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夜的守望者 第1章 前夜

作者:6条壬晴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27 19:26:10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生命,是宇宙中最浪漫的存在,也是宇宙中最微不足道的尘埃。

石兰认为,几乎所有的天文学研究者都是星球的“眼睛”,而她要做这颗星球的“耳朵”。

那天她一如往常,戴着耳机,眯着眼睛,手上的笔时快时慢地轻戳着桌子,在她面前的中控台上,放置着十余台显示器,每一台的背后都通过复杂的传输线连接到基地外一口口巨大而笨重的探测器,而前端输出口则连接着石兰的耳机。

每台显示器上都有两条线,一条永恒不动的基准线,和另一条“理论上”可能会动的数据采集线,所谓“理论可行”,也就等同于现实几乎不可行,而为了证实这“理论可行”,多少年来多少名研究者在孤独等待着。

然而在石兰开始独立研究的十年来,甚至在她研究前的百年、千年,两条线就这般隔着永恒的距离,在各自的轨道上未曾偏离。

如果不是伴随信号采集产生的失真般的白噪音,不明就里的人们可能真的会以为那两条线只是固定的、静止的装饰线。

这种电波接收并传输的过程中产生的杂音,通常是作为研究干扰因素被仪器直接屏蔽掉的,然而石兰不这样认为,她反而专注于去“听”电波,虽然方法不入流,但多项研究成果仍助其成为“当下最具潜力的年轻科学家”之一。

“姐,茶。”助手Mike将热茶端到面前,不过石兰毫无反应,他将茶放到桌子上,刚要离开,瞥见石兰今天的表情与往常有一丝差别。

Mike自进这个“新星”研究所就一直任石兰的工作助理,起初他十分担心这位颇有名气的石大小姐脾气很怪,自己做起事、说起话来都比较谨慎。后来他渐渐地发现这石兰虽然年少有为,但并没有一丝傲气,也没有传统研究者的死板,尤其是她的工作状态,那份沉浸的神情令人着迷,Mike有时看着她就仿佛也一样看到了她脑海中的璀璨星空。

而这次,石兰却皱着眉头。

这是5年来,Mike从没见到过的,石兰一动不动,几乎连呼吸都察觉不到。

Mike简直不敢呼吸,脑袋嗡嗡作啊,渐渐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咚咚作响。他下意识地认为,石兰工作时这微微的表情差异肯定意味着某些事情正在发生,他不知道是好事是坏事,但知道,一定是大事!

“Mike!!!”石兰突然弹起身大叫,耳机线直接被抻出了电脑接口,这把身边的Mike着实吓了一跳,“快,把所有探测器都对准‘小花园’,都快点,马上集中探测!”

Mike当然知道“小花园”是石兰对SN1979c这颗超新星的别称。他从没见石兰这么激动过,丝毫不敢怠慢,冲到总调控台将所有探测器都调到SN1979c的坐标方位,探测系数直接调到最大,所有显示屏均同时跳动着不同颜色的线条,那些从未波动过的数据采集线像跳起舞般,围绕着基准线上下摆动,同时,音箱里发出异常刺耳的哗哗的声响。

Mike死盯着这些变化,压抑着跳得越来越快的心脏。

此时石兰冲到总控台的主机,迅速将耳机插到音箱上,顿时,房间恢复一片死寂。

Mike再次听到了自己心脏鼓点般的跳动,他已然忘记了呼吸,脸涨得通红,只见石兰瞪着双眼盯住显示屏,像一尊远古时期建成的石像,即使就在眼前,也如同经过漫长时间长河洗礼后的景象,庄严、沉重,令人生畏。

室内的气氛凝固成一团,两个人都一动不动,Mike紧张地早已后背湿透,不时地深吸一口气来证明自己还活着。然后气氛就在一刹那打破了,显示屏上的线条突然失去规律飞速抖动,这意味着接收器的接收承载量已到峰值,并且趋于超载。

Mike大脑高速运转着,竭尽所学推测到底是什么东西让仪器反应如此强烈?

