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创业艰难,从官渡之战开始 第39章 一破

作者:狂楚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8 02:40:13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冀州长史逢纪府中,宾客济济一堂。

州牧、司隶校尉以及大将军三府诸多从事,如审配、郭图、许攸、高蕃、淳于琼、应劭,以及辛氏兄弟等人,无不在场。

甚至一向与逢纪政见不合的荀谌,也列席在位。

这些人,无一不是在河北呼风唤雨的巨擘。只需跺一跺脚,想必冀州就会抖上几抖。

他们虽然私底下互相攻讦,为各自家族的利益勾心斗角。但是除了审配之外,却有一个相同的身份——河南士人(黄河以南)。

他们或出身于南阳,或闻名于汝南、颍川,不仅是袁绍的元从幕僚,还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南下。

所谓富贵不还乡,如同锦衣夜行。

无论他们是有意还是无意,但心中都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如果不说动大将军袁绍伐曹,不攻取中原,则他们如今的富贵,对于他们的家族而言,都是无根之木。

好在时机已然成熟,黄河一场洪水,简直神来之笔。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都将两岸打扫干净,为决战开辟出战场。

谁都明白,磨刀霍霍的将士,早已饥渴难耐。

不打仗,哪来的战功?

没有战功,哪来的部曲和食邑?

没有部曲和食邑,哪来的权势和女人?

这是一场不仅袁曹双方、甚至彼此手底下文臣武将都期待已久的决战。至于犹犹豫豫的河北人,早晚会被扫进尘埃里。

大堂之中,众人开始推演进军路线、条陈破敌良策,甚至将主战场定于何处,由谁统率兵马,都做了详细部署。

可是话题说着说着,渐渐跑偏,不知道为何扯到了田钧身上。

尤以逢纪为甚,不仅提出黄沟决堤的可疑之处,更将田钧视为祸种,再次提出派刺客取他性命一事。

行侠任勇,虽然在大汉蔚然成风,但德高望重的名士,往往对刺客一道不耻为之。因此众人闻言,脸上都各自古怪。

郭图与辛氏兄弟对田钧多有好感,当即出言反对。

审配、许攸二人,一个因洪水吃了闷亏,一个牵涉到之前行刺的刺客,因此都默不作声,没有表态。

至于高蕃、应劭等人,对河北人田钧并无多少了解,只将他当做常人,认为逢纪是在杞人忧天。当然,他们也没有出言制止,俨然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

最后,反而是一直闷声不响的荀谌抚须笑道:“只一小儿,诸君何必劳神费思。何不让淳于将军统兵到黎阳时,缚之以绳?”

众人都以为妙不可言,淳于琼自是连声许诺。仿佛掐死田钧,在他眼中,与捏死一只蚂蚁并无不同。

与此同时,邺县的终监大牢缓缓打开。

监军沮授屏退众人,独自迈进了田丰所在的死狱。

“元皓,黎阳的战事,想必你已经听说了吧?”

田丰闻言点头,苦笑道:“府中已经派人宣慰过了,没想到一场洪水,洗去了逢纪等人的谋划,岂不是天意?”

田钧攻破驻马川一事,田丰已经知晓。

无论如何,那都是他的养子,是他田氏的部曲,田丰如何不得意?

至于逢纪想要借于禁伏击田钧一事,他不仅早就知道,也未曾提醒田钧。如今一场洪水适逢其会,将阴谋尽扫,何不归为天意。

“天意?”

沮授反复咀嚼这两个字,直到味同嚼蜡,然后才问道:“我若是告诉你,这一切,恐怕是势先有意为之,你又做何感想?”

沮授已经打探清楚,在田钧开赴黎阳之前,有一支部曲趁夜晚摸黑离去。这支部曲一直行到漳水南岸后,绕过安阳城池,凭空消失踪迹。

只怕那黄沟之水,便是这支部曲的杰作。

“如果真是势先的手段,那就不愧是我田丰的儿子。”

“明知大性山有伏,却神乎其技,知险而行,将冀州南部捅破天来。这本事,连我都万万不及。”

田丰一阵赞叹,抚须而笑。

“的确是大手笔,没想到你我眼皮之下,竞有这样的贤才!”

沮授也忍不住赞和一声。

瞧了瞧田丰带着微笑的面容,他轻轻摇头,语气有些责怪:“元皓,你为何要将部曲给他,凭空生出这许多事来?

我如今再想杀他,只怕难上加难!”

田丰不由点头,田钧如今是鱼游深海,有了无数选择。他只要能在黎阳站住脚跟,只怕再想取他性命,就是痴人说梦了。

便叹息了一声,皱眉劝道:“公与,上一次你故意放出消息给许攸,想借逢纪之手除他,被他轻易化解。

这一次,审配、逢纪二人计上加计,却让一场洪水所误。我看啊,只怕是人算不如天算!”

人算不如天算?

