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古诗词小记 第5章 帝阙神游

作者:庄周梦蝶·梦装舟 分类:短篇 更新时间:2024-04-10 23:37:56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帝阙神游》

帝阙辉煌降,

子民欢颂兮。

降世为灵瑞,

兮哉显威仪。

北地临风渚,

渚畔鹭飞起。

目瞩万象眇,

眇然思远兮。

愁云漫卷予,

予心向天啼。

袅娜舞秋风,

风送桂香浓。

洞庭湖水波,

波心映月容。

木叶纷飞下,

下逐流水东。

登高望远薠,

薠畔思无穷。

骋目寻佳期,

期会定于夕。

张灯结彩迎,

迎风待月明。

鸟儿欢聚萃,

萃于蘋叶中。

罾网挂空木,

木上挂清梦。

沅水孕香芷,

芷香飘四澧。

思君情切切,

切切未敢言。

荒野苍茫忽,

忽闻远钟声。

望穿秋水流,

流水自悠悠。

麋鹿悠闲食,

食于庭院中。

蛟龙水中游,

游弋水云裔。

朝驰骏马江,

江畔草萋萋。

夕渡西河澨,

澨边柳依依。

闻召佳人至,

至诚无他期。

将驾腾云飞,

飞逝共欢嬉。

筑室水中立,

立于荷盖顶。

葺墙紫坛上,

上植芳椒香。

播撒成堂室,

室中桂兰香。

辛夷作门楣,

楣下药房藏。

罔挂薛荔帷,

帷张待佳宾。

擗蕙饰窗棂,

棂开迎清风。

白玉作镇石,

石兰散幽香。

芷草饰荷屋,

屋绕杜衡芳。

百草合成实,

实满庭院香。

建起芳馨庑,

庑门迎四方。

九嶷山神来,

来迎帝子旁。

神灵如云集,

集于帝座旁。

捐弃衣袖江,

江风送余香。

遗落短袂澧,

澧浦波荡漾。

搴取汀洲草,

草名杜若香。

将以遗远者,

者心自难忘。

时光不可骤,

骤得亦无常。

聊且逍遥游,

容与度时光。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神秘和浪漫色彩的古代诗歌,它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于天地、神灵、爱情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说:

首先,从诗歌的开篇“帝阙辉煌降,子民欢颂兮。”可以看出,诗人以帝王的宫殿为起点,暗示了一种权威和庄重的氛围。这里的“帝阙”可以理解为天子的居所,也可以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严。“子民欢颂兮”则表达了人们对于帝王的崇敬和赞美。

接下来,“降世为灵瑞,兮哉显威仪。”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帝王降世所带来的祥瑞和威严,强调了他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在诗歌的中间部分,诗人开始运用大量的自然景象和动物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哲理思考。例如,“北地临风渚,渚畔鹭飞起。”这里的“北地”和“风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同地域和自然环境的感受。而“渚畔鹭飞起”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给人一种宁静和优美的感觉。

“目瞩万象眇,眇然思远兮。”诗人通过“目瞩万象”来表达自己对于世界的观察和思考,而“眇然思远”则表现出诗人深沉的情感和远大的志向。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开始转向对于爱情和人生的思考。“愁云漫卷予,予心向天啼。”这里的“愁云”和“向天啼”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苦闷,暗示了他在爱情或生活中遭遇的挫折和困难。

然而,尽管生活中充满了困难和挑战,诗人并没有放弃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袅娜舞秋风,风送桂香浓。”这里的“袅娜舞秋风”和“风送桂香浓”都展现了诗人对于秋天和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洞庭湖水波,波心映月容。”诗人以洞庭湖为背景,通过“水波”和“月容”的描绘,构建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继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来表达自己对于爱情和人生的思考。例如,“木叶纷飞下,下逐流水东。”这里的“木叶纷飞”和“流水东”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

“登高望远薠,薠畔思无穷。”诗人通过“登高望远”来表达自己对于远方和未来的向往和期待,而“薠畔思无穷”则表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无穷的哲理思考。

在诗歌的结尾部分,诗人以“筑室水中立,立于荷盖顶。”为起点,开始构建自己的理想国度。这里的“筑室水中立”和“立于荷盖顶”都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九嶷山神来,来迎帝子旁。”诗人以九嶷山神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对于神灵和信仰的尊重和崇敬。而“神灵如云集,集于帝座旁。”则进一步强调了神灵的威严和神秘。

最后,“捐弃衣袖江,江风送余香。”诗人以捐弃衣袖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和繁华的超脱和淡泊。而“江风送余香”则暗示了诗人虽然离开了世俗的纷扰,但他的精神和情感仍然留在这个世界上,影响着后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于天地、神灵、爱情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生命短暂的感慨和思考。同时,通过对于自然景象和动物形象的描绘,诗人也展现了自己对于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敬畏。整首诗歌充满了神秘、浪漫和哲理的气息,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迪。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