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朱允炆找了一块比较高的土坡,站在上面,面向众多灾民们说道:

“一场大规模的旱灾,把大家逼到了这个份上。”

“想要活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现在,我告诉你们一个活命的办法,你们想不想听?”

灾民们的回答杂乱无章,乱哄哄的,无一例外,都是想要活命。

饿肚子的滋味,太难受了。

为了填饱肚子,有很多人什么事情都干,甚至把泥土烧热了吃进肚子里。

朱允炆提高声音:

“我要成立一支救护队伍,准备招收50~100人,要求身体素质不太差,男女各一半。”

“加入救护队伍,别的不能保证,每天早中晚都有白粥和榨菜,随便你们吃。”

“表现比较好的,不仅可以吃到白粥和榨菜,还有一些肥猪肉,让你们开一开荤。”

朱允炆没有宣扬什么价值,也没有表达什么理念。

全是大白话。

跟我干,能吃饭,偶尔还能开荤,保住命不是问题。

一时间,成千上万的灾民们,表现的十分积极踊跃。

朱允炆立即给手底下的侍卫们使了个颜色。

宫里的侍卫们刀剑出鞘,寒光阵阵,逼人的煞气,引得众多灾民心生恐惧。

跟随朱允炆出来的这些侍卫,早年都是南征北战的精锐,跟随朱老板砍杀过众多对手。

即便灾民中有一些刺头,还有一些地痞流氓,也不敢与百战精锐们对抗。

挑选救助人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朱允炆要挑选的是良家子。

家世清白的人,在面对真正的大事,才能做到意志坚定,一往无前。

那些争强斗狠的地痞流氓,在面对真正的大事时,往往不堪一击。

朱允炆下达了命令,宫中的侍卫当即开始挑选,很快就跳过了80人,男女各一半。

男的在自己头上系上一根红绳,表明身份,加入救护队伍,晚上就负责发放白粥榨菜。

女的在手腕上系一根红绳,加入救护队伍,在小窝棚的附近,支起新的炉灶,熬制起热水来。

大明朝无论上下,都没有喝热水的习惯。

人们并不知道热水所具有的作用。

杀菌。

消毒。

减少寄生虫的寄生。

降低传染疾病的发病率。

即使有一些大明百姓们知道,往往家庭负担不起烧水的柴火,只能作罢。

现在好了,有专门的人员烧水。

人多,力量不一定大,组织起来了,力量才会变大!

白粥榨菜的发放,一直持续到深夜。

寿州附近的灾民,听说了这里的情况,纷纷带着家里仅剩的人口,前往寿州外城,谋求生路。

朱允炆在淮南郑州所采取的行动,就像是蝴蝶煽动的翅膀,激起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灾民内部,各种信息与流言产生。

寿州官府,人心惶惶。

曹阳听到各方面汇总的消息,调查到灾民的流动方向后,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怕!

十分害怕!

灾民不流动,有很多人会直接饿死。

饿死的人,不再消耗粮食。

曹阳不怕饿死人,怕的是灾民不断的向寿州迁移。

一两万灾民,寿州就快要吃不消了。

若是一二十万灾民,寿州会直接被吃垮。

哪怕把寿州的粮仓打开,也没有办法维持一二十灾民的口粮。

到那时候,寿州的老百姓同样会被牵连,甚至有可能灾民化,流民化。

曹阳当即命手下人备好马车,顾不得处理县衙内的大小事物,火急火燎的前往寿州行宫,求见朱允炆。

……………………

朱允炆舒展筋骨,从旁边拿过丝绢,擦了擦额头和下颌的汗水。

跑了2公里,这副身体就有些吃不消。

到底是养尊处优,朱允炆平日里缺乏锻炼,耐力不行,爆发力也不够。

作为穿越者,必然要好好的改造自己的身体,将来要接皇帝的班。

朱元璋立志废除宰相职位,将来没了宰相,内政外交军事各方面的事情,都落到皇帝一个人头上。

朱老板精力超级旺盛,权力欲望极强,放眼数千年的历史中,也是第一档的存在。

朱允炆认为自己有必要练出好身体,否则的话,真扛不住几十年如一日的高负荷工作。

没等他去洗漱,宫里的侍卫们就传来消息,寿州县令曹阳求见。

朱允炆闻言,却是毫不意外。

灾民一旦流动,所产生的破坏力是难以想象的。

一旦遇到大型的洪涝灾害,官府赈灾能力有限,所采取的方式,往往是恩威并施。

曹阳太清楚寿州的承受能力了,所以才会急着找上朱允炆。

二人见面,曹阳就要行礼。

朱允炆摆了摆手,笑道:

“不需要这些繁文缛节,有事直接说。”

“殿下,那些灾民一旦流动起来,势必泛滥成灾,牵连到寿州,以寿州所掌握的粮食,只会被吃垮,最后导致寿州百姓也成为流民!”

曹阳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是发自肺腑。

担任县令这个职位,他是贪腐了一些钱财,却不意味着,他能眼睁睁的看着寿州沦陷。

朱允炆道:“自古以来,遇到大旱,朝廷所采取的措施,都是救助一小部分,划定区域,饿死一大部分,但是到我这里,希望改变一下。”

“殿下,千百年来,如此行事,必然是有原因的,即使殿下雄才大略,也不可贸然行事!”

曹阳神色十分激动。

朱允炆缓缓站起身,走到曹阳身边,“放心好了,这件事情,本殿下自有决断,出了事,本殿下亲自负责!”

他说的很认真,可问题是,他只是一个9岁的皇长孙。

脸上稚气未脱,哪怕营养条件比较好,身体长得接近十二三岁左右,仍然没有任何人,会把他当成一个成年人看待。

曹阳无功而返,乘坐马车返回县衙的路上,心中十分忧愁。

完了!

全完了!

大规模的灾民流到寿州,他曹阳的乌纱帽保不住了,寿州的老百姓们,恐怕也得遭殃!

曹阳在心中感慨。

皇帝陛下朱元璋眼光如炬,判断力惊人,太子殿下朱标仁心圣明……

可是皇长孙年纪太小了,如何能外派到地方。

酿成滔天灾祸,不知会害死多少人!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