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去到了朝廷之后,孙流儿拜见了当时的皇帝唐太宗,被唐太宗赐名为唐僧。

唐僧辞别唐王来到了两界山,遇到了猎户刘太保,唐僧正在和刘太保谈话时听到两界山方向有人呼喊。

刘伯钦和唐三藏正在慌张之间,又听到一声“师父来了。”

家僮们说:”这喊叫的一定是山脚下石洞中的老猴。”

太保说:“是他,是他。”

唐僧就问刘太保什么情况?

三藏问:“是什么老猴?”

刘太保不慌不忙的说是两界山下压的一只老猴子在叫唤。

唐僧就很好奇要去看看老猴子,刘太保就陪着唐僧来到两界山下,刘太保告诉唐僧两界山原名五行山,后来唐王将此山命名为两界山,也就是过了这座山就不再是唐朝的界限了。

太保说:“这座山以前又叫做五行山,后来因为大唐皇帝征西划定国界,才改名叫两界山。以前我曾听老人说:‘王莽篡汉的时候,这座山从天而降,下面压着一个神猴,它不怕寒暑,不吃东西,有山神监押他,饿了的时候,给他吃铁丸,渴了的时候,给他喝铜汁。从那时到现在,冻不死饿不死。’这喊叫的一定是他。长老不要害怕,我们下山去看看他。”

唐僧在刘太保的陪同下来到山脚下。牵着马走下山去。走了几里路,就看到山下的石匣子中果然有一只猴子,只见他露出头,伸出手,在那乱说:“师父,你怎么现在才来?来得好,来得好,快救我出去,我保你上西天取经。”

三藏走近前仔细看了看他的模样,刘太保也是胆大,走到前面,给他拔掉了脑袋旁边的杂草,问:“你有什么话要说?”

猴子说:“我没什么话说,你叫那个师父上来,我有一些事要问他一问。”

三藏说:“你要问我什么?”

猴子说:“你可是东土皇帝派往西天去求取真经的?”

三藏回答:“是的,你问这个干什么?”

猴子说:“我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只因了犯了诳上欺天的罪,被佛祖压在这里。前不久观音菩萨,领了佛祖旨意到东土去寻找取经人。我求她救我,她劝我不要再行凶作恶,让我皈依佛门,全心全意保护取经人去西天拜佛取经,取得真经后自然有好处。因此我日夜盼望,只等师父来救我出去。我愿意保你去西天取经,给你做个徒弟。”

三藏听了,十分高兴,就说:“你虽然有这份善心,又得到菩萨的教诲,愿意入佛门,只是我没有斧头凿子,怎么救你出来?”

猴子说:“不用斧凿,你只要肯救我,我自己会出来。”

三藏说:“我自然愿意救你,只是你怎么出来呢?”

猴子说:“这山顶上有如来佛祖的金字压帖,你只要上去把帖揭起,我就能出来了。”

三藏依着猴子说的,回过头来跟刘伯钦说:“太保,你陪我一起上山去看一下?”

伯钦疑惑地问:“不知道是真是假。”

猴子高声地说:“是真的,我决不敢说谎。”

伯钦只好让家僮牵了马匹,他却扶着三藏,又上了高山。两人攀着藤蔓往上爬,来到了山顶上,果然看见万道金光,千条瑞气,那上面有块四四方方的石头,石头上面贴着一个封皮,封皮上写着“唵、嘛、呢、叭、咪、吽六个金色大字。

唐僧随即双手合十跪拜于前,三藏走近跪下,朝着石头看着金字拜了几拜,朝着西方祈祷说:“弟子陈玄奘,特奉圣旨往西天取经,如果跟这猴子果然有师徒缘分,那就揭得起金字,救出神猴,同往灵山。如果没有师徒缘分,这个猴子是凶顽的妖怪,哄骗弟子,那就揭不起金字。”

祷告完成又拜了几拜。拜完后,走到前面将六个金字,轻轻地揭起。只闻到一阵香风吹过,把“压帖儿”刮到空中,空中响起一个声音,说:“我们是监押大圣的山神,今天他的苦难已满,我们就此回去参见如来,向佛祖缴还封皮。”

三藏和伯钦一听,心惊胆战,朝着空中礼拜。两人径直走下高山,又来到了石匣旁边,对那个猴子说:“我已经揭了压帖了,你出来吧。”

那猴子欢喜地说:“师父,请你走远一点,我好出来,不要吓到了你。”

伯钦一听,就领着三藏等人,朝着东方往回走,走了五七里远的样子,又听到那猴子高声叫着:“再走远点,再走远点。”

三藏又走了很远,只听到一声巨响,就像山崩地裂一样,众人都吓个半死。而那个猴子早就到了三藏的马前,浑身赤裸裸地,跪在地上,叫了声“师父,我出来了。”

然后朝着三藏拜了四拜,急忙站起身来,又向伯钦做个揖说:“麻烦大哥送我师父了,谢谢大哥替我拔去了脸上的杂草。”

感谢完以后,他就去收拾行李,放在马背上面。那匹马看见了他,腰软腿麻,站不起来,只因为猴子原来做过弼马温,是在天上看管饲养天马的,有些法则,所以凡马看见他十分害怕。

三藏看他的意思,是份好心,像个佛门中的人,就说:“徒弟啊,你姓什么?”

猴王说:“我姓孙。”

三藏说:“我给你起个法名,以后好称呼。”

猴王说:“感谢师父的好意,我有法名的,叫孙悟空。”

三藏欢喜地说:“这个法名也正合我们的宗派。你这个样子,就像那个小头陀一样,我再给你起个混名,叫行者,你看好不好?”

悟空说:“好,好,好。”从此以后,孙悟空又叫孙行者。

伯钦看见孙行者一心收拾行李要走,就转过身来对三藏作个揖说:“长老,你在这里收得个好徒弟,恭喜,恭喜。这个人可以陪你去取经,我却要回家了。”

三藏躬身行礼感谢道:“多谢你相送,感激不尽。回到家后多多替我谢谢你母亲和妻子,我在你家里多有打扰,等我从西天回来再来感谢了。”

伯钦回了礼,两人就此分别。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