不错的路网。

这个情报,已经被李国魁证实确实如此了,在来李伯蛟这里之前,他先让顾老爷子派的门徒兼司机带着他们一卡车人在整个第八集团军防区内转了一圈。

乱七八糟各种调出兵力的命令,各处军营的防范意识都很松懈,除了这些以外给李国魁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这个年代江浙沪就已经有这么好的道路条件了!那经济,民生,工业水平居然还是发展得如此,真不知道要怪谁!

做了初步的迎敌准备后,李国魁带着人马坐着汽车开始在整个防线上东颠西跑起来,哪里是紧要要冲,如何进行最有效的支援,各种方案在李国魁的脑海里也开始更加细化起来。

种种思前想后的顾虑,也开始逐渐形成压力,压得李国魁喘不过气来。

既怕日本人不来,又担心日本人来得太早准备不周全,更担心陈光中突然杀回来或者上级对63师又有什么新指示。

“反正,我能准备的也就这么多了,别管仓促不仓促,只有日本人撞上来打打看,才知道实际效果啊!”

不过李国魁并不禁止187旅的这群老土匪们在确定基本的防御思路后广开诸葛亮会,这些来自湘西老林子里天生狠辣的战士们,很快就想到了不少也许有用,也许没用各种对付日本人的小花招。

等11月3日稍晚时分,李国魁再度陪着李伯蛟视察海防的时候,两个人都是大吃了一惊。

李伯蛟吃惊的是,一天前还没什么精神,对与日本人作战战意不坚的这些老伙计们居然跟吃了枪药一样精神焕发,除了工事都有所加固外,每个人都有了不少对付日本人的新安排,新布置。

让李国魁目瞪口呆的是:虽然187旅给日本人准备的“小礼物”有些过于儿戏,可有些,那就搞不好会弄出什么逆天的事情了。

日本人啊,你们可真的要快点儿来体验一下湘西老哥们这突然爆发出的各种热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