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鸳鸯锅 第67章

作者:好一碗米饭 分类:悬疑 更新时间:2024-04-18 14:49:51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就在这时,刘老汉听到了屋子里的动静,他原本已经跨步出了厨房门,此刻又飞快地地折返回来,只见他从怀里掏出一张黄纸,像是一张符。

口中念念有词后,他将那张符咒猛得塞进了牛蛙的展开的脖子里。

突然之间,一阵火焰从那牛蛙的脖子里烧了起来,火苗烧到了董明的手,他一松手,那无头牛蛙就从董明的手掌中落了下去。

那落在地上的牛蛙,身子抽搐似的抖动了几下,在最后挣扎了几下后,终于被火焰所覆盖了,渐渐化为了一团黑灰。

冷不丁的吹来一股风,将那团黑灰吹散地无影无踪。

原本就胆小的咩咩早已经吓得冲出了厨房,我和董明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对了看了一眼后,感觉真是古怪极了。

因为店里死了人,而且尸体还停在大厅里,所以此刻火锅店里根本没有食客,见我们出来了,殡仪馆那带头的过来问我,商量得怎么样,这人带不带走。

我看了一眼刘老汉,他冲我摇摇头,于是我对那人道:“人先不送走了,如果确定要送过去,我们会再给你们打电话的。”

那人听了点点头,说他们这一行是有忌讳的,那车不能白出。

我立刻明白了他的意图,小声问咩咩今天的收入是多少,咩咩说中午大概卖了两千块钱,我让她拿一千块钱出来。

那领头的数了一下,说这个数不吉利,让我再补一点儿。

董明一听就急了,怒喝道:“你们这一趟能耗几个油钱?一千块钱还嫌少,怎么想漫天要价啊,信不信我去投诉你们,让你们一分钱也拿不到,还把工作给丢了!”

我劝董明算了,我这个人想来喜欢粉饰太平,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醒子现在还那个样子,救不救得活都二说,保不住还要打交道的。

“那不不行,唐小圆,你可别服软,你这不是助长他们的歪风邪气吗?”董明说得义正言辞,横眉冷对的。

我一时哑言,刘老汉走了上前:“董明,这位师傅绝对不是嫌钱少,亏你还是玄门出生,你怎么就不知道白事不取双,红事不拿单?”

白事不取双,红事不拿单?

我和董明互看了一眼,这又是个什么说法?

那人点点头,冲刘老汉一笑:“还是这位前辈懂行,红事是喜事,比如说家里有老人过大寿、年轻人结婚、考上大学这些就是红事,是喜事,那进来往出的钱就一定不能是单数,而白事就是死了人,相反红事,这钱绝对不能是双数了。”

我一听,立刻明了他的意思,刚好我的兜里就有一块钱硬币,赶紧掏出来递给他。

接过银币,这样一来,那笔钱就刚好凑成了一千零一,成了刘老汉口中的白事拿单。

那人很满意,招呼手下就上车了。

在离开之前,他小声地对我说了一句:“唐老板你人挺爽快的,我郑五洋也不是拖沓之人,实话告诉你吧,我在这一行干了快二十年了,也算是见了些稀奇事,我敢断定,你店里那老汉,看起来其貌不扬,但绝对是个有本事的人,你就听他的吧,准没错!”

我点点头,他最后一个上了车。

回到店里,刘老汉看了看四周,他说要不了那么多人,就留下咩咩和董明就行了,把其他人都弄走。

咩咩一听这话,脸色又变了,她说她害怕不想留下,刘老汉眉头一横:“刚才那东西在你身上留下了阴气,你现在出去可以,但是沾染上了什么孤魂野鬼,就不关我的事儿了。”

这话对咩咩来说,比什么都奏效,她是遇到过怪事儿的人,上次要不是王一鹏救了她,她可能早就被配了冥婚,成了王春棺材中的一具尸体。

因此一听说出去之后会沾上鬼什么的,那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说自己不出去,就留在这里。

董明不用说,也是必须要留下来的,我让其他的员工都提前下班了,看了一眼陆凡,他正一个人坐在吧台里,不知道该如何自处。

看着陆凡,我有些犯愁,他原本就是一只鬼,在我这店里呆着倒还有个安身之所,出去了只能到处游荡,万一遇上个鬼差什么的,把它逮了去,那可就麻烦了。

我跟刘老汉说了陆凡的情况,又把他的身世讲了一边。

刘老汉叹了一口气:“生是个可怜人,死了也是个可怜鬼,也罢了,就让他呆在那里面不要出要,免得误了事儿!”

陆凡一听,赶紧对刘老汉又是千恩万谢。

我跟董明将火锅店门关上之后,再回到大厅里,只看见躺在地上的醒子被盖上了一层白布,那白布的中间是一个黑色“奠”字。

他的脸色依旧惨白,睡在冰冷地地板上悄无声息的。

之前跟咩咩谈起过,其实醒子是我们三个人中间最可怜的一个人,他从小被人贩子拐卖了,买他的那家人是个孤老,没过几年就死了。

本来有个房子,侄儿侄女太彪悍了,抢了老人的房子把醒子给赶跑了。

醒子不想去孤儿院,就跟着一黄牛票贩子混,才七八岁就在街上发小广告什么的,风里来雨里去,居然也茁壮成长了。

这两年打击票贩子,醒子就不跟着那人干了,到处打工也能养活自己,还过得比之前安心些。

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存够一笔钱,坐火车去趟摆BJ,上个电视台的寻亲节目,看能不能找到自己的亲人,哪怕是看上一眼,也够了。

可叹世事无常啊,想不到醒子的钱还没存够,他自己居然就……

刘老汉从一个布包里掏出一些家伙什摆放在地上,我看见分别是一个铜铃、一个罗盘、还有一些黄纸画成的符咒等,这些都是很平静东西,跟我在冷姑那儿见到的没什么差别。

唯一稍微与众不同的,就是那摆在最边长的一盏煤油灯,造型很古朴,那里面的灯芯应该还是人工手搓的。

我五岁的时候,村里才通上电,之前家里都点煤油灯,灯型就是奶奶一手一手搓出来的,有多的,还带到集市上去卖,所以,这东西我还是认得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