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掘墓人 第82章 癞蛤蟆爬脚背不咬人却膈应人

作者:猫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4 14:03:52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立刻升级!”面对着系统的询问,李弘毫不犹豫地按下了确认升级按钮。

一道显眼的进度条立刻出现在他眼前,并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前进。

这次升级的速度跟以往需要整整一天不同,进展的速度非常的快。看着飞快前行的进度条,李弘估计两个时辰之内应该就能完成升级。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升级的速度突然提升了这么多?

李弘想了一会,没有想明白,索性不再去想。

毕竟这对自己来说是件好事。

在等待系统升级的时候,李弘也并没有枯坐干等,而是一边等待一边处理事务。

他首先让人将杜峰叫了过来,询问永州营招募兵员的情况。

杜峰到来的时候看起来风尘仆仆的,神色有点疲惫,但是精神却显得很亢奋。

“老杜,看你的样子,似乎很忙啊。”李弘笑着问道。

虽然李弘表现的很是平易近人,但是杜峰作为一名降将,在李弘面前丝毫不敢表现出不敬来,而是一丝不苟地行礼之后这才回答道:

“禀告大帅,这几日的确比较忙。自从上次大帅金口玉言发布了招兵令之后,这几天来报名应征的人络绎不绝,末将从衙门里面借了十名书吏帮忙登记,都快有些忙不过来了。”

李弘笑道:“没想到永州百姓保卫家园的热情这么高啊。那现在报名的人有多少,符合标准的又有多少?你要记住,虽然本帅对永州营暂时的定位是守备军,但是守备军不代表就不是精锐。永州营作为守备军序列之中的第一支部队,本帅是打算将其打造成一个标杆榜样的。所以,在选拔上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去做,宁缺毋滥。”

看着李弘严肃起来的表情,杜峰郑重道:“大帅请放心,末将一定严格按照大帅制定的标准去挑选兵员。”

“这几日总共来应征的人数大概在三千五百人左右,不过初步筛选之后,符合标准的也就一千余人。末将在想,是不是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多贴几张招募告示,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招兵的事情,这样也能更快的招满三千人。”

李弘沉吟了片刻后道:“既然是永州营,那包含的范围就是整个永州府,而不能只局限于永州城。这样吧,永州城,本帅给你一千人的名额。剩下的两千人,从下面各州县去招募。你也不用等到全部招齐之后再开始训练,可以先把永州城这边的一千人招满,把架子先搭起来。”

这年头人的乡土观念非常的重,如果永州营全部在永州城招募的话,那以后打仗的时候这些人可能就会私心过重,不利于指挥。

所以李弘必须从一开始就杜绝这种一家独大的现象发生,在各县都招募一定数量的兵员。

到时候再将他们打乱混编,尽量去消弭这种狭隘的本土观念。

“末将明白,谨遵大帅吩咐。”杜峰躬身领命。

李弘点点头,又询问了一番永州营的营地建设的情况。

永州营的营地就在原来的永州绿营的原址上建设,但是原来的营地只能容纳几百人,而且建造也比较简陋,所以李弘又派人给扩建改造了一番。

有了工程营的加入,现在的扩建改造工程已经进入了尾声,营房,校场,大食堂乃至茅厕浴池武库等一应俱全。

而且还在军营外围筑起了一道高约五米左右的围墙,外面挖掘了壕沟,设置了陷阱,还建造了不少的瞭望塔和箭塔等防御措施。

永州营位于永州城外东北方向,距离城池大概在三里左右,正好跟城池形成掎角之势。

若是有敌人来犯,则可以互为支援。

李弘是打算将这座军营建造成一个永久型的小型要塞的,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军营。

在可以预见的不久的将来,永州城很有可能会迎来清军激烈的反扑,未雨绸缪还是很有必要的。

接下来,李弘又跟杜峰交代了一些自己关于训练士兵和日常管理的一些想法,主要的意思就是永州营建立之后,杜峰一定要抛弃那些以前的带兵旧思想旧习惯,不能随意虐待士兵,不能克扣军饷,不能克扣士兵伙食等等。

李弘是将丑话说到前面,也不怕杜峰脸面上过不去。

如果现在不说,到时候再拿这些事来处置杜峰,那才是对他最大的不信任。

杜峰现在也明白了这位大帅的风格,倒也没有多少抵触心理。

毕竟李弘对他也算是足够信重了,不仅让他从管着五百人的小小守备一跃成了统领三千人的一营指挥使,还派人将他的妻儿从长沙府秘密接了过来,还给他在城中赏赐了一座宅邸,还有许多金银财物。

所以他现在最真实的想法就是好好为李大帅效忠,甚至没有人比他更希望李大帅能够造反成功了。

毕竟他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

杜峰离开之后,李弘又将刘存义叫了过来。

“上次挑动百姓,暗中怂恿的那些人查的怎么样了?”李弘看着刘存义问道。

刘存义急忙道:“大帅,已经查清了。本来属下打算等大帅从祁阳回来之后就禀告此事的,只是大帅这几日事务繁忙,属下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这是调查的结果,请大帅过目!”

李弘接过刘存义呈上来的几张纸,匆匆浏览了一遍之后扔到了桌上,冷笑道:“看来本帅还是杀的人不够多啊。这些人到了现在还贼心不死,跟阴沟里的老鼠一样上蹿下跳的。他们以为这样就能对本帅构成威胁了?真是癞蛤蟆爬脚背,不咬人却膈应人。”

原来上次躲在人群之中挑拨怂恿百姓们围攻官差,甚至还打算冲击衙门的人除了一少部分是一些想要浑水摸鱼的青皮混混之外,大多数都是那些本地乡绅大户们的人。

而这些人基本上都在签署反清盟约的名单之中。

其中就包括之前第一个主动向李弘臣服,愿意签署反清盟约还捐献银子的王记绸缎庄的东家王胖子。

当然,王胖子真名叫做王德强。

对于此人出现在名单上,李弘多少是有些意外的。

毕竟此人当时表现的很积极,自己还给了他一个垄断永州府丝绸生意的承诺。

所以他想到了任何人,却没有想到这个王胖子,因为此人给自己的印象一直都是那种见风使舵,胆小怕事的人,没想到却在背后做出这种事情。

李弘看着刘存义问道:“你这个调查结果准确吗?”

刘存义明白李弘是在问王胖子的事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了另外一件事:“大帅,属下近日才得知,在大帅当初天香楼设宴的当晚,就是这个王胖子跑去跟林振南父子通风报信,说了天香楼发生的一切。此事从林平威口中得到了证实。”

李弘这才明白,果然是人不可貌相,王胖子是一个很擅长玩两面三刀的人。

“抓起来审一审,这个人有问题。”

沉吟片刻后李弘开口说道。

直觉告诉他,这个王胖子恐怕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至于其他人,该怎么做你心里有数,意外也好,被山贼劫杀也罢,总之,不能让本帅的反清联盟变成一个笑话。”

刘存义立刻会意,躬身道:“大帅放心,属下明白该怎么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