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李世民有自己的想法。】

【但他不独断专行,而是先听取了其他人的意见,然后给自己手下将领们,甚至包括给李渊分析利害。】

【李世民一条条的剖析,表示现在王世充兵粮已经耗尽,军队离心离德,稍微加把劲就能够把洛阳攻下来。】

【拿下洛阳不是问题。】

【窦建德也不是问题。】

【窦建德远道而来,一路势如破竹,没经过硬仗,士兵正处于骄傲状态。】

【现在咬咬牙,找准机会,可以一举搞定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心腹大患!】

【而如果就此撤退,之前占领的河南地区就将全部归属窦建德。】

【到时候窦建德把王世充吞并了,就会在态势上碾压大唐,到那个时候可就悔之晚矣了。】

【分析之后,李世民也亮明了态度。】

【“吾计决矣!”】

【就这样唐军上上下下统一了思想。】

【继续围攻洛阳,并凭借着虎牢关和窦建德展开对峙。】

汉末。

刘备看着天幕,忍不住称赞李世民道:

“这位叫李世民的后辈,他作战的决心和意志的确值得称赞。”

“面对不同的选择,他不像那袁绍一样优柔寡断。”

“乾坤独断,凸显王者霸气!”

“但天幕上也说了,他是接受了手下的意见,然后作出了坚定的判断。”

“仅仅从这一点内容,就可以大概看出李世民他作为一名领袖的可贵品质。”

“我刘备也必须要学习他,才能够做出一番大事业。”

刘备和被打了一顿屁股,现在还只能趴着的刘禅一起,认真的看天幕后续的内容。

并且刘备已经判定。

历史上真实的李世民,绝对不是之前天幕上那个向铁世文卑躬屈膝,写下降书的李世民!

而很大概率,是一名雄才大略的皇帝。

天幕。

【窦建德掌握整个河北地区,并且上下归心后方的世家大族给他的支持很充足。】

【李世民知道长期对峙下去可能会出意外,因此也一直在找机会。】

【优秀的统帅,要善于抓住机会。】

【李世民也一直在侦查敌营的情况,关注敌人的动向,以寻找进攻的机会。】

【李世民带着尉迟敬德,一行四人跑去前线侦查,距离夏军大营仅有三里路。】

【但李世民一点也不害怕,反而对尉迟敬德说道:等会我手持弓箭,你手持马槊,对面即使百万大军也不怕。】

【而很快,李世民等4人就遇到了一支夏军的骑兵巡逻队。】

【李世民还生怕对面不来抓自己,直接大喊亮明身份,引来大批夏军。】

【李世民等4人且战且退,引导夏军进入埋伏圈,杀敌无数,取得一次小胜利。】

天幕外,刘裕看到李世民这么浪又这么猛,也不禁傻了眼。

“一开始看天幕,李世民向铁世文投降,我还想着李世民很弱。”

“后来觉得李世民作为皇帝,可能不弱。”

“但个人勇武应该一般般。”

“但现在看来,这李世民的个人勇武,也非常出色啊!”

“上段天幕把李世民说的那么弱,纯属误导!”

而一旁的檀道济觉得,自己需要给老大刷一下好感度,于是是恭维道:

“李世民虽然剽悍,但和大王您当年一人追着上千贼寇砍的勇武,还是存在很大差距。”

刘裕回想起往事,不禁笑了笑。

“也许吧。”

“论勇武,孤或许的确在李世民之上。”

“不过当时的我,还只是刘牢之手下一名参军,需要奋勇拼杀建功立业。”

“而天幕上的李世民,已经是大唐秦王……”

“他位高权重,却如此勇武,更显可贵。”

“当然,如果李世民如同刘曜那样浪战导致兵败身死,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刘裕继续看着天幕,欣赏着天幕上李世民连续射箭的英姿。

【经过数次的侦查,李世民断定窦建德的军队由许多流民组成,战斗力相当一般。】

【而窦建德起兵又太过顺利,没经过什么硬仗。】

【像这种军队,一旦陷入劣势就很容易溃散,于是李世民坚定了信心。】

【李世民注意到窦建德军队联营20里,首尾难顾。】

【渐渐的产生了想法。】

【李世民故意把唐军的战马派出去吃草,让窦建德误以为唐军的骑兵缺乏粮草,放松了警惕。】

【先用小股部队制造混乱,随后李世民亲率三千玄甲军出战,直扑窦建德大营!】

【正在开会的窦建德大惊失色,手下劝窦建德先跑再说。】

【但窦建德临危不惧,指挥混乱的部队进行抵抗。】

【但窦建德的主力部队,大部分都没经过什么硬仗,被唐军三千铁骑冲击,乱成一团。】

【而窦建德最赖以倚仗,可以镇住场子的精锐骑兵,在之前又被调虎离山派了出去,一时之间赶不回来。】

【李世民亲自冲锋,再加上猛将李道玄疯狂杀戮,玄甲军铁骑冲破防线,在夏军阵营后方树起大旗。】

【至此,窦建德十万大军彻底崩溃。】

【窦建德也被活捉。】

【获胜的李世民数落窦建德道:“这次我大唐是来打王世充,你为何过来阻扰?”】

【窦建德倒也回答的妙,说道:“我来了,免得日后你跑一趟远路。”】

【随后,高兴的李世民下令释放5万夏军战俘,以收买河北人心。】

【而王世充看着被押送到洛阳城外的窦建德,心态也彻底崩溃。】

【只能选择投降。】

【一战,郑国、夏国两个君主被俘。】

【这就是李世民开挂人生中,最开挂的一次!】

【虎牢关之战!】

【一战擒两王,奠定了大唐统一天下的格局之后,功劳太大的秦王李世民已经封无可封,现有的官职已经不足以鼓励他的功绩了。】

【于是李渊只能绞尽脑汁,发明了一个天策上将的头衔,用来表彰李世民。】

【于是李世民成为了秦王、太尉、司徒、尚书令、中书令、陕东道大行台、雍州牧、凉州总管、上柱国、十二卫大将军、天策上将。】

【而李世民的开挂人生仍在继续……】

天幕外。

众人沉默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