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创业艰难,从官渡之战开始 第55章 换俘

作者:狂楚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08 04:50:01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很好,这才是大将该有的样子。

田钧不再理会,径直来到瓮墙边。城下,是阵列十分严整的曹军部曲。哪怕已驻守多日,这营兵马的行伍之间,依旧看不出一丝懈怠。

他赞许点头,徐晃治军之才,的确当得起历史上魏武的夸赞。

于是令左右传唤,约徐晃相见。

不多时,便有一员大将策马而来。田钧视之,心中赞美,分外喜爱。

来人就是徐晃,他虽端坐马上,却仍旧可以看出身长高大,且体魄极为壮实。

他面容峻峭,双目有神。眉浓眼阔,神态坚毅。留络腮虎须,做猛将装扮。两臂壮硕,似有千钧之力。瘦腰宽背,浑如彪虎之身。形貌伟岸,端的是一条好汉子。

只手中一把劈山斧,看得田钧一惊一乍,没想到这徐晃当真出戏,果然像演义里说的那样,是个狠人。

徐晃来到城下一箭之地,抬头望去,见城上早就布满弓弩手。

但他丝毫不惧,只将目光锁住田钧,嘲讽道:“小儿,你使奸计杀得魏续,可敢杀我吗?”

田钧眉毛一跳,这货是不是有病,竟有这种特殊要求。登时就想拉出赵云,去挫一挫徐晃的威风。

不过这个危险的想法,还未成形就被田钧掐灭。赵云虽是武勇,徐晃却也不俗,想斗将杀他,只怕除了关公,其他人都没有把握。

便向城下笑道:“不敢,不敢。徐将军之雄壮,岂是魏续之流可比。”

“哼!既知我名,如何还不献城?”

徐晃将大斧凌空挥起,狠狠劈下,做出一副狠辣模样,仿佛已将田钧裁成两段。

“我若是你,早已紧闭三门,只从北门亡命而走,至少还能留一个全尸。”

田钧无奈,心叹这世道到底是怎么了,武将的嘴皮子怎么都这般绑臭。

你道是徐晃是在嘴仗,实则他不光喷人,还在用计。无非是他以为侯成一直埋伏北门外,想唬田钧自退,好中埋伏。

不过这如意算盘,田钧当即就将珠子都给捏爆了。他招了招手,就有十数个锦盒被抬到城上。

“钧来此处,非为求战,乃是求和。窃为徐将军考虑,还是退兵为好。”

说罢,田钧一声令下,锦盒被一一打开。十多个斗大头颅被士卒提在手上,展示给城下观看。

“将军且看,我不仅斩了魏续,连同在北门外埋伏的侯成,也一并斩了。窃以为曹营拙劣的计策已经识破,因此劝将军离去。”

徐晃定睛细看,不是魏续、侯成等人的头颅,又是什么?他震惊连连,心头狂跳,在马背上坐立不住,惴惴不安起来。

魏续、侯成这等小人,徐晃向来瞧不起。哪怕是曹公,也十分不耻他们的为人。因此不曾重用,只让徐晃都督。但是他们人品虽劣,可身为将领,却是不凡。

然而,田钧就这样将他们都斩了。

徐晃不仅忧惧,更多是不解。

黎阳的兵马,他做过细致盘算,绝不会超过三千。就算是三千人马,如何能在半日之内,连破魏续、侯成两营兵马?

若说魏续大意死于斗将,是自取其辱,勉强还能接受。那侯成麾下可是有骑卒千余人,徐晃想不出田钧能拿什么击败他。更别提这千余骑卒,乃是吕布的旧从。

徐晃哑然失声,不知所言。

他设身处地,哪怕将自己与田钧角色互换,也没有任何能瞬破这两人的办法,于是心神震怖,任由马儿在原地兜转起来。

“徐将军,还有一个消息,请一并带回南岸。”

田钧得寸进尺,欺徐晃有退兵之意,直接将嘲讽拉满。

“数日前我击破荡阴,史涣好勇斗狠,不甘心弃城而走,我只好斩下他的头颅,送到邺城请功。”

城上部曲闻言,都放肆大笑起来。

徐晃面皮抖动,没想到史涣也被杀了。他看向田钧的眼色,有些复杂起来。

“哦,对了,还有之前的朱灵首级,也被送往了邺城。”

徐晃狠狠咽下一口气,恨不得将大斧往上抛去,将田钧劈死当场。

“还有——”

还有?为这黎阳到底要死多少人?

徐晃心神大骇,斧子有些拽不紧,险些掉在地面上。他生怕从田钧口中,蹦出宋宪,亦或是吕常的噩耗来。

“之前用了小小一计,擒得大将于禁。我看将军营中,有赵睿等河北人。某私做主张,想与将军换俘,不知可乎?”

于禁,是曹公甚为深爱的大将。他丢失踪影多日,没想到竟被生擒。换俘之言,让徐晃很是认可。他以为用十个赵睿换一个于禁,都是值得。

于是当场就想答应,但转念一想,又怕田钧耍诈,便喊道:“非是我不信你,只是于将军乃国家大将,名震河北。你空口无凭——”

话音未落,士卒已经推着于禁来到女墙边。徐晃见状,斧子拿个不稳,当一声掉在石板上,再也蹦不出一个字来。

于是双方约定不许耍诈,不许放冷箭,君子互诚守约,遂用于禁换下来赵睿等十余人。

徐晃自知久围无益,拔下黎阳已无可能。于是点起兵马,陆续退离。自寻白马古道,过河而去。

不多时,在西门外驻扎的宋宪部曲突然摇旗鼓噪,响起大骂之声。

李庙摇头苦笑,断定这是宋宪疑兵:宋宪收到败报之后,见徐晃退走,必然不敢久留。他担心退兵被劫,于是自作聪明,留下一部人马。名为鼓噪攻城,实为断后。其大部人马,必然退离。

田钧恍然大悟,赶紧让田奇派人出城佯装进攻,这些人果然丢盔弃甲,当场投降。平白无故赚了一曲兵士,让田钧乐坏了,对宋宪更是鄙夷连连。

遂让耿并安抚降卒,派田奇清点战果。而陈团则十分荣幸,被单独给与选兵之权,在降卒中挑选合适之人,将八百先登营编制扩满。

他单独与李庙来到偏厅之中,二人就邺城的内斗做详细打算。

“算成,前些日子让赵伦将朱灵、史涣等人头颅带去邺城,我想凭那些功劳,讨一个校尉之职来,想必是易事。”

“我有意将眼下这些曹军将领的首级送到邺城,就怕弄巧成拙,非但不能博取功名,反而会引起文臣猜忌,武官妒恨。为之奈何?”

的确,袁绍的封官速度,已经赶不上田钧的立功速度。

这些头颅要是送到邺城,极大可能引起反噬。不仅逢纪这些谋士受不了,便是一群战将,难免也要眼红,进而心思活络。

“公子言之有物,曹军上赶着送战功,我等倒也无奈,这取也不行,不取也不行。”

李庙取笑一句,见田钧无奈摇头,这才严肃起来。

“以庙之言,只怕这头颅,公子不得不送。”

“一来将士们出身入死,搏下大功却无封赏,势必不能服众。那么下次曹军来犯时,人人都有不满之心,试问公子如何还能如指臂使,再建奇功?”

有理!李庙之言,正是田钧所想。

他凝视起李庙,十分期待他的高见。

“这二来,以公子之前的功绩,何止校尉,便是中郎将一职也是绰绰有余。怕只怕在一众谋士诱导之下,袁绍会更进一步,将公子封为都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