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仙录 第18章 回信

作者:微雨凌波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4-04-18 08:47:19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想不起来了...”李寒崖在脑海中思索片刻,竟发现连只麟片羽都没能想起。

照理说,作为平民子弟,虽然未必知晓【命星】对修行之途的具体影响,但大抵是算过的。

不然也不会一门心思让自己读书,想必是原主有【文昌贵人】之类适合读书的命星才是。

苏长河看他不言不语,以为是触动了什么心事,遂温言问道,“寒崖兄,你的命星是什么?”

“我想不起来了。”李寒崖如实回答。

“无妨,回来我替你寻一相师看一看便是。”

两人默契地岔开话题,又回到了这京城风物、奇闻轶事上来。

现在是大白天,客人大都是听听曲儿、跟姐妹儿调调情,很少有人会选择白天来青楼做运动,毕竟大部分人白天大抵是要上班的。

这时。

“这不是苏公子和李公子吗?”

听到这话,李寒崖和苏长河齐齐抬起头来,正对上一双如秋水盈波的媚眼儿。

“喔?浮梦姑娘。”苏长河认出是倚梦楼花魁,对她颔首致意。

不知这花魁听谁传了信儿,专门从楼上的闺阁里跑下来打招呼。

李寒崖的目光在浮梦周身打量了一圈,见她肌如凝雪面带桃花,目光千回百转情意绵绵,俨然是刚睡醒。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浮梦胸前呼之欲出的熊猫上,忽地又觉得,“可惜,如果她是虞子期的女人,我ntr他,那是不是更好啊?”

毕竟,此女才华不在祭酒之下啊。

赶紧把这个念头从脑海里赶走,默念了一句“圣人勿怪”。

“没想到李公子不仅一表人才,诗也写得这么好呢。”那浮梦目光在两人身上轮流扫过,最后停留在李寒崖身上,娇滴滴望着他。

一双卡姿兰大眼睛里满是崇拜和憧憬。

“浮梦姑娘请坐。”李寒崖咧嘴一笑,拍了拍一旁的凳子。

此时一来一回,他已心如明镜,当花魁,讲究儿的是一个如鱼得水,谁也不能得罪。那天虞子期设局对李寒崖发难,谁人看不出来?

就跟官场一样,花魁最害怕的标签便是成为“谁的女人”,队是不能随便站的。

更别提自己为她写了一首署名诗,怎么也能让她身价继续涨一涨。

本来想趁机捏一把花魁那摇曳的丰臀,看看有什么感觉。

但一想还是算了,周围那么多人看着呢,自己这一捏怕不是当场社死。

段子手李寒崖只能发挥特长,讲了几个略带荤腥的笑话,逗得花魁腰肢乱颤花枝招展。

现在不是花魁的营业时间,浮梦又东拉西扯叙了几句,热情邀请两人下次来给自己捧场打茶围,得到了李寒崖“下次一定”的承诺后,方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还是勾栏听曲儿罢。”

李寒崖送走了这桃花星,将注意力转到台上唱曲儿的姐儿身上,只听她唱道,“但听那郎儿有情妾无意,却说那百无一用是书生,背井离乡寻机缘...”

“悲喜不同欢,壮志总难酬,只道是天涯故曲千秋梦,白发红颜枉断肠。”

台上人咿咿呀呀唱着,台下人相顾无言听着。不一会,楼上楼下,寂静无声。

李寒崖沉下心,默默体会着这首曲儿的余韵,只感岁月如织、愁肠百结。

苏长河见他听的认真,只道他没听过,便在一旁低声解释道,“这首是京城名曲儿,叫作《南淮梦》。”

李寒崖深吸一口气,应道,“听着倒像是才子佳人的故事。”

苏长河道,“正是本朝太祖文皇帝的故事。”

白朝胤。李寒崖在心中默念这个名字。

苏长河怕他不知其中始末,又压低了声音,耐心讲解道,“太祖本是南淮城一介书生,恋上了一名青楼花魁,但太祖家贫,拿不出为花魁赎身的钱。他不想被人觉得百无一用是书生,干脆舍了家乡,北上寻找机缘去了,这一去就是二十年。后来,他被搅入群雄逐鹿的乱局中,最后竟收拾这破碎了数百年的河山,开创了大胤千年基业。”

“只是太祖后来再次寻访那花魁,却得知她早已不在人间了。她临死前写了二十封信,托人每年给太祖皇帝捎一封,告诉他只有他得了天下,才会出来见他。”

李寒崖笑着接道,“倒是一名奇女子。”

苏长河点点头,抿了口茶,这才缓缓收了尾,“只是不知她名讳,民间都叫她梦姑娘,因此这曲子便叫做《南淮梦》。”

话音方落,一曲终了。

就在两人说话的功夫,一名小二模样的人撞到了门口,伸着脖子向店内张望。

负责把门的壮汉见他衣着粗鄙,斜眤了他一眼,大手一挥,厉声道,“你是什么东西!也敢来这儿闲逛?”

那店小二被吓了一惊,忙将双手供过头顶,告罪道,“小人是来寻一官人。”

“哈哈哈,什么官人会认得你这种人?”那壮汉兀自不信,伸手就要去拿他。

“等等。”李寒崖忽地感觉这人似曾相识,起身抢出店去,横在了壮汉和那人中间。

“大人,可算是找到您嘞。”那人见救星到来,将脸上挂着的涕泪一抹,从怀里掏出一沓封好的书信。

李寒崖这才恍然,这人原来是同福客栈的小二。

自己早先向家乡去了信,此时他虽然已搬入国子监,但那时留下的地址自然还是客栈。

不知道这方世界的邮递工具是什么,不算快,但也不算慢了。

分别给了壮汉和小二几枚铜板,接过那沓书信,撕开封纸,在手中轻轻一抖,盈盈落下三封。

李寒崖回到大厅,向苏长河告罪一声,坐在桌前逐次拆开。

第一封是二哥回信,叮嘱他注意身体,好好考试,争取取得好名次。钱不够了说一声。

第二封是王官父亲的回信,言辞悲怆,家人已经在赶往天启城的路上。

第三封是李家的书信,言辞中多有质疑,也在赶往天启城的路上。

“此事看来不能轻易善罢甘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