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包子嘞!!又大又好吃的包子!!”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麻布清仓大甩卖了啊!!”

“馄饨,皮薄馅大的馄饨!!”

“各位大爷,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谢谢各位爷!!”

朱元璋一行人,还没有走进登州新城,就已经感受到了登州新城的繁华。

这里做生意的人比比皆是,商贩的摊位甚至摆到了城门外面,来来往往的商队和百姓,更是摩肩接踵。

像朱元璋这样数百人的商队,更是不在少数。

登州新城的百姓,让朱元璋想到了应天府的百姓,两地的百姓都是面色红润,精神昂扬向上。

不过有一点让朱元璋感到意外,那就是他总觉得登州新城的百姓,好像比应天府的百姓,还要自豪,骨子里透露出来的自信,让朱元璋忍不住皱了皱眉。

应天城是什么地方?大明首都,天子脚下,天下首善之地。

那里的百姓有股傲气,理所应当,可是这个偏远的登州城凭什么??

难道就凭齐王??

“父皇,这登州城也太高了吧??”

朱棣来到登州城近前,抬头朝上方看去。

只见高耸的城墙,看上去居然比应天城的城墙,都要高出三尺,这实在是匪夷所思。

应天城是经过沈万三的资助,再加上朱元璋的辛苦建造,方才建成了天下第一坚城。

可是登州城的城墙居然比应天城还要高,难不成自己二哥是担心有强敌攻打登州?

朱元璋也忍不住望向城墙,站在城墙上面的士兵,一丝不苟的守卫着登州城。

看的出来,登州城的守卫是非常严格的。

不过这些并不是朱元璋此行的目的,他只是轻声说道:

“先进城,去找你二哥。”

在喧嚣的叫卖声中,朱元璋排着队走到了城门处。

他正打算让人拿出路引,交给守门卫兵,毕竟在大明没有路引可谓是寸步难行。

这也是朱元璋建立的路引制度之一,他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想要将百姓固定在当地,最好一辈子都不要出去。

路引和里甲制度,很好的将百姓拴在一个小小的村子里,老老实实的种一辈子地。

只要百姓不到处流窜,就不会增长见识,也不会有别的胡思乱想的想法,能吃饱饭,就不会造反。

大明的江山,才能安稳。

只是这一次,朱元璋却失算了。

守城的卫兵,只是淡淡看了一眼朱元璋,就选择了放行,没有路引检查,也没有询问朱元璋来此的目的。

朱元璋傻了,他不可思议的询问守城卫兵,说道:

“为什么这里不检查路引?”

健壮的卫兵没想到朱元璋居然会问出这个问题,上下打量了一下朱元璋,然后试探性的问道:

“外乡人?第一次来登州?”

朱元璋轻轻点了点头,“这跟是不是第一次来登州有什么关系吗?”

“不管咱是第几次来,进城难道不是应该检查路引吗?”

感受到朱元璋咄咄逼人的气势,卫兵却没有丝毫退却的说道:

“你说的那些是在其他地方。”

“齐王爷有令,登州城执行特殊法令,入门不需要路引!”

再次听到齐王朱樉的名字,朱元璋只觉得怒气上涌,这个老二为什么如此特立独行?

简直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更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朱元璋当场就要发飙,朱标察觉到不对,急忙伸手拉了拉朱元璋的衣袖。

“爹,咱们该进城了!后面还有人在排队呢!”

朱元璋环视了一圈,见到周围百姓都在看着自己,只能强忍怒气,交了入城税之后,就匆匆离开了城门。

“出入城池,居然不要路引,简直是混账!!”

朱元璋即便走进了城中,也对刚才的所见所闻,愤愤不平。

反倒是朱棣有些贼兮兮的凑上前来,朝朱元璋小声BB道:

“爹,或许二哥就是想要向您证明,他才是对的。”

“用事实说话,才最可信!”

朱元璋神色一凝,想到了朱樉的劝谏书,其中就有一条关于路引制的谏言。

“大明应该放开路引,除了出关之外,大明百姓可以自由前往任意城市。”

“只有百姓流通起来,大明才能得到充足的劳动力来发展手工业和农业。”

想到朱樉的谏言,又想到朱樉大言不惭,居然要发展商业,本末倒置,朱元璋就感到黑血上涌。

“立刻,马上前往齐王府,咱要当年问问这个混账,他到底要干什么?”

朱元璋已经下定决心,见到朱樉之后,一定要好好教训教训这个目无王法,倒行逆施的狂徒。

很快,在二虎的打听下,朱元璋就了解了齐王的位置。

“老爷,据百姓们说,齐王府就在城中心,那座最高的建筑中。”

朱元璋听到这话,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城中那座高耸的楼房。

据朱元璋目测,这座楼房至少有二十多丈高,如此高大的建筑,也不知道朱樉到底是怎么建造而成的?

不过这些并不重要,朱元璋现在心中唯一的念想,就是立刻见到朱樉,然后狠狠收拾一下自己这个用事实说话的儿子。

“前面带路,咱中午要在齐王府用餐!!”

......分割线...

求点鲜花,评价票,求求各位大佬帮忙打赏点鲜花!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