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陈逸群驾驶的卡车打头,187旅特务连的车队飞速奔驰在前往拓林的直道上。这两天李国魁并没有让特务连闲着,而是让李素真带着他们重点演练了摩托化行军与摩托化展开。

李国魁深知短短两三天,不可能做到后世机械化步兵那样可以随时下车战斗,随时上车突击的程度。不过既然成立了一支摩托化部队,那就应该把机动能力和快速打击能力练一练,要不怎么对得起李伯蛟给他们搜刮来的汽油?

说是快速打击,其实两天内能练的也就是快速登卡车,快速下卡车这几个简单的战术动作、不过李国魁知道有的时候一些细节,就能让这支摩托化部队的战斗效能提升一个台阶。

李素真今晚早就耐不住了,前线打的那么热闹,他闭着眼睛都能想象到自己操着一挺机枪在海岸上扫射小鬼子那该是一件多么美的事。再不济让他随便用什么长短枪打打像靶子一样的小鬼子也好啊。

李素真有一手“抬手灭灯”的绝活。

那是当初和旅长、师长一起勒索地主围子时练出来的!每次去和那些土财主们谈条件,无论地主家的土围子多么高大坚固。李素真在下面抬手一枪往往就能打落对方在黑夜里挑起的灯笼,这一手往往让对面看家护院的吓到集体破防。对地主老财们的威慑力极强,谁看了他这么神准的枪法不是乖乖交钱交粮?

后来陈光中和李伯蛟都受了“招安”成了国军,地主家的灯笼是不用打了,不过李素真每每在兄弟们面前显露这招依然能博得满堂彩!

“就是不知道和这个雷秉胜的飞刀比起来谁更准!”雷秉胜的飞刀这几天确实叫李素真和特务连的兄弟们都感到佩服万分,总感觉这家伙手一扬,飞刀就已经钉在他瞄的地方上了。

令李素真惊讶的是,现在的雷秉胜居然背了一支长枪,不晓得这个看上去异常沉稳的青帮红棍此时是不是也和李素真一样渴望着对日本人的杀戮。

李素真盼着上阵杀敌的焦躁神态全部落在李国魁眼里,不过李国魁现在也不确定到哪里能打上鬼子。

一路上沉思的他其实一直在进行心算:自己最后关头取得的情报没有错!日军必然是在漫长的登陆地域同时发动的登陆作战。

那为什么中路和右路抢滩的小鬼子都露了面也被按在了滩头上,左翼这边一直没有什么激烈的战斗呢?374团必然漏过了什么!

如果是已经有一个大队的鬼子在这边登陆并且逐渐建立桥头堡的话,那可就太糟了!

“不如开个诸葛亮会?”李国魁想到这里,连忙问陈逸群,部队行进到什么位置了。

四周一片黑,是片开阔的平地。但是陈逸群这种老司机只是凭着脑子里的路书就做出了大致的判断:“李上尉,咱们现在应该是快到阙里了。”

不仅这一带的路书已经被陈逸群记在了脑子里,他作为一个外人居然记下了这一带的布防图,他接着介绍了下附近的情况:“374团二营和三营的防区就是以阙里镇为界线的,阙里镇上还有一支自警队驻扎着,领头的兄弟我认识,他们大概有二三十号人马吧,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也收到了陶铮兄弟的命令今晚在这一带不断的巡逻。”

李国魁点点头,让陈逸群先停车,等整个车队停下来后,李素真把特务连还有迫击炮连的所有的连排军官都叫到了一起,包括雷秉胜,陈逸群,甚至还有解天佑。

他们十几个人聚在一起,打算简单讨论下现在的状况。

李国魁首先说明了他的顾虑:“敌人从海上进发,到目前快要到4点了,再怎么慢,再怎么耽搁,在我们防线左翼登陆的部队应该也到达了岸边才对!可为什么374团只上报了零星交火?自警团和别动队也没有发现敌人秘密登岸?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想到什么,不妨都说一说!”

“是啊,小鬼子不可能只在一边送死,为什么374团没有和小鬼子激烈交火呢?”李素真一直跟在旅长身边,各路来的电报电话他一清二楚,李国魁从这个角度切入,李素真也立刻明白了事情的不对劲。

“金山嘴!”与187旅一群山民所不同,雷秉胜还是对杭州湾一带的水文稍有些了解,故而他言简意赅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金山嘴那一带的海床起伏大,小鬼子的船到了岸边,却发现水比想象的深得多!所以他们下船不利索,根本没法按照原定计划准时登岸。”

为了证实自己说的,雷秉胜又添加了证据:“而他们能够抢滩的大发艇,374团已经报告都击退了。”

“对对对,所以他们迟迟不登陆,其实是在这黑天大雾里瞎摸,想找到水浅又没有部队防守的地方!”

陈逸群立刻附和了雷秉胜的看法。63师的人听了半天也不甚了然,什么海床,什么潮水深浅,他们完全不懂,而且他们早就习惯了上峰发号施令,一言九鼎,诸葛亮会这种畅所欲言的东西,他们有些不适应。故而听雷陈二人说完,他们只能面面相觑,一心等待李国魁的安排。

李国魁在心里又掐算了一下,发现雷秉胜的看法确实是存在可能性的。

由于没有任何接应,日军在这一侧的登陆部队确实是因为水深的原因无法在预定地域下船,所以现在建制散乱,正在找寻可以登陆的浅滩,或者说,有那么些运气好的小鬼子,已经漏了进来。

这个时候解天佑有些发怯又有些激动的开口了:“我们可以试试程蔚光大叔的办法,在海边燃起篝火伪装成鬼子的联络信号,把周边的鬼子都骗过来!”本来解天佑在这么多陌生长官前是不敢说话的,不过他知道李国魁一向鼓励基层士兵参与战术讨论,于是就把自己心中想到的一股脑的都说出来。

“对,就这么干!”

“好好好,骗死这帮龟孙!”

作为中国人,天性上总喜欢这些事半功倍的计谋,所以中国的武庙里,一多半都是智将,单纯的莽夫

并不受欢迎。解天佑这么一说,大家都觉得值得一试,至少听说375团那边试过之后效果,相当不错.

李国魁想了想,觉得确实可以这样安排,因此立刻一番如此这般,就把举火埋伏的计策定了下来,战术细节方面,63师的基层军官们已经头脑风暴出来好几个不错的点子。

事不宜迟,大家兴冲冲去准备,李伯蛟旅长还等着他们完成对这一带的清剿回去复命。

就在诸葛亮会要散的时候,迫击炮连的耿连长突然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李国魁听完后大吃一惊,连冷汗都下来了,因为他意识到:可能这个问题,才是左翼目前没有报告敌人大规模登陆的真正关窍之所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