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至于第二条路,在朝中混资历需要的时间太久太久了啊。

待黄巾起义爆发后,徐毅可能也仅仅只是位秩比千石的朝中副职官员。

如此低的官职,届时哪怕自己积极的参与对黄巾之乱的平定,恐怕也捞不到多少功劳与好处。

更甚至可能待到公元189年,董卓来洛阳入主朝政了,自己还是一个刚秩千石的朝中小卡拉米~

如此情形之下,自己哪怕先假意投靠董卓,也得看看对方乐不乐意给自己升官啊。

毕竟自己可没什么显赫的名声与家室,对董卓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且董卓与其麾下的谋士们也不是傻子啊,是真心投诚还是虚情假意,赌对方看不出来的嘛?若是要你留家室在洛阳怎么办?你舍得了妻儿吗?

哪怕上述一切顺利,能外放为一郡太守,再随大流,跟众诸侯一起讨董?

可这样自己的起步就太慢了,如何能与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术,乃至三名汉末的“命运之子”相争锋?更不要说一统天下,争一争那“九五之位”了。

同时,自己的履历也就难看了,如此自己岂不是成了所谓的“背主之人”!如何能够‘得人来投’,又如何能让下属一心一意的跟随着自己啊。

又或者直接跟着董卓发育,待其死后再出来单干?

政治不正确啊!大汉统治江山四百年,深入人心啊。如此,士人们几乎不可能投靠自己一个乱政之人,下辖之地不会稳,麾下士人也会有异心。

到时哪怕攻取了地盘,又依靠何人来治理?哪怕是开展“义务教育”,自己来培养“自己人”,也需要稳定的地盘和学问高深的大儒,然后花费数年的时间来教导啊。

至于寒门,人才还是太少了啊,而且“寒门士子”曹刘孙也要的啊!

曹操有唯才是举的“求贤令”;刘备遇上有才华的,直接“上口舔”到手;孙坚孙策二人武力值膨爆,安全感满满。

仔细想想,招揽寒门士子的竞争压力也是这么大啊,对方还真不一定能看得上自己呢。

如此,投靠董卓后最靠谱的道路,也便是取而代之,在其死后,全盘接受其遗产了。之后积极任用饱受排挤的寒门士子与边地士族,包括董卓麾下的士人们,前期管理地盘完全足够用了。

正所谓“乱世兵强马壮者为王”,积极练兵,以武力压服天下。待自己‘兵锋为天下先’,总会有‘投机者’愿意入股自己,届时便可以开展自己的“义务教育”,一步步的攻取天下了。

但如此,徐毅却是有些不爽了,少年人意气风发!他并不想依附于董卓这种满脑肥肠的“乱政”之人,更不想舔他的“屁股”!

哪怕要舔,也要舔何太后的啊!!!

徐毅回想起了当初在洛阳时的那惊鸿一瞥,不禁暗暗的想到。

所以,第二条路也可以pass掉了!

没办法啊,大汉的士族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洛阳这大汉的权利中心,僧多肉少啊!

而若是依靠宦官的关系在朝中快速升职,成为宦官一党,即所谓的“浊流”、“阉党”。

脑海中有着“天授”的徐毅,更是知晓,此乃自绝前路啊。恐怕连乱世都尚未等到,便被诛宦之时给顺带着清理掉了。

徐毅默默的思索着:“公元180年荆扬二州的黄穰起义,自己或许可以试试,也可以作为黄巾起义之前的练手了。

若能平定此乱,自己或许可以借此战功,在黄巾起义之前谋求一秩两千石的太守之位。

而若能早日成为一地太守,待乱起之时,自己便可以大有作为了啊。”

想到这里,徐毅没有再作计较,默默下定了决心。

随后,便提起笔向叔父徐奉回信,希望其能助自己一臂之力,谋求荆杨二州的千石县令之职。

也没得办法,徐毅发现他的臂助之中,只有叔父徐奉最为坚挺啊。

徐毅暗自吐槽了一声,继续想到:“明日再与老师商议一番,请求老师出面,让老师在洛阳的好友帮帮忙,自己这千石县令之位便是稳了,毕竟自己也曾在皇帝刘宏面前露过脸,这功劳是实打实的啊。”

……

诸事顺遂,徐毅今年的“上计”考核成绩又在广陵郡诸县中被太守举为了“最”。

包括今年在内,徐毅为射阳县令这三年,上计考核成绩皆在郡中拔得头筹。

广陵郡太守张纲对徐毅也是好感度满满,曾多次相邀,与徐毅进行宴饮。

还暗暗向徐毅透露了自己的任期也已满,即将前往洛阳,升任为九卿之一太仆,丝毫不掩饰对徐毅的欣赏和招揽之意。

此时的大汉各地“风不调雨不顺”,各种天灾频繁发生。

大汉北部边郡一直遭受到鲜卑的劫掠,而内地各州郡的叛乱还接连不断的发生。

再加上此时皇帝刘宏“卖官鬻爵”,升任官职还需缴纳大量钱财,使得大汉各州郡乌烟瘴气。

新任太守、县令、县长任职之后,各种苛捐杂税频烦出现,拼命压榨着各地没啥背景的豪强与黔首平民,以此来捞回为官时所花费的钱财。

天灾人祸,再加上各地的动乱背景之下,每年的“上计”考核,张纲任职的广陵郡竟成了各州郡里拔尖的存在。

再加上“光和犁”是在自己辖地内出现的,张纲身为上官,汇报之时也得了不少好处。

如此种种原因汇聚之下,张纲不出意外的升官了。

故而,张纲对于自己所辖地内“上计”成绩最佳的县令,自然也是好感度满满。

……

徐州的人才何其之多啊,徐毅看着这几日糜家送来到的消息,留下了渴望的口水。

糜家产业遍布徐州,消息自也是极为灵通的,每当徐州各地有什么事情发生,糜家都会很快便收到消息。

故而,徐毅拜托了糜竺,将徐州各地的消息也送于自己一份。对着这种并不费力的请求,糜竺很爽快的便答应了下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