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唐:千里江山几风流 第38章 诱饵

作者:千秋随笔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6 23:12:00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十月深雪,坚冰挂角。

设伏处十里后临时营地,李泽安命人在此修建防御工事,安设拒马陷坑。

有备而无患,一旦前方战事不利这里就是他们缓冲的最好屏障,不至于大军一泻千里。

营地篝火处,李泽安搓着手缩紧身子,这漫天皆白的景象他还是第一次见。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望着火光发呆的李泽安忽然听见这句诗打了个机灵,他转头望去,只见周武此时蹲在一旁正无聊的拿着根柴火在雪地上画圈圈。

如果所记不错,这诗应该是岑参所写,那种奇妙的感觉再次涌上心头,这不是他见证问世的第一篇名作,可每当这时候他心里总会泛起一种异样的情感,恍若老友再临,往日重现。

“周将军,你念这诗是可是岑判官所作?”

“哦?你也知道?哈哈哈,也是,以岑大诗人的名声想来这诗传开也快。前段时间武就那老小子不是被调回长安了么,岑参便为他写了这首诗,你别说,这诗搁着现在还挺应景的。”

李泽安会心一笑,是啊,都护铁衣冷难着,就算此时铠甲内穿着棉布衣也无法阻挡那股子森寒。

周武抬手将手中柴火扔进篝火堆,突然想起什么憨憨转头望向李泽安。

“诶,话说我听属下说李都尉在长安也颇有名声,李都尉要不也给咱们写一首诗提振提振士气?”

突如其来的请求让李泽安有些哭笑不得,“好啊,好久也没写过像样的东西了。以前在长安只觉红墙白雪颇有意境,冬日游湖临江舞剑,写过雪满长安,叹过江南细雪,如今到了塞外才得见如此肃杀之雪。

我曾写过一首诗被郭子仪将军笑话是长安稚子不知边关疾苦,如今回首看来确实如此。”

李泽安起身,望着漫天风雪与还在搭建营寨的士兵一时心中思绪万千。

他闭眼感受着身边的一切,仿若那日感气一般心境澄澈。

“天地长白寒彻骨,朔雪掣风迎征途。

烽火祁连西蛮近,万军直压甘州去。

许我汉家百战军,千骑欲踏冰河碎。

刀枪如林行风骨,提携玉龙斩敌酋。”(作者自己写的,大家YY一下写的实在不好QAQ,我只会写点词,诗真是七窍已通六窍,如果觉得尬以后我多练,你们尽管喷,或者以后遇到这种片段我尽量省去内容。)

“好!李都尉好文采!”

一首诗罢,正是八步,李泽安有些说不出的感觉,脸上隐隐露出有些无奈的笑容。

如今我这也算是八步成诗了?

营地里传出阵阵叫好声,李泽安此时才发现这些士兵都已停下手中活计在听自己吟诗,瞬间老脸一红。

“咳咳,该干嘛都干嘛去!”

半日后,整个大营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先头部队也已经出发,此时就该李泽安上场了。

一支三百人的骑兵队伍整装集结完毕,这一次,这队骑兵的装备可以说是极尽奢华,全员全甲还佩戴马铠,马侧挂有短弩长弓,马蹄已经提前裹布防滑。

这些短弩是周武从建康军中调拨出的,此前折冲府里还没有这等军备,对比马弓来说短弩在五十步以内更有射速的优势。

为了这次行动看起来逼真,李泽安还提前派出了两队斥候在黑河畔转悠两圈撤退,眼下就是等一个消息了。

正午时分,一队斥候纵马入营,李泽安与三百骑兵瞬间从火堆旁起身。

“报!都尉,已经确认吐蕃人发现我们,他们派出了追兵不过并未远追。”

“好!”

李泽安掌心砸拳。一切都在按照他的计划执行,不过敌方指挥也真够沉得住气的,这是不见大鱼不提钩啊。

“集结部队,出发!”

李泽安一声令下,三百骑兵快速上马。

“都尉,一切小心!”营门前,周武和梁威一同送李泽安出营,梁威心有不安提醒道。

“嗯,你们放心,我比谁都爱惜我自己这条命,也爱惜这些士兵的性命。”

虽是这么说,可众人都知道李泽安这一去的危险性。

朔风冷雪,军旗飘展,三百骑兵打马而去。

一个时辰后,李泽安带人已经到了黑河前十里地。

“都尉,左前方五里处有一伙吐蕃骑兵,五十人左右,右边远处也有,约莫六里地,看不清多少人。”

一块斜坡之上,几名折冲府士兵压低身子趴下查探情况。

这就是大平原的好处,除了一些如同李泽安等人此时藏身的这种风蚀岩,其他地方可以说一览无余。

“嗯,都休息好了吧?”

李泽安掏出羊皮囊灌了一口冰水问道。

“好了!”

见所有士兵们都点头,李泽安满意的笑了笑。

“那好,接战!”

以李泽安为首,三百骑兵翻身上马扬起军旗冲进前方平原,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正在巡逻的吐蕃骑兵大惊失色。

若说一军锋锐在将领,那么李泽安便一定是这最锐利的剑锋。

当赤红色的大旗迎风招展之时,自心底油然而生的强烈的自信与使命在每个士兵心中绽放。

不过三百人尔,所散发的气势却如万军之势。

此时,李泽安感觉有一股熊熊烈火在自己心中灼烧,只有咆哮与冲锋才可以得到宣泄。

李泽安从旁侧骑兵手中接过一杆大旗迎风挥舞,大声喊道:“我甘州折冲府扬名立威只在今日,诸君!破阵,杀敌!”

“破阵,杀敌!”

折冲府骑兵披甲在身具装齐全,但这颇有分量的护具却并未让他们的速度有任何减缓,足可见马力的雄劲。

边军之战马皆为专门马场所产的良马,底力雄厚,所奔腾时所发之音震耳发聩。马蹄踏地声与兵甲相交声很显然引起了对方的注意。

李泽安深吸一口吐出浑气,下意识的摸了摸腰间的横刀,又看了看马侧挂着的强弓。

仅仅半刻钟不到,前方的吐蕃骑兵便已然清晰可见。

“五百步,准备!”

“三百步,接敌!”

“两百步,开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