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从打怪升级开始 第94章 快追

作者:白日飞梦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4-05-17 01:54:39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林惊涛脸色一黑。

不过,或许是自知理亏,也或许是忌惮陆不群的身份,并没有再继续辩解。

陆不群也不再理会林惊涛等游龙剑派之人,而是把目光投在邓副帮主身上。

人质在他手上,他才是问题的关键。

邓副帮主心中一紧,下意识的瞥了一眼林惊涛这个新主子。结果,发现林掌门故意把目光移向了别处。显然,是不想因为这事儿跟陆不群交恶。

邓副帮主心中一寒,怒骂几句“买买提”之后。

面向陆不群,沉声开口:

“人我可以放了。不过,要等我到了前面赤水河边之后。”

身为赤水帮副帮主,邓副帮主的水性自也不差,一旦到了河边,随时可以入水逃遁,便等于有了安全保障。

“可以。”陆不群点头答应。

邓副帮主并没有趁机提更多过分的要求,譬如承诺“不追杀他”等等。

人在江湖,傻子才相信承诺。

承诺太简单,有一百种变通之道可以打翻。

譬如,我发誓不杀你,但可以让别人动手。

众人远远的跟着邓副帮主来到河边。邓副帮主松开陆菱纱之后,果然一头扎进了水里,很快便没了踪影。

陆不群急忙跑到陆菱纱身边,查看她脖子上的伤痕。发现只是破了层皮,并无大碍,方才放下心来。

有陆不群在,林惊涛知道,已经无法再继续对郑乾动手。

干脆直接冲郑乾拱手:“我之前许诺的条件依然有效,郑少侠若是什么时候想通了,依然可以去游龙剑派找我。”

说完,便即和陆不群告辞。

倒也干净利落。

一场生死冲突,因为陆不群的身份震慑,就此化解平息。

郑乾再次见识到了身份背景对江湖中人的重要。

套用一句俗话,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不好意思,是我连累了陆姑娘。”

郑乾冲陆家父女诚挚道歉。

“不关郑公子你的事,是我自己武功太差,拖累了郑公子你。”

不待陆不群开口,陆菱纱已是急忙摆手。

陆不群瘪了瘪嘴。

好不容易养大的白菜……唉!

三人均没有回桃林书院的心思。

陆不群虽然不忿自家白菜魂都差点儿被郑乾勾走,却又惦记着和郑乾交流,学习他脑子中的奇思妙想。

干脆直接租了艘大船,三人乘船徐行,一边饮酒一边畅聊。

郑乾亦借机,咨询了陆不群许多江湖之事。

最后,郑乾拿出一枚从那两个蒙面杀手身上得到的令牌,向陆不群请教。

“这令牌你是从哪里得来的?”陆不群眼神一凝。

“从一具尸体身上捡的。”

郑乾说的含糊,但陆不群如何听不出来,这尸体是从怎么来的。

当即,郑重叮嘱:“这令牌,你最好还是早些处理了吧。”

郑乾点头,随手将令牌抛入了河里。

陆不群方才悠悠开口:“我大乾皇朝,幅员万里,有九州十道,名义上是天下最强大的国家。但实际上,也还是有不少敌人。”

“其中,最强的有四大势力。北边的草原牧人,西边的西域狄人,南边的百越蛮人,以及东边的东瀛倭人。”

“这四大异族势力,又被称作四夷。”

“为了应对四夷入侵,我大乾皇朝亦设立了四大军团,常驻四处边境。”

“四大异族势力有强有弱,四大军团的实力亦强弱有别。”

“其中,最强的便是对阵草原牧人的镇北军。”

“相信,铁血战神镇北侯郑屠的威名,你应该也听说过。”

郑乾点头。

讲出了自己所知的信息:

“镇北侯镇守北境三十年,屠灭寇边草原牧人不下百万,甚至数次主动出击,率领铁血军直捣草原王庭,吓得草原王庭不得不向北迁徙千里,这等丰功伟绩天下谁人不知。在青萍县中,逢年过节,就常有百姓自发向北叩拜。”

