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此子妖孽,断不可留 第30章 防治瘟疫之法

作者:东鸭西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04 04:05:40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元末明初,瘟疫横行。

一开始是因为天灾人祸,导致百姓逃荒。

加上官府的腐败,终于逼得那个统治了中原八十多年的外族王朝,如今只在北方苟延残喘。

战争带走了太多人的性命,导致关于瘟疫和饥荒仿佛不再成为时代的主角。

可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他知道全国各地,依然有各种疫情存在。

也许他们不会是史书上留名的大瘟疫,可也实实在在让地方上的百姓流离失所,影响生产。

在这个百废待兴的新王朝中,它们同样是影响朝廷运转的稳定。

老朱对待瘟疫的态度,和以前王朝的皇帝没什么不同。

该赈灾赈灾,该镇压镇压。

而且越是这种时候,宗教稳定人心的作用就越明显。

就如两年前的南京,张正常确实也帮朱元璋稳定了当时的民心,才有了他今日和朱元璋的“善缘”!

宗教,在天灾中发挥着无比重要的作用。

它们或者以反贼的面目出现,比如红巾军的前身,也是利用宗教起兵。

而对于统治者而言,类似张正常或者慧昙这种高僧名道,同样可以稳定局势。

可经过道衍抽丝剥茧,皇帝似乎听出了一些不一样的做法。

喝开水,看着很荒唐的说法。

万一,它是真的呢?

“其实,仙佛在灾情来临之际,能做的不多。

很多看似有用的东西,剥茧抽丝之后,并不是仙佛鬼神的作用。

贫僧敢说,若一场瘟疫和饥荒,能做到让百姓有食,让水源干净,基本就能控制住。

如果能管好通风和卫生,那就更好!

只可惜哪怕是如此简单事情,想要做好也不容易。

譬如烧开水,又有多少百姓能有烧水的资源?”

“烧水不是只要去山里捡柴火就行?”

小朱棣插嘴,朱元璋给他一个脑瓜崩。

“童言无忌……”

没有经历过底层苦难的朱棣,终归不明白百姓真正的苦。

老朱看了道衍一眼,他发现这个小和尚确实对他胃口。

大明朝的创业班底,大多数是布衣出身,可若说都知民间疾苦,其实也说不上。

像刘基,李善长,章溢这些人,他们的出身都不低。

哪怕如宋濂幼年家境贫寒,也不至于到多穷的地步。

他们那些人呀,都不曾被生活逼到绝境,怎么能明白其中的苦楚。

道衍见朱棣被朱元璋凶,已经差点哭鼻子。

他蹲下来,笑着解释道:

“别说开水,老百姓一天能吃一顿热食,都是千难万难之事。

柴火,是留着过冬的,而不是用来做饭的。

更没有人会奢侈到用柴火烧水!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灾疫之年,一顿米粥,一碗热汤,才能达到仙佛也做不到的效果!”

朱棣听得半懂不懂,却乖巧点头。

朱已经低头沉思,旋即抬起头道:

“若是有一天,我能让天下人都吃得起热饭,喝得起开水就好了……”

他在一边表决心,道衍的眉头跳动,不过他很快将头低下,故作沉思,当做没有听见朱标的话。

“你再多说说!”

虽然对道衍的话还存疑,可老朱明显从道衍这里听到了许多可执行的东西。

“你说,如果在灾年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回头我跟我兄长说说,他若是觉得可行,能推行下去的话,你也是功德无量。”

道衍想了一下,觉得可行。

他对这个世界的卫生状况不满已久,只是他也明白想要改变这个世界并不容易。

不说他所谓的观念能不能被世俗接受,就算人们接受了,很多事情想要执行也千难万难。

前世唾手可得的方便,在这个时代的人看起来可不是容易的事。

就如一根小小的柴火,可是百姓活命的关键。

如今有朱元璋在眼前,若是能说服他,就算不能改变这个世界,至少可以推动一下它们的改变。

他将老朱,朱标和朱棣请到自己的禅房,又掏出纸笔,一边说一边写。

关于细菌和病毒的原理可以暂时放在一边,道衍想了一下前世关于卫生防疫的内容。

什么勤洗手,戴口罩之类的不说,如何消毒,如果保护水源,还有关于瘟疫处理尸体的方法,他一一写出。

他知道古人迷信鬼神,所以每一个方法,他都写出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原因。

将写好的东西交给朱元璋,朱元璋半信半疑收起来了。

【多疑的皇帝,虽然暂时接受了伱的解释,可他一直想要试试你的本事。不是虚无缥缈不可验证的诡辩,而是真正能验证的说辞……】

道衍看到朱元璋头上的旁白,不惊反喜。

他虽然很忌惮朱元璋将他和妖僧联系起来,可也不能什么都不表现。

他忽悠朱元璋的关于心理学的内容,甚至包括不要迷信鬼神的无神论,对于古人而言,终究是很难完全相信的东西。

老朱多疑的性格,也许一开始他能接受自己的说法。

可是他有机会,肯定会一直试探自己。

这份久违的考验,道衍心里早有准备。

他也不怕朱元璋去验证,因为这套卫生防疫的方法,本身就是经历过无数次验证的科学防疫方法。

哪怕古人做不出合格的口罩,只要能喝开水或者给水源消毒,加上卫生条件诸如粪便清理合焚烧尸体。

这个世界上注入天花,祸乱等瘟疫,都能快速控制。

朱元璋将道衍手写的东西收起来,说:

“我回头给李相看看,如果能成,我让他记你大功!

对了……”

老朱看似非常自然的转移话题,他指着道衍放在书桌上的《西游记》说:

“这本话本小说是你写的,姚广孝呀,你这个名字,我很喜欢……”

朱元璋说得意味深长,姚广孝毛都炸了。

果然这个多疑的家伙看到姚广孝三个字,肯定要大做文章。

他苦笑,却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道衍 姚广孝,想想头都大。

“还有大闹天宫的故事,我也很喜欢,看这书的时候我就在想,你这个人也如孙猴子一般,从不被世俗约束,无法无天……”

朱元璋看似开玩笑,道衍却汗流浃背。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他压根承受不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