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848:敦煌 第82章 剪不清,理还乱

作者:马赛克的忧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5 14:13:38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在众人的起哄之下,郭定边被拖到篝火边,开始跟着老头的琴声跳起舞来。

虽然很努力,不过和战场上的英姿飒爽相比,他的舞姿就要笨拙了许多。

而仆固青牟则一直围绕在郭定边的周围翩翩起舞。

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眉目传情,一直捕捉着郭定边的目光。

两个人的舞姿逐渐协调起来,脸快要贴着脸。

众人开始吹起了口哨,打起了节拍,热闹无比。

只有一个人例外。

十三娘独自一人坐在角落平放着的枯树干上,看着起舞的两人,默默发呆。

似乎,这周围的喧嚣,都与她无关。

杨不平杨老头注意到了她。

他端着手中的马奶酒,缓缓走到了十三娘的身边,在她旁边的树干上坐下了。

他是看着十三娘长大的。

十三娘的心思,他能看得出来:

“丫头,有些事情,别憋着,憋着,难受。”

十三娘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写了一行字:

我不会说话。

写完,她便扔了树枝,一脸落寞。

“要不我替你说了吧。”杨不平看着不忍心,“这臭小子有点不知好歹。”

十三娘转过脸来,摇了摇头。

杨不平有些无奈。

他不知道丫头是习惯了沉默,还是心里拧巴。

男男女女的事情,说不清。

还是自己这样孑然一身好。

他站起身,将手中的那碗酒递给了十三娘,转身离开了。

那边一曲舞毕。

仆固青牟笑靥如花。

她刚准备开口表白,却见郭定边已经转身跑到了边上。

他去找酒了。

仆固青牟静静地站着,等着郭定边回来。

却看见郭大帅盛了一碗酒,一溜小跑跑到了一个年轻俊俏的军士身边。

那个军士好像是郭定边的贴身侍卫。

然后,郭大帅在他的身边坐了下来!

仆固青牟眯起了眼睛。

女人的直觉,让她觉得有些不对劲。

“怎么一个人坐在这?”

郭定边笑嘻嘻地举起了酒碗。

“一起来跳舞啊,我记得你舞跳的也不错啊。”

谁知十三娘连看都没看他一眼。

她一仰脖子干了自己碗中的马奶酒,随后便站起身走开了。

郭定边一脸懵。

认识这么久了,还第一次见十三娘这样。

之前两人都是无酒不欢的。

郭定边没搞懂。

他抬起头,发现仆固青牟也不知道去哪了。

不管了,喝酒,喝酒。

一夜无事。

第二天,仆固部族便拔营,赶着牛羊启程了。

他们没有走南天上那条小道,而是绕道走了东边,走柔远县。

柔远县在天山东山口。

在伊吾军将屯田之地改到甘露川之前,这里是伊吾军的驻所。

一路上沿着分布的绿洲建了不少烽燧,不过如今已然荒废,成了旅人和牧民休息和补给的场所。

十来天之后,郭定边一行人回到了伊州城。

王景翼看着浩浩荡荡的一队人,叹为观止。

郭大帅果非凡人。

不是说侦查吗?怎么还带了几百号人回来?还是回鹘人。

不过他很快发现事情没这么简单。

安置这些回鹘人的任务,落到了他的身上。

王景翼头有点大。

伊州绿洲本就没有太多牧场,这陡然增加了上百号人,压力很大。

“暂时的,暂时的。”郭定边打着哈哈,“用不了多久整个伊州都是我们的。”

对于郭定边的说法,王景翼存疑。

纳职回鹘还有一千多骑兵呢!

哪是说拿下就拿下的?

不过既然郭定边这么说了,该干的事情他还是得干。

郭定边派去瓜州报捷的人已经回来了。

沙州起义军从上到下都很震惊。

讨伐肃州的军队还没出发,伊州就已经拿下了。

那些瞧不起郭定边和豆卢军的世族代表都暂时性的闭了嘴。

脸皮再厚,优越感再强,此时也不好意思跳出来指手画脚了。

张议潮大喜,加封郭定边为豆卢军军使,伊州防御史,伊西行军兵马使,统领伊州所有州务。

虽然这些官职都不是大唐朝廷封的,不一定作数。

不过至少在名义上,郭定边现在已经是伊州之主了。

除了任命以外,同时送来的还有一批粮草,算是给继续招兵买马的本钱。

不过从信史的说法来看,这可能是最后一批了,后续应该没有了。

毕竟现在整个起义军的侧重点是为攻占肃州做准备。

郭定边修书一封,交给了信史。

大致意思是深知现在起义军艰难,粮草也不再强求了。

不过甘泉水兵工作坊那边的盔甲、弓弩、箭矢,该管够的还是得管够,实在不行原材料算他借的,后面再还。

至于他要的一些军政人员,也希望能够满足,别卡着。

信史带着这封信出发了。

一同出发的,还有在伊州阵亡将士的灵柩。

其中就包括那三个被挂在城墙上的踏白军斥候。

这些将士不应该被葬在他乡。

郭定边从吐蕃的战利品中抽出了不少作为抚恤金。

不能让豆卢军的家属们寒了心。

从伊州到瓜州的道路比较顺畅。

郭定边很快便等到了他要的人。

一个是王和清。

王家兄弟这次押宝算是押对了。

于是又举荐了一个族中挺有才能的人过来。

郭定边在大营见了他一面,聊了聊。

发现这个人很聪明,穿戴打扮言谈举止挺周正,事务处理也比较娴熟。

但在问及伊州问题的一些具体解决方案时,却让郭定边有些意外。

比如该如何解决城中粮食的问题。

王和清主张去抢。

既然纳职回鹘可以抢伊州,那伊州为什么不能抢他们?

是个人才。

关键是路子野。

想必这也是他在沙、瓜二州混得不行的原因之一。

不过郭定边喜欢。

另一个人便是一脸不开心的李道玄了。

他在沙州主管作坊司正混得风生水起,然后被通知调到这边来。

作坊司和甘泉水兵工作坊的肥缺归了阎大和和阎三。

两人听闻消息,喜笑颜开地将几十辆驼车装得满满的,包括郭定边要的强弩,恭送李道玄离开。

李道玄看着车上这些弩,心都在滴血。

这弩是他根据郭定边的要求和草图研制出来的,采用了多种材料复合,改良了内部的机械结构。

弩上没有箭槽,偏架在一边,靠脚上箭。

无论是射程、精度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为了搞出这弩,他李道玄不知花了多少时间,掉了多少头发,如今竟然便宜了那俩姓阎的。

“怎么,到我这不开心?”

郭定边走到李道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没办法,谁让你是我的知己呢,实难割舍啊。”

李道玄听的一个机灵:

“这哪能,郭兄,啊,不对,郭军使,额,郭大帅。”

“还是叫我郭兄吧。”

郭定边笑嘻嘻地递了一碗茶到他的手里。

就在此时,大营外突然有传令兵跑了进来:

“启禀郭帅,那回鹘人又来进犯城池了。”

郭定边一听,转向了李道玄:

“道玄啊,走,我们去看看伱新送过来的弩咋样。”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