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县衙书房。

曹阳坐在太师椅上,面对书桌上堆积的书信,连打开的心思都没有。

不用想,他都知道这些信的内容。

寿州粮仓至少有三成粮草,与近些年来的账目有出入。

这三成粮草,几乎都被曹阳上面的官员们瓜分。

眼下朱允炆不要命似的疯狂发白粥榨菜,落在那些官员们眼中,必然是私自开仓放粮。

这些加密书信,多半来自那些忐忑不安的官员,他们正在旁敲侧击,用各种方式敲打曹阳。

放在几个时辰前,曹阳会为这些书信头疼。

现在不会了。

他已经作出决定,投靠朱允炆,坚定的站在未来的天子那边。

就像是一场赌局,曹阳下了注,买定离手!

……………………

芦苇荡里,传来悉悉索索的声音。

十几个人聚成一团,一个个神情严肃,听着一老年道士诵唱经文。

“黑暗降临这片大地。”

“生活在其中的人,饱受黑暗的折磨。”

“只有加入明王的怀抱,等待明王降世,拯救天下于水火之中。”

“我心光明,光明永存!”

左护法刘广义双手合十,缓缓睁开眼睛。

周围的十几个信众,跟着诵唱经文,全部充满尊敬的看着左护法刘广义。

他们颂唱的内容,与朱元璋曾经颂唱的内容,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朱元璋早年起家,借了明教的势。

等他一统天下,坐稳了皇帝宝座后,便展开对封建会道门的剿灭。

朱老板太清楚,这些封建会道门对人心的蛊惑作用。

老百姓生活困难,再加上洪涝灾害,完全没有活路。

人活不下去,实在没有办法面对现实,就只能投入封建会道门的怀抱。

洪武年间,朝廷一直没有放松对各大教派的绞杀。

可是一旦遇到恶劣的自然灾害,仍然会出现不分教派的死灰复燃。

淮南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地。

恶劣的生存环境,再加上这里本就是明教的活动地点。

短短的半个月时间,明教的势力极速壮大,左护法刘广义亲自出面活动,拉拢了一大批教众。

“护法大人,我们最近听说,寿州来了一个皇亲国戚,很有可能是皇长孙朱允炆。”一个约摸四五十岁的男子汇报。

“消息是真的吗?有没有经过验证?”刘广义询问。

“八九不离十,那个小家伙无论去什么地方,身边都有宫中的侍卫保护,那些人都是杀胚,寻常三五个人近不了身。”

刘广义沉吟一声,用手捋了捋胡须,没有下决定。

事情不简单,而且透着蹊跷。

淮南大旱。

灾情严重。

这种情况下,朱元璋不亲自来就算了,太子也没有过来。

他们俩不来,或许是因为潮中有别的事情牵扯。

可是千不该万不该,送一个只有9岁的小皇孙过来,巡查淮南的灾情处理情况。

难不成……这个小皇孙,只是替身,是一个被特意放出来的诱饵?!

一定是这样!

明教左护法刘广义,轻轻的拍了一下大腿,对周围的人说道:

“先散开人手,向寿州附近渗透,进一步查看情况,暂时不着急下手,听我的号令!”

“是!”

周围的其他明教中人,纷纷应和。

……………………

寿州,行宫,书房。

朱允炆侧躺在软榻上,白天的活动比较多,此刻放松下来,顿时感觉疲乏。

心理方面,他是一个成年人。

身体方面,仍然是一个9岁的孩子。

卢琳早早的备好热水,倒在桶里,随后端着洗脚木桶放到软榻附近。

“殿下,忙碌了一天,洗一洗脚,缓解疲劳。”

“嗯。”朱允炆应了一声,把双脚放到木桶里,“卢琳,你写的字怎么样?”

“我练的是瘦金体,临摹了有六七年了。”卢琳轻声回答。

朱允炆点了点头,“这样吧,我给你讲一个故事,你要把这故事的内容写到纸上,过段时间,我准备将其刊印出来。”

卢琳坐到书桌旁,点燃红烛,提起毛笔,铺好纸张,随时准备书写。

“应天府内的皇帝朱元璋与太子殿下朱标,遭受了朝中奸臣的蒙蔽,错估了淮南的旱灾情况……”

“皇帝为了获得淮南的实际情况,特意派出皇长孙朱允炆,巡查灾情处理情况……”

“如此一来,方才知晓,淮南的旱灾很严重,都是朝中的奸臣蒙蔽了皇帝……”

“皇长孙朱允炆表面上只带了很少的人,实际上有一支运粮的部队,一直小心翼翼的隐藏行踪……”

“经过寿州老百姓和受灾的难民们同心协力,再加上皇长孙朱允炆呕心沥血,终于大大缓解了灾情……”

朱允炆所讲述的故事,有真有假。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灾民的数量太多,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随时有可能爆发混乱。

安抚人心便显得尤为重要。

怎样安抚人心,是有技巧的。

首先就是要告诉灾民们,皇长孙朱允炆亲自到了淮南,并且手底下有一支运粮的队伍,源源不断的运输粮草。

这样的话,心里没底的灾民们,就会获得一个,朝廷不缺粮食,并且非常愿意拿来赈灾的印象。

有了希望,人就不容易拼死相搏。

没有希望,彻底绝望了,才会做出无比疯狂的事情。

朱允炆有自己的私心,通过编造的故事,为自己拉拢了名望。

除此之外,暗示朝中有奸臣。

如今的朝堂上,暗流涌动,拥有超强野心和决断能力的朱元璋,正准备着手粉碎延续数千年的宰相制度。

朱允炆编造的故事,间接给朱老板的行动提前进行舆论铺垫。

一石多鸟,十分高明。

卢琳看不透,弄不明白,虽然她知道,这个故事里有很多是假的,但却不明白,朱允炆编造的目的是什么。

归根结底,两个人的身份地位不同,所接触到的信息判若云泥。

朱允炆处在权力的正中心,哪怕他什么都不是,他的身份和地位,自然就处于中心位置。

卢琳平日里所接触的,多是一个大家闺秀应有的培养。

她的视角和眼界,连一座宅邸的事情都弄不清楚,更何况天下!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