如果是恒星爆炸发出强烈的射线扰乱了磁场,那在人类能意识到之前,地球就已经受波及消失了;如果是接受到几光年之外的外星文明发出的信号,那应该微弱到几乎不能感知,更不会如此持续地形成波动;如果是一个年轻、快速的旋转中子星,拥有强大的高能量风,从而形成的X光束被探测到,那同样也不足以造成如此强烈的波动......

“到底是什么?”

如今的状况显然已经超出了Mike所学,他只能等待着石兰给他最终的答案。

时间一秒一秒流逝地极为缓慢,那些颤抖的线条开始恢复平缓。整个波动虽然不过持续不到一分钟的时间,Mike却感觉像是熬过了一整个世纪一样长久,他十分清楚刚刚那一分钟肯定是发生了他想象不到的大事件,此刻只等他信赖的石兰,这位出色的科学家给出最后的答案了。

石兰长吁了一口气,摘下耳机。

“M,帮我沏杯茶好么。”

Mike没想到石兰竟然将悬念拉满,憋在心口的疑问差点破口而出,又见石兰明显一脸的疲倦,脸色发白,额头冒汗,终于是咽下好奇,把刚放在桌子上的茶端出去重新沏了一杯进来。

石兰接过热茶,才发现手一直在抖,她定了定神又把杯子放下,抬头注视着Mike说:“M,你能想象么,它将会怎么样?”

Mike不解的看着石兰,他不知道石兰所指的“它”是什么。

“就在刚才,我们探测到了从‘小花园’放射出来的伽马射线暴。然后,又探测到了‘小花园’发出的明亮光。”石兰这才冷静下来,缓缓地说着。

“这么说,‘小花园’可能在很久以前形成了黑洞?不对,不能是黑洞,黑洞不能穿过氢气层形成伽玛射线。”Mike尝试分析着。

“理论上是这样的,但是咱们新星,是不会因为理论而得出结论的吧?”石兰笑问,“来,把研究员都叫来,有活干了!”

......

半月之后,一篇划分历史与未来的科学猜想公开发表,来自于石兰代表“新星”研究所。

猜想中提及了一种无法解释的天文现象,猜测那庞大的电波接收量,是一个引力场极强的黑洞正产生着伽马射线暴。

它不断吞食着附近的小黑洞,所有物质被强力压缩,形成一个无形态的超级原子,内核是所有物质的质子和中子形成的正电荷中心,核外围绕着所有被压缩物质的负电子荷云团。这样,这个大原子构成了空间强大的电力场,在电力场周围形成空间强大的磁场,场内部不断聚集、压缩、膨胀,本身达到大爆炸的状态,却神奇地采用放射的方式向宇宙输送能量,就像一只漏气的皮球,不断被充气却因为一个针孔而濒临爆炸又不会爆炸......

在“天降异象”的当天,并非只有石兰一处探测器接收到了巨量电波,这件事在猜想发表前,早已在科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不过即使这样,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生活也并没有任何变化,谁也没有想到,在信号采集线抖动的第一下开始,历史与未来就已经被分割开了。

后世将“新星”的这批研究员称为“启世者”,而这潜心演算数日得出的猜想,被称为“新世之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才发现在这扇门的背面,是一个多么脆弱的、彷徨的新世界。

2030年9月30日,“新星”研究结束的当天,石兰翻开日记本,一笔一划地记下:“9月16日,“小花园”一次绽放,世界将改变成何种模样?”

夜幕已经悄悄降临,石兰打开门窗,山间的微风吹了进来,她和Mike走到阳台,银色的月光给山林披上一层薄薄的纱,夜色一如寻常般安宁。然而,在遥远的宇宙和“新星”们的心里,此时都有不平常的颤动,他们不光是期待,还竭力掩盖着那一丝惧怕。

生命,是宇宙中最微不足道的存在,这颗星球上数以万万亿的生命之光,或强或弱的,汇集起来试图照亮宇宙中这昏暗的角落,然而,他们永远想象不到,渺小就是这个意思:纵然聚集,依然微小,依然脆弱。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