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未央宫内,刘彻靠坐在主座的榻上。

卫青跪坐在左边的案后,一边饮茶,一边写着什么。

而霍去病,却是直接躺在武帝右侧的的榻上,甚至还翘着二郎腿。

他的手里,捧着一卷书册,正在兴致勃勃的看着。

此时的他,与那视频里相比,更多了一份邻家大男孩的阳光开朗。

少了些战场上的英姿勃发。

说来也是,虽然他现在已经是有着众多头衔的,大汉朝最闪耀的将星,被匈奴人恨得牙痒痒的凶神。

但仍不过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小伙子而已。

此时,听到刘彻的话后,霍去病将书册放下,嘿嘿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来。

“姨父,他当真说我二十三岁暴病而亡?”

霍去病刚说完,另一旁的卫青吓得笔都差点扔了。

他抬起头来,看着霍去病那不雅的躺姿,顿时怒斥道:

“去病,你真是太放肆了!什么姨父,叫陛下!!”

“你怎么这么没大没小的!也不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能是你撒野的地方?”

“跟陛下回话,你居然还躺着?”

被卫青这么一训斥,霍去病也自知有些不妥,赶忙一骨碌爬了起来,坐好在案前。

不过,他嘴上却是不依不饶,脸上也是一副委屈的神色:

“陛下都没说什么,你倒先教训起我来了。”

卫青皱起眉头:“你……”

然而,他训斥的话还没说出口,那边刘彻便挥了挥手,笑道:

“行了行了,干嘛这么认真。”

“他爱怎么叫就怎么叫,反正这里又没外人。”

“你不在的时候,他一直都这么叫朕的。”

看到刘彻如此宠溺的话语,卫青的脸上非但没有放心,反而更担忧了。

但他却没能再说些什么。

只是有些无奈的看着已经坐好,只是稍稍收敛些的霍去病。

这时,刘彻看向霍去病,道:

“他确实这么说的,甚至还说是什么史书上写的。”

“你说这个人是不是很奇怪?这都还没发生的事情,也能被写到史书里?”

霍去病显然对此也是和刘彻一样的想法。

只见他挠了挠头,嘿嘿笑道:

“陛下,那他说是谁写的了吗?”

刘彻摇头:“没说,你等着,朕问问。”

说完,刘彻便在脑海中的光幕里,给叶辰发了一条消息过去。

“你说这是史书上记载的,是哪里的史书?谁写的?”

很快,叶辰的消息便传了过来:

“司马迁写的《史记》啊!要不要我发给你看看?”

司马迁?

史记?

刘彻终于收起了笑容,头一次露出些疑惑的神色来。

司马迁这个人,他有些印象。

好像是太史令司马谈的儿子,现在朝中担任郎中,无具体事务,属于是后补官员。

这个人在他的视频里还评论过一句什么‘记录在案’的话。

这些他还是记得的。

但是,要说这个人写了一本名为《史记》的史书?

那自己怎么不知道?

想了想,刘彻向外喊道:

“来人,去把司马迁给朕叫到这里来。”

外面的侍卫很快奉命叫人去了。

而刘彻则继续查看跟叶辰的聊天窗口。

想了想,他回复道:

“真有《史记》这种东西?里面还写了骠骑将军之死?”

“朕不信,你发给朕看看。”

刘彻发完消息后,抬起头来。

跟卫青和霍去病说了这件事后,两人都露出疑惑的神色。

不过,霍去病也仅仅只是疑惑片刻,便直接摇头笑道:

“陛下,你居然还真信这个人胡说八道啊,我身体好得很,怎么可能暴病而亡?”

“再说了,你不是说他有那什么史记吗?你看他会不会发来。”

没想到的是,霍去病刚说完这句话,刘彻脑海中的光幕便传来消息了。

自然是叶辰发给他的,关于史记里,霍去病的资料。

刘彻点开一看,一眼便看到了这份资料的标题。

史记·卷一百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

紧跟着的,便是长达数千字的冗长资料。

“大将军卫青者,平阳人也。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生青……”

看得出来,这是卫青与霍去病两人的共同的列传。

而且,是从卫青的生平开始写的。

刘彻几乎是瞬间就被吸引住了心神。

“这小子居然真的发了一份资料过来……你们先等等,朕看完再说!”

跟卫青和霍去病说了一声,刘彻便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个所谓的卫将军骠骑列传中去了。

只留下了一脸疑惑的卫霍两人。

却说此时的叶辰,在给刘彻发去那份资料后,继续看起自己还没来得及查看的消息。

下一条,是李隆基回复自己的。

自己那会儿在杨贵妃的视频里,发了一句:什么大唐繁华,恒久爱恋,终究不过是一枚小小的长安荔枝。

鲜活而又短暂。

这样的感慨。

当时他并没有多想,只是看到唐玄宗和杨贵妃奢华生活后,有感而发罢了。

但没想到,自己的一句感慨,居然引来了李隆基的质问。

【李隆基回复叶辰:什么意思你?你这是在讽刺朕和爱妃?】

好家伙,不愧大唐数得上的皇帝,这嗅觉就是敏锐啊?

居然看得出来我是在讽刺他?

叶辰撇了撇嘴,我就讽刺了,怎么了?

他直接回复道:“怎么,不能讽刺?”

很快,李隆基的回复也来了:

“你到底是何人?居然敢如此跟朕说话!信不信朕将你挫骨扬灰!?”

好家伙,看到这句话,叶辰直接笑出声来。

汉武帝多大咖位,也只是抄我家。

到你这儿居然想把我挫骨扬灰。

你倒是功绩比过人家汉武帝啊?

比这些算什么本事?

……其实,也不怪叶辰不尊重人家堂堂大唐皇帝。

实在是有前车之鉴在那儿呢——

苏轼不就直接怼他不相干了吗?

咱也不能怂是不是?

想了想,叶辰决定再逗逗乐子,于是回复道:

“陛下,真不好意思,我刚才是胡说八道了,您别往心里去。”

“对了,贵妃和虢国夫人现在在你那儿不?我专门给她们写了两首诗呢!就当赔礼道歉了行不?”

虢国夫人名叫杨玉瑶,乃是杨玉环的三姐,听说长得也是天生丽质。

后来被杨贵妃引荐给唐玄宗,还被封了虢国夫人。

虽然其名义上不是李隆基的后宫妃子,但这种事……名义上,也就只是名义上而已。

懂的都懂。

叶辰发过去这条消息后,很快,李隆基便发来了回复。

【李隆基:写诗?什么诗?你先发来,朕看看再说】

看得出来,自己的道歉似乎还有点作用。

当然,也有可能是自己说要写诗,引起李隆基的兴趣了。

这才暂时搁置了怒意。

不过,这倒是正合叶辰的意。

他直接将那两首诗发了过去:

“第一首送给贵妃娘娘: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

“第二首送给虢国夫人: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粉黛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不用客气!”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