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道衍被抓了?

朱元璋微微一愣,旋即脸色变得难看至极。

他因梦中所见找到那个小和尚,又因他的能力升起一丝爱才之心,所以选择将他冷藏。

老朱让道衍在瓦官寺,本身就有几分监视和保护的意思。

而他朱元璋看起来的人,城里有谁敢抓?

毛骧知道皇帝的脾气,三言两语,简明扼要,将道衍和王师爷的矛盾说出来。

朱元璋冷哼一声,他已经明白了对方的想法。

将麻烦推脱出去,总比在自己的辖区爆发为好。

这是官场上常用的推诿手段,老朱见怪不怪。

不过知道,并不代表朱元璋看得惯,草菅人命,尤其是在瘟疫可能爆发的时候,去做这些操作,已经触犯了皇帝的逆鳞。

那些流民对朱元璋而言有两个意义。

第一个意义是,这些北人南下,正是朝廷怀柔,给北人看看大明的态度的好时机。

第二个意义,是朱元璋想要看看道衍如何亲自处置那些流民,观察他的品行。

尤其是第一个,若非在这个大背景下,那些流民哪有那么容易进城?

可皇帝这边想要弥合南北,底下的人却给打捣乱。

朱元璋不说话,但他的杀意已经让毛骧和高见贤都能感受到彻骨的冰寒。

“陛下,咱们要不要去,救道衍大师出来?”

高见贤低声提醒朱元璋,朱元璋沉默半晌。

“不急!”

“陛下,您不怕那些人对道衍大师……”

“如果该他受苦,就受苦好了,不死就行!”

朱元璋心里不知道想什么,居然不救人了……

高见贤和毛骧面面相觑,他们赶紧低下头。

君心莫测,皇帝的想法,他们这些人永远猜不透。

他们看朱元璋的种种,还以为老朱对道衍很关心,可真事到临头,他居然并不着急?

“人死不了就好,那家伙机灵,不会刺激对方的……

而且你不是说,已经有人去通报慧昙了?

派人去盯着,如果道衍真有生命危险,你们就去吧江宁县令办了!

如果没有,就看着,什么都不用做!”

“是,陛下!”

高见贤和毛骧领命而去。

朱标等人走完,终于忍不住问道:

“父皇,为什么不去救道衍大师?”

“朕,为什么一定要救他?”

朱元璋回头,一脸淡然,朱标也给问住了。

他见过父皇对道衍欣赏有加的样子,却从未想过朱元璋并没有义务救道衍。

“这小和尚还有点血性,不错!

不过擅自顶撞朝廷命官,他以为他是谁?

就让他吃吃苦,顺便给朕看看这朝中的妖魔鬼怪……”

老朱的话看似无情,但似乎又有敲打的意思。

“父皇,准备用道衍大师,试试朝廷中的官员……”

“他在朝中,可不是一点人脉都没有!”

朱元璋冷笑:

“这些人把他捞出来不难,但朕更想看看这个过程……”

朱标若有所思,旋即他问道:

“父皇,那些流民呢?”

“朕会看着,他们吃不了亏……”

朱标提起流民,朱元璋的怒火又蹭蹭上来了。

他很想杀了江宁县令,可目前却不是时候。

……

“陛下不见贫僧……”

午门,

慧昙呆呆立在门口,一脸懵。

和高见贤、毛骧一般,他压根就没想过老朱会在这件事袖手旁观。

“陛下是什么意思?”

慧昙站在门口沉思了一会,咬牙转身离开。

不管朱元璋救不救道衍,他也要尽自己的努力去救人。

道衍对他而言,并不仅仅是因为朱元璋而被他特别照顾的人,他本上也颇得慧昙喜欢。

既然陛下不出手,他第一时间找到了宋濂。

“你说,道衍禅师被抓了,还是因为江宁县令企图转移流民?

还有瘟疫?”

宋濂听完慧昙的说辞,非常愤怒。

他站起来,大声道:

“如果此事当真,那江宁县令简直无法无天……

放心,道衍那小和尚对本官有恩,这事本官管了!

本官要去皇上那里参他一本。

走,跟我去找章溢、刘基……”

慧昙苦笑,朱元璋突然不管事了,他估摸着宋濂去找他也没用。

但慧昙又不敢说道衍和朱元璋的关系,只能说:

“宋夫子,这件事惊动陛下,似乎也不太妥当。

且陛下如果拖着此事,咱们也不好处置。

不如,寻寻其他门路?”

宋濂闻言,他脸上露出为难之色。

他本身威望很高,但手中实权确实不大,宋濂想到一个人,对慧昙说道:

“老夫带伱去找一人,让他插手好了!”

“不知道您找的是?”

“杨宪!”

宋濂满心欢喜,道:

“此人也是北人,但和我浙东一脉关系不错!

如今陛下将他招入中书省,我们可以求他帮忙!”

慧昙大师跟着宋濂,找到了杨府,见到了下朝回来的杨宪。

听二人说完来意,杨宪也沉吟起来。

“宋夫子,您说的这件事……我会跟左相反应,不过……

不是我说您,这个县令的做法,似乎也没错!

先不说那个和尚是不是妖言惑众,哪怕他说的是真的,难道将那些流民驱逐,不是应该。

夫子您可别忘了,这里是应天府。

是陛下和一众朝廷大员所居之地,这里若是染了瘟疫,影响可就太大了……”

宋濂和慧昙脸色微变,尤其是慧昙大师,他被杨宪点醒之后,突然意识到朱元璋为什么不会插手此事。

难道道衍真的做错了?

“不过宋夫子放心,那位大师本官写个手信给你,你能把他带出来!

只是让他闭嘴,别什么事都乱说!”

“难道,就任由江宁县令乱来?”

“他不乱来,难道要陛下乱来?

总有人,要替上边人背黑锅!”

自以为猜透皇帝心思的杨宪,神秘一笑。

宋濂和慧昙似乎领悟过来,不再言语。

等他们出了杨府,杨宪看着自己书桌上的手信,十分满意。

只是他在查看手信的时候,却不知道,另有人将他的一举一动,记录在案。

这场微不足道的风波,并未在应天府中引发多少波澜。

等宋濂走后,杨宪抄送了几份文书,一份给李善长送去,一份呈送到皇宫。

只是他不知道,此时朱元璋正捧着关于他的一份密奏,满是失望。

“没想到,这面照妖镜照出来的第一人,居然是朕的心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