“嗯。”陆不群点了点头,神情复杂的叹道:“镇北侯三十年如一日镇守边关,不让草原牧人越雷池一步,确实算得上天下第一等的大英雄,在百姓中有此民望,也不稀奇。”

“陆叔叔提及镇北侯,可是这令牌和镇北侯有关?”郑乾想到了一个可能。

“草原牧人善骑射,人人都是天生的骑兵。所以,在四夷之中,又以草原牧人最强。”

“面对这样的强敌,镇北侯能罕有败绩,除了镇北侯用兵如神、铁血军团悍勇强大,也跟一支隐藏在暗处的特殊力量有关。”

“那便是黑鹰卫。”

“据说,黑鹰卫分为甲乙丙丁不同等级。人数虽然不多,却全是身怀绝技的武者。”

“这些黑鹰卫,散布在北部边关和大草原的各个角落,就是镇北军无处不在的眼睛。”

“也正因为有这些眼睛的存在,镇北军才每每都能料敌先机,百战百胜……”

郑乾恍然。

说白了,就是镇北军的情报组织。

也难怪,当初那两个袭杀自己的蒙面人看起来像是军中高手,还掉落了一门军中使用的《百战刀法》。

只是。

这等身负重任的特殊力量,肯定相当重要,多半非镇北军核心不能调动。

为何会远离边关前来袭杀自己?

那下令杀自己的人,总不会是镇北侯吧?

“说起来,那镇北侯竟然和自己同姓呢……”郑乾幽幽想道。

得知了杀手的身份,郑乾心中的迷惘却更深。

陆不群亦有疑惑。

不过,忍住了,没有多问。

看出郑乾似有心事,陆不群便没有继续叨扰。走到大船一边,开始回忆整理和郑乾的交流所得。

郑乾亦拿出上船前准备的纸笔,开始抄录记忆中的三十六计故事。

到了下午,一本缩略版的《三十六计》抄完。

郑乾也不犹豫,直接递给陆不群:“承蒙陆叔叔多番相助,这本小故事,算是我送给郑叔叔的礼物。”

陆不群接过。

翻开一看,眼睛立即像是被吸住,再也出不来了。

等到傍晚,陆不群才终于醒转过来。

第一时间就要寻找郑乾,道谢,顺便交流这诸多令他叹为观止的妙计。

却发现,大船之上早已没了郑乾的身影。

“郑小子呢?”

陆不群急忙问望着河水发呆的陆菱纱。

“把那小册子交给你之后,就走了。”

陆菱纱语气之中明显带着幽怨,“我当时使劲叫你,你都没有反应。”

“唉!”陆不群懊恼之极,又急忙问道:“可知他去了哪里?”

“他没有说。不过,我记得他上岸的地方。”

“快追!”

“怎么了,爹爹?”陆菱纱愕然惊问。

“这就是在世军神啊,就此一人,足以抵得上十万雄兵。断然不能让他就此走脱!”陆不群语声激动,“有如此惊世之才,何愁四夷不能平定,何愁无法建功立业。断然不能让他,浪费才华,逍遥江湖……”

陆菱纱:“……”

陆菱纱不明白,父亲为何会一改对郑乾的态度。

之前,郑乾那几首经典诗词,早已经展露出了惊世才华,当时,父亲的神情并没有这般热切。听闻郑乾志在山水,打算游历江湖,也并没有劝阻。

怎么一看这小册子,就彻底变了呢?

陆菱纱不知道,和她这样的文青不同,她的父亲骨子里其实是一个政客。

再好的文采,于政客来说,只会惊艳,并非必须。属于锦上添花。

就如郑乾前世,历史上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为何往往得不到朝廷的重用,通常只是混个不起眼的小官。因为他们的才能,只在写诗,不在从政。真给他们封个大官,多半把握不住,反而会将治下弄得一团糟,空有报国之心,却成百姓祸患。适得其反。

策论、兵法,则截然不同。那才真正关系着大局、成败……

这就是艺术家和政治家、军事家的区别。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