沮授不敢认同,辅佐袁公多年,哪一次不是靠奇谋决胜?当年他与田丰一起妙计百出,是何等的恣意畅快!

可如今!

他低头看了一眼困厄的田丰,才发现时过境迁,这个与自己相知多年的老友,不仅处境变了,似乎心意也有些变了。

想到逢纪那群教唆袁公,鼓吹与曹操速战速决的弊夫,沮授叫苦不迭。可惜如今河北的士人,能够一起谋划的,已经不多了。

沮授咂咂嘴,终是没有再说什么,作礼退出了牢房。

“公与啊,我与你不同。你长子沮鹄,如今好端端的在顿丘领兵。而我的长子,已经永远埋骨在巨马水。现在所有人,又开始打起了势先的主意。”

望着沮授离去的背影,田丰如是问道:“我又能如何呢?”

冀州的冷箭,田钧不清也不楚。

他死也不会相信,当年第一个出手救下他性命的人,如今却处心积虑地想置他于死地。

仿佛那仇恨,与目下正在强攻驻马川的于禁一般大。

话说于禁领着残部进驻到黎阳休整之后,又恰逢袁军大将赵睿领着一营兵马痛打落水狗,将史涣的半营兵马打的丢盔弃甲。

史涣与朱灵都知道驻马川地势高耸,不受洪水影响,于是故意卖出破绽,将赵睿往黎阳方向引。好巧不巧的,刚好与于禁合兵一处,不仅击败了追击的袁军,反而生擒了赵睿。

于是史涣又提着赵睿,点上千余部曲,扮作袁军,往荡阴骗城而去。

于禁则因祸得福,不仅白得一场战功,而且顺势迫降不少河北士卒,部曲不降反增,竟比之前多出不少。

遂志得意满,留朱灵守城,将河北兵马一部充作前锋,自领部曲殿后,来争驻马川。

好在田钧将黎阳的动向都瞧在眼中,不仅从容布置,将十一个壁垒加固扩围,更将近日来拾取的断木、破布、杂草等,尽数匀到每一处壁垒之间。

于禁本来志得意满,可惜一连鏖战三日,在付出近千人的河北士卒伤亡之后,才堪堪攻破五座壁垒。

看着这个从自己手底下亡命走脱的小儿,如今强占了自己苦心经营的营寨,反过来将自己逼的落魄不堪,于禁越想越气,恨不得将田钧剥皮解恨。

他恼羞成怒,第四日亲斩数个督战小兵,然后身先士卒,将一柄钢刀抓在手里,奋不顾死的朝驻马川顶上杀去。

曹军士气大振,争相赴死,解厄营抵挡不住,被连破两壁。

等到于禁想一鼓作气攻上第八座壁垒时,田钧亲来擂鼓。解厄营军心一奋,有反扑之势。

于是双方在两座壁垒之间狭窄的空地上互不避让,进行最简单直接的白刃鏖战。血液,将这一整片路段染成黑红。数以百计的士卒尸体,在此不断滚落。

残肢断臂随处可见,肉沫残渣四处横飞。纵横交错的刀痕与箭孔,仿佛要将这一片陡路剁平。嘶吼哀嚎的悲鸣之声,在一具具狰狞的面容上咆哮。

将近三个时辰毫不停息的战斗,使第八座壁垒几度易手,但田钧始终立在鼓台上不避不让,解厄营爆发出惊人的战力,反复将壁垒夺回。

如是再三,曹军再无余勇,终究不能抢夺。

于禁身披多处刀伤箭创,一连砍卷刃数把大刀,依旧没有回天之力,眼睁睁看着日渐西斜,无奈偃旗息鼓。他不敢大意,生怕天黑之后地势危险,当即留下少部人马,想回到坡底营寨中。

然而,田钧怎么会容他轻易撤退?趁于禁组织下坡之时,解厄营滚下早就沾满桐油的柴草堆,然后用火箭射击。又将第八、第九座壁垒的拒马、鹿角、大石等物尽数拆除,一齐向下投去。

由于田钧早就有心,将各种杂物塞在了壁垒之间,所以轻轻一点火星,就引发熊熊大火。再加上沿途的残尸破甲又多,于是一并点着。

曹军抵挡不住,只能翻滚逃命。加上其攻坚的部曲中,有不少河北士卒。他们见机呼啸高喊,到处煽风点火,使得火势蔓延,曹兵尽皆丧胆。眨眼间,就将陡路上的七座壁垒尽数点燃。

大火炽烈燃烧,形成一条烈焰狂龙,不断吞噬着早已逝去和即将逝去的生命。沿路的曹军士兵和伤卒,被热浪席卷、化作飞灰。许多不能忍受炙烤的精壮,自愿选择从高高的崖壁上跳落。

田钧又率部呐喊穷追,曹军一败涂地,壁垒被全部夺回。

幸好坡下还驻扎着近两千本部士卒,于禁亡魂大冒,一口气钻进大帐之中。然后心有余悸,将营寨后移到数里之外。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