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我大汉代代贤君,各展其能!”】

【“太祖高皇帝的使命就是创立炎汉基业;孝文皇帝的使命就是休养生息,恢复国力;先帝的使命则是削藩国,除隐患”】

【“而如今,大汉交到了父皇手中,父皇能击败匈奴,扫清耻辱,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功了!”】

【听到小刘据的权威,武帝阴郁的快要滴出水的面色,终于有了一点点好转,是啊,之前他之所以如此骄傲,不正是因为他一雪前耻,武功赫赫吗?】

【小刘据拍打武帝的手停了下来,虽然不在武帝的视线之内,小刘据笔直的立正:“至于更多的事情,父皇做不到的,还有儿臣呢,大可以留给儿臣去做!”】

【“就算儿臣也有做不到的事,那还可以让父皇的孙儿辈去做!”】

【“父皇没听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吗?母后很小的时候就告诉过据儿啦!”】

【“王屋太行虽高,但愚公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就算神仙不来相助,难道就挖不完这小小的两座高山了吗?”】

【“父皇又还要担忧害怕什么呢?”】

【武帝转过身,将小刘据抱在怀里,破例的带着些感动,连忙眨巴了几下眼睛,把眼泪藏了回去】

【“据儿,朕为一国之主,天下之君,没想到,还要你来开导朕,”】

【小刘据骄傲的说到:“父皇既是天下人的帝王,也是据儿的父亲,能为自己的父亲分忧,得到父亲的认可,便是做儿子最大的荣幸!”】

【武帝旋即又恢复了愁容,颠了颠怀里的小刘据:“据儿你又长大了些啊!可你知道吗?其实父皇不是在为自己伤心”】

【“千秋功过,随便让后人评说好了,就算是骂名又如何,朕从不在乎!”】

【武帝悠悠叹息:‘朕唯独在乎的,便是这天下百姓,如果真因为朕的一厢情愿,而使百姓过上这样的苦日子,无需说父皇死后,现在,就要被不知多少人戳脊梁骨了!”】

【“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武帝望向远方,陷入沉默】

【小刘据听懂了武帝的心思,小手指向腮边,狡黠的追问:“那父皇,是不想再加收百姓的赋税了吗?”】

【武帝坚定的摇了摇头:“不了,朕不能再伤百姓的心了”随即又佯怒,一指点在小刘据的头上,“再说据儿你大费周章,让朕亲身经历这一番,不就是为了让朕说出这个答案吗?”】

【“这回,你可满意了吧?”】

【小刘据揉了揉额头,俏皮的吹捧起来武帝:“不愧是父皇,儿臣这点小心思,一下就被父皇看破了!”】

【原来从头到尾,这一番出行,都是小刘据为了阻止武帝增加赋税的计策,小刘据知道,只有以这种方式,才能勉强化解武帝心中赚钱的执念】

【武帝被小刘据耍了一番心思,也并不生气,只是问出了心底的疑惑:“父皇只是好奇,你明明也没有出过宫,为什么敢断定,百姓生活过的并不富庶呢?】

【“父皇,孩儿虽然没见识过,但孩儿懂自己”】

【“儿臣贵为太子,父皇贵为天子,已经是天下最富庶,最有余力的人了!可我们父子,都不曾帮助过一家一户百姓,更何谈那些远没有儿臣有实力的世家贵胄,更别说那些再次一级的豪商田主了呢?】

【“从上到下,没有人愿意对百姓伸出援手,反而还在想方设法,从百姓身上榨取价值”小刘据越讲,武帝就越发沉默】

【“父皇,如此下去,只会贫者愈贫,富者愈富”】

【小刘据用手指沾上些水,在桌子上比划起来】

【“孩儿之前闭关时,曾经大胆推算过,如果把天下之人分成十份,那其中八份应该都是百姓,而其余两份便是官员与富人”】

【“再将天下的财富分作十份,那其中八份都是被这两成富人拥有,其余八成百姓,也不过有着天下两份的财富而已”】

【“天下财富如此分配,民心必然积怨,如果父皇再火上浇油,让百姓连立锥之地都找不到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大危机啊!”】

【武帝面色严肃,显然他也相信,小刘据的话,恐怕并不是危言耸听】

【“可是...”武帝欲言又止】

【小刘据急忙补充:“儿臣知道父皇的心思,但谁说不对百姓增税,就没办法筹集军费,出击匈奴了?”】

【“哦?”小刘据的说到武帝心坎上,武帝的眼神一下子就亮了起来,“不增税?据儿你还能有别的办法?”】

【“父皇,刚刚儿臣已经说的清清楚楚了,天下最有钱的人,可不是百姓啊!”】

【“想富国家,又不想苛待百姓,必要对富人动手!”】

“这是个疯太子!”

“我大汉要亡国啦!”

天幕之下,无数富商豪绅,看到了小刘据的提议,一个个都义愤填膺,他们虽然富可敌国,但从来都是小心谨慎,这一次,怎么就被太子盯上了?

“怕什么?我们也是百姓,凭什么收我们的钱!”

“看来那太子之前,都是些小聪明,从我们富人手里弄钱,那可比从老虎口中拔牙还难呢!”

“太子师出无名,我们不必自乱阵脚”

“痴人说梦,看看他还有什么把戏?”

而天幕下的无数百姓,则是纷纷鼓掌雀跃,难掩激动的心情:

“太子说的太好了!我们辛辛苦苦,而那些富人却能坐享其成,这公平吗?”

“我辛苦耕作的田地,九成收成都被田主拿走了!”

“那大户雇了我作工,到现在都没有给我结过工钱呢!”

此刻最为安静的,反而是朝堂之上,武帝望着天幕中百姓的疾苦,无视了还跪在地上,抖成筛糠,自知大难临头的京兆尹。

他的一颗心思都放在了天幕上的小刘据身上,从富商手中收钱,这是何其艰难,让武帝都无比头疼的事情。

他何尝不知道那些人各个富得流油,只是像他们所说的一样,缺少理由和借口

天幕中的小刘据,又能拿出什么方案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