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问长生 第58章 通脉

作者:阜长庚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4-05-11 15:21:55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如今的陈述,已散去了一身修为,只是一个寻常人。

常人亦有别,陈述毕竟还算是“剑胎”,如今也该去寻找修行之路了。

人们在修行之初,通常在十二岁时才会做抉择,但这其中涉及到一个名为“神通”的概念,这一概念也引出了“神通九界”这条路。

然而世间修行之路何止千万?

但究其根本,还是在“神通九界”与“五象和合”。

这两条路虽是并列的关系,可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两种修行法门即使再各有裨益,真正被世人所公认的通天坦途,却还是——真灵,即“五象和合”。

“五象和合”修者,真灵在主宫,是为天藏法相,“神通九界”修者,命灵在觉宫,是为人藏神通。

命灵顾名思义,即为本命之灵,其最显著的一大特点,便是一旦觉醒便能取得本命神通。

其实这二者并非是你存我亡的对立关系,而是一种主次关系,可仅是这一主次的抉择,便涉及到往后的修行之路,正应了那句,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而真灵比命灵更被人认可的一点则是,取得本命神通的条件极为苛刻,其中一条便是“不死不见”,人不至将死之时,永远也见不到本命神通……

这条修行路不仅开头难,后路也难,更有甚者寸步难行,举步维艰。

当然,除此二者外,诸子百家、武道、极意修者也并不少见。

常言道,修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许多“神通九界”修者,都是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湮灭在人潮的汹涌里。

碌碌无为,终其一生。

说来说去,这两条路唯一相同的点,便是在最初的“凡境”。凡境只是个统称,在真灵有“通脉”、“周天”两境,在命灵则称之为“醒灵”一、二里。

其中还有先天、后天之分。

先天修者虽然罕见,但其实并不稀有,哪怕是万中无一的天才,在白帝城域内还有至少一百万人口。

这通脉便是指引八气入体,若以人体为纸,这八气所经行,讲究个先天者演河图,后天者化洛书,这两种基本炁图,在各个宗门都有改良与演化,在剑宗,修行过《逍遥经》之人,则需要修行对应的“逍遥图”。

炁图,顾名思义,便是运炁之图,比如河图一六共宗,为水居北;二七同道,为火居南;三八为朋,为木居东;四九为友,为金居西;五十同途,为土居中。

以八气引先天一炁在体内刻下炁图之形,锚以点位,便能使内外浑然一体,外气自入而内炁自生。

所谓炁图者,世人称之为功法。

于是在这兰若寺的藏经阁中,王玄黓传给陈述翻了好久才翻出来的“逍遥图”。

“这兰若寺内,八气浓郁,生机蓬勃,利于修行,这图你先在这儿消化了吧。”

“师父……”陈述吞吞吐吐。

王玄黓一眼便看透了他的心思,笑道:“小亮与小月身体素质太过薄弱,需要经过调养后强健体魄,才能开始修行。旺财嘛……它已经偷偷修行好久了。”

陈述惊讶道:“什么时候?”

师父想了想:“在你被小亮和小月抬下东山后不久。”

陈述瞧着旺财,旺财瞧着他。

至于陈亮,他在跟着书院弟子忙前忙后,不知在忙些什么。

陈述盘坐于地,打开所谓的逍遥图,呆若木鸡。

好家伙,这逍遥图是本无字天书啊!

“嗯……逍遥嘛……逍遥。”王玄黓试着解释,最后却是点着头,“嗯!对!逍遥!”

陈述看向师父,师父翻出书架上的一本《九州妖魔录》,正看得“聚精会神”,时不时瞟陈述几眼,二人目光一碰,师父便转个身,不再看这徒弟。

“师父……”

王玄黓撂下书,盘坐在陈述对面说道:“要不先随便试试?”

他其实也没见过修行逍遥图的人,毕竟这《逍遥经》也是他不知从哪里翻出来的。

陈述也没了法子,只好赶鸭子上架,死马当成活马医。

闭目沉心。

“小述你应该感受到,体内正有一种狂躁的炁阻止你入定,此谓——心猿不正,意马四驰。”

“若要修行,先存‘真灵’,而你所要做的,便是降心猿,伏意马。”

陈述问道:“师父,何为心猿意马?”

师父回道:“心神不定,欲壑难平。”

王玄黓手指轻轻点在陈述眉心:“你心思太重,师父先传你‘斋心诀’,助你入定。”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陈述闭目盘坐,本来眼前是一片漆黑,逐渐入定后,眉心处似乎有一个光点儿,越用力去寻它,它飘的越远,始终只是一个光点儿,圆坨坨,光灼灼,净倮倮,赤洒洒。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炁。”

炁?

他不再去追寻光点儿,而是感受着炁,由外至内,又由内至外,这世界忽然变得空荡荡,空荡的世界中,渐渐有一个身形盘坐,然后是一个光球,从那身影的怀中扩散,逐渐笼罩全身。

此刻的陈述,一呼一吸间,八面来风。

人有五气,而天地十气。

八气是为,东气甲风乙木,其气温,以肝、胆应之,西气庚燥辛金,其气热,以肺、大肠应之,南气丙热丁火,其气凉,以心、小肠包络应之,北气壬寒癸水,其气寒,以肾、膀胱应之。

除此八气之外,还有中央戊湿、己土两气,只不过这两气在通脉境,暂时还用不到。

将八气一缕一缕引入体内,慢慢炼化的过程俗称为——练气。

练气归真。

寻常练气通脉的过程中,是以气制点,从外引入八气而在体内规定八方,按河图或者洛书的位置格式烙印点位,使得人体内炁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炁虚有感,而走大龙。”

脊柱被称为人之大龙。

静而得炁之,虚者心斋也。

八气一缕缕引入体内,以脏腑应之,定下八方后,汇集丹田处,是为幽精宫,此处藏炁根,八气游走带出先天一炁,在体内顺脊行大龙,而通明百窍,连五脏而正八脉,继而引导炁循还在任、督二脉。

水火既济,玉液还丹,此为小周天。

“通窍明穴,得见内景。”

这些本来躁动不安的炁,此刻才真正的平息下来,这股炁虽是平息,却仍在不停流动,仿佛涓涓细流,绕八脉而行,竟是自行演化河图,而在这河图定下八方后,炁却并未停止,不断流转中,逐渐化为一黑一白二道炁,二炁如两条鱼儿,衔尾而游,最终交织绘映成一张“麒麟踏云图”。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