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唐:千里江山几风流 第65章 大战将起

作者:千秋随笔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9 02:51:38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三日时间,论钦陵大军已到河州凤林关下。

凤林关坐落于连山之间,两侧链接山体,整体用青石砖所。

凤林关乃是河州第一关,经过几十年连续不断的建设,凤林关的主城墙如今高有十丈之高。

现在的凤林关不单单只是一道关口,在整个凤林关建立起的是一个长五里宽三里的军事观城。来往离水之间的商客行至凤林关时这里就成了检查和税收口。

凤林关之前乃是典型河川地形,关前是一片平川。

由于此前杨国忠给这个小将家中都有书信,所以此时这些小将都是有恃无恐,可他们丝毫不知道自己即将要面对的是什么。

凤林关将军营帐,此时数名校尉在军帐中分析当下局势。

“吐蕃大军如今大军扎营关前,你们觉得他们是佯做声势还是真要准备进攻。”

“我觉得吐蕃军这次可能是真的想要大举犯边,可恶那些二世子到现在还是一番无所谓。”

一名校尉摸了摸额头道:“这次可能是真的凶险了,据斥候报,此番进入河州的吐蕃大军足有二十多万(算后勤),石门山仅仅半天不到就被攻下,河州恐怕要破了。”

所有人此时都是垂头丧气,身为军人的荣耀让他们此刻还留在这里,可整个凤林关此刻才不过三千守军,整个河州也只有三万兵力,此刻大部分兵力还在河州州府和镇西军。

就在几人交谈之时,一名斥候慌忙跑入军帐,“校尉,吐蕃大军动了!”

“情况怎么样?”

斥候脸色艰难说道:“城外吐蕃大军已经搬出云梯、投石机等物,想来是要强攻了!”

河州州府,这里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论钦陵将大军兵分两处,五万大军兵临凤林关,他自己则带着十万大军正在准备进攻河州城。

镇西军此刻不敢进城去守,而是在城西驻扎保护河州城最后的退路,整个河州岌岌可危。

阴山都护府,玄池后方一百里,唐军斥候

回纥的进攻不止合黎山一方。

先前来探查军情的一队三十骑骑兵斥候此时已然只剩下了不足半数的人,全员弃马躲入林中,一众人等全部负伤。

原本,他们很轻松的便绕过了玄池的延伸岗哨,可不巧的是在进入吐蕃境内时刚好撞见了一支吐蕃游击骑。游击骑是吐蕃在阴山以外设置的边军游骑,负责巡逻边境,可不曾想这次却是在玄池后遇见了。

阴山外是一马平川的草原荒漠,直至玄池前再无连绵高山作为天险,所以,才需要这样的一支部队巡查边境。

他们被游击骑咬着已经有三日有余,此时身上的弩矢早已用光,所佩的横刀也早已卷刃,现在他们手中的还是从回纥游击骑手里抢来的弯月状骑兵弯刀。

“队正,我们这次恐怕是回不去了。”

一名伤兵盯着对面坐着的粗壮汉子说道,不过他的语气中没有颓废与绝望,反而有一丝丝的解脱。

那满脸胡茬的汉子还在清点这些天收集到的情报,只是淡然开口道:“我们要相信校尉他们,他们一定会带着援军来接应我们的,这些天搜集到的够多了,我们现在要研究一下怎么回去。

我与都尉约定的是在玄池西二十里的那处密林集合,死至少也不能死在这里。”

这次的行动阴山州都护府十分重视,能来参加这次任务的都是身经百战的斥候,带队者更是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兵。他们常年游走在吐蕃边境,所以他们对队长所说的位置都十分清楚。

旁边的另一名军士开口道:“此处与那处山林至少还有五十里路程,且那处也是游击骑的重防地带,我们的人如何接应?”

队长点点头:“正是因为游击骑重防,所以他们才会想我们不可能往那处钻,接应嘛,或许我们都会死,但这份情报一定会交到将军手中。”

深入回纥的那支斥候队伍经过数天的艰难跋涉,已然来到了距离约定处不足十里的地方。

“队正,我们这一路上都没有再遇上什么敌军,想必这靠近边境更不会有大批游击骑了吧。”

队正一行人在林间简单休整。一名士兵揣着一坨已经发硬变色的肉干走到队正身前,小心翼翼的询问着。

队正接过肉干掰下一半又扔给士兵,慢慢咀嚼着,声音含糊的说道:“这处密林是游击骑的重防之地,因为只有这里有延伸至回纥境内的密林可供人潜行,好好休息吧,明天出了这林子,绝对会有一场恶战。”

士兵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咀嚼着为数不多的干粮。

队正又一次检查了身上带着的信号筒,这与他和接应部队约定的时间已经过了一天,不知道接应部队他们是否做好接应的准备了......

密林之外六里,三百斥候正在一处高坡之后休憩。

“头儿,我们会不会靠的太近了?”一名年轻士卒有些担心的说道。“这么近的距离马的嘶叫很容易引起游击骑的察觉。”

一名领队嚼着草根,语气沉重的说道:“若是再远那信号筒的火光我们就看不见了,比起深入回纥的兄弟们,咱们这点风险又算得了什么呢。”

周围的一众军士都默不作声,尽量的安抚着自己的马儿,不让它们发出叫声。这群平日里大大咧咧的汉子此时却是无比沉默,每个人都在祈祷着自己的同袍能安然无恙的回归。

......

长安

对于正在边关发生的一系列战事李隆基和他的一种朝臣并不知晓,游园之中,李隆基甚至还在于杨玉环商量该在什么地方新修宫殿,华清池年年去,他也想要点新花样。

长安城里的人们还是歌舞升平,仿佛战争只属于边关。

大唐帝国的西南部,南诏国境内,一支吐蕃使者见到了南诏国的国王。

东北部,安禄山借着打击回纥的名义不断敛财,此刻他手上之兵已有二十万之多,而安禄山就用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开始装备这支大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