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天启皇帝 第76章 孙承宗回来了

作者:流火妖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4 14:03:19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又等了两天,孙承宗终于交接完毕了辽东的事务,将整个辽东战局全部托付给熊廷弼,而回到了京师。

朱有教早早就派人在京师外面的十里亭拦截,提前将孙承宗给接到了宫中。

又让苦心等着党魁回来做主的钱龙锡、刘鸿训等人扑了一个空。

但是他们的心里却都非常高兴。因为皇帝这种接见方式,代表了对于孙承宗的重视和亲近。

而孙承宗是东林党现在在内阁上的代言人。对孙承宗重视,就间接代表东林党依旧在皇帝心中很有分量。

也就说明之前的打压和牵制,并不是为了搞垮东林党。

依旧是弘德殿。

孙承宗是皇帝的老师,在皇帝还在东宫的时候,孙承宗就担任着东宫的佐属官职。皇帝登基之后,孙承宗更是跑前忙后,全心全意帮助皇帝做事。

包括之前对皇帝的日讲,天启就曾经说过“我偏懂他讲”。只有老孙的讲课,皇帝才愿意听。

从朱有教这里来看,孙承宗是一个愿意为大明做实事、还能做成大事的人才。

而且对大明、对皇帝更是赤胆忠心。

所以虽然朱有教要稍微压制一下东林党,但是对于孙承宗的到来,还是要做足礼数的。

弘德殿门口,朱有教亲自等在这里。

孙承宗一露面,朱有教就快步迎上去,一把扶起准备行礼的孙承宗:“先生远赴辽东,辛苦了!”

孙承宗微笑道:“为大明做事、为陛下分忧,都是臣等的分内之事,何谈辛苦?!”

朱有教请孙承宗进入弘德殿,坐下喝茶。

孙承宗仔细看了看朱有教。

幸亏长得一模一样,又经过几年时间没有照面。

要不然朱有教这次就有露馅的可能。

两人寒暄了几句,孙承宗感叹地说道:“老臣不在的时候,听说那魏忠贤伙同客印月威逼陛下,试图挟持陛下以控制朝堂。”

“陛下雷厉风行、果断出手,将之除灭,真是有明君风范!”

自己的学生能够弄出来如此的成果,这也是作为老师的骄傲。

朱有教谦虚地说道:“国之大事,唯名与器,不可假手他人。”

“这也是先生当年的教诲!”

这句话出自《左传》,历来都是皇帝必须要知道的原则性问题。

“先生,虽然辽东形势危急,但是兵部尚书空缺,朕也需要先生回来再朝中帮朕一把。”

“所以朕才会将先生请回来。”

孙承宗说道:“熊廷弼此人眼光长远、有胆有识。正是经略辽东的最佳人选。”

“老臣回到兵部,正好可以帮熊廷弼坐镇后方,处理杂务。”

“也是为国出力,陛下不必多虑。”

朱有教将身子探近了一些,问道:“孙先生,如今的辽东,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孙承宗整理了一下思路,对朱有教说道:“陛下,奴酋拿下广宁之后,并没有继续占据这里,而是将前线后撤,放弃了刚刚到手的几座本不利于他们防守的城池。”

“而奴酋自己,则是将伪都设置在了沈阳。”

“现在因为武之望那边只知道固守,不懂配合、也不知兵机,所以登莱、天津方向都没有起到应该有的作用。”

“只有辽东一路的话,臣觉得只有广布堡垒、步步为营地坚守。”

“先守而后战!”

朱有教说道:“武之望确实不适合坐镇一方,更不适合指挥大军作战。”

孙承宗说道:“登莱方面,最好还是袁可立坐镇,他无论战机把握,还是排兵布阵,乃至用间招降,都是一把好手。”

“还有沈有容,此人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要论起水师调遣,无人可比。毛文龙也对此人很是敬畏,从不敢有半分逾越。”

朱有教笑道:“孙先生放心,朕其实已经下诏请袁公复起了。”

“实不相瞒,当初搞垮阉党,就是袁公参赞并坐镇城中指挥的。”

孙承宗长出一口气,说道:“如果袁可立愿意复起,则沈有容必定愿意重新出山。”

“这样一来,辽东方向有熊廷弼正面抗衡,登莱侧翼有袁可立配合牵制、攻敌必救,建奴在军事上已经无能为也。”

“只是熊廷弼得罪人太多,还要陛下多多支持才是。”

朱有教说道:“这个无妨!”

“孙先生,辽东如今最缺的是什么?战马?还是火铳?”

孙承宗摇摇头说道:“辽东眼下最缺的,其实不是这些。”

“臣在离开辽东的时候,已经将之前王化贞赔进去的辎重、火铳等都给补充了一大批。”

“战马也有所补充。虽然及不上最盛时期,但是应该也够用了。”

“前线最缺的,是军饷!”

朱有教问道:“缺多少?”

孙承宗说道:“臣离任之时,曾经跟熊廷弼一起合计过,辽东这几年连年大战,将士们出工出力,还有很多人丢掉了性命。”

“但是军饷却是每年都拖欠。”

“臣既然管了兵部,在回来的路上也曾经多次调阅兵部档案。”

“臣发现,不但辽东,整个九边都在欠饷。”

“但是一共欠缺多少,还要问户部尚书李起元。”

朱有教皱起了眉头:“将士们在前线奋战,但是却连年欠饷。”

“如此下去,可是打击士气之举。”

如果魏忠贤没有被打倒,就会在明年的天启六年彻底成为一人之下的存在。

再然后,九边的欠饷会更多。

魏忠贤时代欠饷最多的是蓟镇,所以后金几次入关劫掠,在蓟镇这天路上都是遇到抵抗最轻微的。

欠饷会伤士气。

所谓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朱有教知道这事儿的重要性。

“孙先生,朕随后就专门召见李起元。”

“只是现在,朕准备和孙先生先说一说兵部下一步的事情。”

现在五军都督府还处于整顿重组阶段,就算按照张维贤的计划,也至少要一个月。

一个月之后就算整顿重组完毕,也要补充人员、熟悉职能、制定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

暂时来说,兵部的职责还是很重的。

但是朱有教准备再给兵部加点儿工作。

那就是,办一个培养新式战阵指挥人才的学院出来。

时代变了,过去那种武将选拔方式已经过时了、落后了。

现在的大明边军,热兵器已经达到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配置比例,以后的占比只会更多。

朱有教要想快速发展,就要未雨绸缪、提前把相关事宜纳入进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