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跟道衍搭话的人,是一个道士。

佛道二门的出家人,在队伍里本来井水不犯河水。

道衍打量对方,年岁并不太大。

对方见他疑惑,主动说:

“龙虎山,宋宗真,见过道衍大师!”

“是他呀!”

道衍不认识宋宗真,却隐约记得这个人。

龙虎山张正常的弟子,现在本不应该是他出现在队伍中的时候。

张正常,张宇初。

这两代天师基本就是龙虎山天师一脉最后的荣光。

并不是说后边的天师不好,只是延续六十三代的张家,总会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加优秀。

老张就是这么一个人。

虽然朱元璋将他天师位剥夺之后,他剩下的人生其实非常短暂。

一个天师,三十九而亡,道衍估摸着怎么也和洪武元年这场事件有关。

可面对皇帝处处逼迫,张正常也确实走出了一条路子。

他改革龙虎山,立了戒律,整顿内部。

将龙虎山打造成听话,符合皇帝期许的样子。

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出许多弟子,深得朱元璋信任。

而眼前的宋宗真,就是其中一位。

可他们的舞台应该是大几年后,而不是现在……

道衍若有所思,大概是因为自己掺和了这段历史,让原本的历史轨迹,发生了变化。

从结果而言,张正常主动求去天师位,朱元璋投桃报李,也会多给他一些东西。

比如总领天下道教,虽然皇帝确实给过张家,可并不是在洪武元年。

原来的历史轨迹中,张正常洪武元年的入京,丢的可不仅仅是天师位。

但这一世,皇帝全部给了龙虎山。

且老张的弟子,也提前掌控了朝天宫。

【他师父千叮咛万嘱咐,你是龙虎山的恩人,龙虎山可以不理慧昙主持,却不能怠慢你……】

宋宗真头上的旁白,让道衍明对方是故意交好自己。

他对龙虎山本来就没有恶感,所以也客客气气跟对方问好。

一来二去,在这枯燥的旅程中,道衍和宋宗真熟悉起来。

“道长似乎对北方的惨状很是感慨,其实贫道也差不多……

南方十几年的战乱,很多地方十室九空。

可比起北方来,已然好了许多。

只是可笑,北人在我大明北伐的时候,拼了命去守护蒙古的皇帝。

但他们过得,还不如被剥削了多年的江南……”

宋宗真一番话,说得道衍一愣。

旋即他也明白过来,南人,北人的概念,在这个时代是理所当然的。

他习惯了中华民族,也习惯了汉族一家。

可他忘了在洪武皇帝统一中原之时,北方其实已经落入异族统治二百多年了。

二百年时间,足以磨灭太多的东西。

譬如,让同根同种同文的汉人,分裂成两个民族。

“宋道友,没有南人,北人,只有汉人……”

道衍的心情复杂,他一脸严肃地纠正宋宗真的错误。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中华二字,囊括南北,是我汉家人先祖二百年的等待。

如果是异族统治时期,你这么说尚且是对的……

可是在如今,陛下已经有一扫六合之势,人分南北的概念,早就该丢进历史的故纸堆里……”

宋宗真怔住,他本来只是随口说说,却不曾想引起道衍如此大的反应。

想起师父的吩咐,他赶紧道歉:

“道衍大师说的是……”

只是他心中终归有些不服气,所以他望向队伍之外,那些躲在墙壁后边偷窥自己等人的百姓,自嘲一笑:

“我等视他们为手足,他们可未必这么想?”

道衍默然,他比宋宗真更有体会,因为他能看到人的旁白。

【伱们这些外来者,会不会奴役他们,他们充满担心!】

【新的皇帝,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新的希望,他们已经习惯了统治者来来去去,只是南人的身份,让这些北人有种被侵略的感觉……】

【他很仇恨大明的皇帝,因为他不属于自己人……】

这些旁白,是穿越的道衍无法理解的。

在他的认知里,南至琼州,北至漠河。

在这里生活的人,都是他的同胞。

可站在他面前的,是被命运割裂,已经分离了数百年的南北汉人。

可同问同种,却形同陌路。

“所以陛下的存在,才会有意义。

若天不生大明,则汉家人再过数百年,秦皇汉祖弥合的民族,就真的分崩离析了……”

道衍难得情绪失控。

以前的他,这个世界对于他而言,不过是一个带着疏离感的地方。

他不属于大明,他只是个因为命运的偏差闯入这个世界的过客。

可历史的沉重感,依然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汴梁还有一段距离,皇帝的车马,早就由地方官员招待。

说是地方官员,但其实这些人从元朝官转换成大明的官员,很多人还没适应自己的身份。

道衍他们原地休息,皇帝自有安排。

他们这些和尚和道士,一路上物资道士有保障。

刚刚投降的知县老爷,正在面对皇帝的询问。

那些同样瘦得不成人形的所谓官差,则是小心翼翼地维护着秩序。

和尚道士们用餐的时候,道衍突然站起来。

“道衍大师,您去哪?”

宋宗真见道衍端着饭菜,径自往营地外边走。

“你敢偷东西,我打死你……”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道衍刚刚起身,就有人因为偷东西被打。

他走出去,刚好看到一个衙役暴打一个孩子。

孩子只有十一二岁大小,手里狠狠抓着一个饼子。

道衍走过去,那衙役看见他过来,登时有些畏惧。

他虽然没有功名,可在这些刚刚投降大明的县城衙役眼中,能跟着皇帝车马一起出行的和尚道士,都是他们惹不起的大人物。

“大师,他是贼……”

道衍没有理会衙役,只是将自己的饭菜放在他眼前。

“别让你家里人久等了,回去吧……”

孩子眼中闪过一丝迷茫之色,他怎么知道自己冒险偷东西,是为了家人?

不过这个和尚温和的笑容,却让孩子感激涕零。

“多谢大师慈悲!”

孩子似乎读多书,说起话来文绉绉的。

“贫僧帮你,并非因为我佛慈悲……

而是,你我皆是汉人!”

小孩子的眼中,多了一丝迷茫。

不过看到道衍认真的眼神,他无声磕头。

汉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