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三轮车 第17章 寻踪觅影查疑犯

作者:大渔翁 分类:悬疑 更新时间:2024-04-29 18:16:41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围绕受害人伍越利身边人的调查,有可能导致矛盾激化的犯罪线索基本查清。现场附近的村庄排查已经见底,仍然没有发现犯罪嫌疑人的线索。要继续扩展查找犯罪线索范围,就是要根据受害人行动轨迹来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蛛丝马迹。

曾毅认为:“通过大量的调查取证,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可以确定,受害人在遇害前是从林场附近开三轮车进入犯罪现场的。

犯罪嫌疑人很有可能就是在林场附近坐上伍越利的车子,以后又以种种借口将伍越利骗到犯罪现场,然后残酷地将他杀害。

林场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的起点,犯罪嫌疑人极大的可能就是周边的人。

为什么这个地方经过几轮的排查都没有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踪迹,只能是我们的排查还存在盲区。我们的侦查视线还没有触及到犯罪嫌疑人活动的区域。

我们排查犯罪嫌疑人的条件是很少的,对侦查人员来说犯罪嫌疑人的画像是够用的。

但是对普通的村民来说还是粗线条的,村民不可能仅仅根据我们提供的一些线索,就把这些线索与身边的人和事情联系起来,这是很正常的。

要使排查工作能够向纵深推进,还是老办法那就是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只要我们把各项工作都做到位了,就一定能够发现新的犯罪线索。”

9月9日上午8时20分,曾毅决定立即调动警力,在林场地区展开新一轮排查。

排查的重点是围绕林场三轮车停车点附近犯罪嫌疑人可能出没的地方展开。调查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由前期重点调查三轮车驾驶员为主,扩大到9月1日在该地区活动的所有人员。

要通过在这一地区活动的从业人员中发现新的犯罪线索。同时还要把在该地区活动的重点人口材料都调出来,逐个地捋一捋。要查清在案件发生的时候这些重点人口在干什么?在什么地方?

对林场的重点排查工作迅速展开,侦查员们深入村庄、田头走村串户,深入到每一个村民的家中。街道两旁的每一个商店、摊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很快他们就搜集到大量的有用的信息。

仲安华在林场三轮车停车点附近找到三轮车驾驶员米开军。

米开军对仲安华说:“9月1日上午九点多钟的时候,我开车刚回到林场附近,就看见伍越利与李久根在吵架,要不是我及时地把他们拉开,他们很可能就打了起来。

因为什么原因吵架的我不清楚,后来乘客从伍越利的车上跳下来走了。

为此我还数落他们两人,看你们就为了争着拉一个客人而吵了起来,结果客人走了。你们两人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谁也没有做成这笔生意,还伤了大家的和气。不值得呀!”

仲安华问:“他们两人吵架以后,你注意到伍越利是什么时候开车走了?”

米开军说:“他们吵架结束以后大家就都散开了,我就走到公路边,等过来的客车上有人下来好拉客。

过去有一袋烟的时间,我看见从对面的小饭店旁边走出来一个年轻人,他直接走到伍越利的车子跟前就爬了上去,很快伍越利就发动车子走了。

我害怕伍越利与李久根再吵起来,就向周围看了一下,没有看见李久根,转头看见这时候李久根刚从厕所里面走出来。”

仲安华问:“那位乘伍越利车子的男人长得什么样子?你认识吗?”

米开军说:“当时我距离伍越利的车子有七八十米远,那个人长得什么样子没有看清楚,只能看清楚大概的轮廓。那个男人年龄不到三十岁,二号个子,平头,上身穿短袖小褂子,其他的说不上来。

那个人好像还在小饭店旁边的小摊上停留了一会,然后就直接上了伍越利的车子。伍越利的车子刚开走不到十分钟,李久根的车子跟在后边就开走了。他们车子去的是同一个方向,都是朝乡下去的。

李久根的车子什么时候回来的我没有注意,也不知道他跑到哪里去了,这几天都没有看见他的车,什么原因我也不知道。”

紧接着仲安华在小营找到三轮车驾驶员赵必德。

赵必德对仲安华说:“9月1日上午伍越利与李久根在吵架的时候我也在场,当时我还和米开军一起拉架。他们散开以后不久我看见当时有好几辆车子都停在那里等乘客,我没有在那里等就开车走了。

我走的时候就看见一个男乘客爬到伍越利的车子上,那个人长什么样子我没有注意,印象比较深的就是那个人穿的是短袖小褂子。最近几天都没有看见李久根。”

从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都反映最后坐上伍越利车子的男人是从小饭店附近出来的。于是,仲安华再次来到林场停车点附近唯一的一家小饭店,结果饭店却关门了。

附近的村民告诉仲安华,9月1日以后小饭店就关门了,听说饭店的老板回家去了,要等到农村大忙结束才能回来。饭店的老板叫钱希顺,家住在湖滨乡王庄村。

仲安华立即开车朝湖滨乡赶去,同时通知湖滨派出所,将钱希顺传到所里准备进行询问,这样可以节省一些时间。

下午3时50分,仲安华赶到湖滨派出所的时候,钱希顺已经被带到派出所。到了所里,钱希顺就向认识的民警打探消息,传他到派出所干什么?没有一个人回答他的问题。

钱希顺感到非常紧张。当他看见刚从警车上下来的仲安华向他走来的时候,他竟然吓得浑身发抖。

仲安华看到这种情况,就走上前去笑着对钱希顺说:“钱老板,不要紧张,我们只是需要向你了解有关情况,希望你能配合。”

钱希顺小心翼翼地回答:“我一定好好配合你们,我一定会把我知道的东西都告诉你们。”

仲安华问:“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钱希顺说:“我是9月2日回来的,其实前几天家里就带信叫我回去,让我回家请人帮忙,家里还有几亩自留地,父母亲年纪大了,家里的农活现在也不能干了,每次到农忙的时候我都要回家花钱请人帮忙,把家里的农活干掉。”

仲安华问:“既然家里人早就带信叫你回去,你为什么早不回去迟不回去,却在9月2日才回去?”

钱希顺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头才回答:“为什么我突然回家就是因为在淮沭路上发生了杀人案件,不断地有人到饭店里来调查。其实我也不知道什么情况,说不出什么东西来,我害怕惹来麻烦,所以就在案件发生的第二天就回家了。我是乡下人,到城里做事也不容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想被麻烦的事情缠身。”

仲安华问:“9月1日上午你的饭店正常营业吗?请你把那天上午到你饭店去的人都说出来?越详细越好,这一点很重要。”

钱希顺说:“现在是农村大忙的时候,农村人到城里去的人很少,所以饭店的客人并不多。9月1日上午在饭店吃饭的人一共只有二十几个人,基本上都是过路的客人。他们有的是到城里打工的,还有的是三轮车驾驶员,他们都来去匆匆地,吃了饭就走。本地的村民很少到饭店吃早饭。其他的情况我就想不起来了。”

仲安华问:“上午有没有当地人到你的饭店里去吃饭或者玩?有没有看见穿短袖衬衫的男人到你的饭店去过?”

钱希顺沉思了一会说:“你说穿短袖衬衫的人让我想起来了。那天上午的确有这样一个人到我的饭店里吃饭。这个人我并不认识所以一时就没有想起来,那个家伙还欠我几顿饭钱没有付。”钱希顺自己知道说漏嘴了,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仲安华问:“你说你不认识那个人,为什么还能给他赊账?”

钱希顺狡辩着说:“不是我不想说,而是我不敢说,也不能说。我在那儿开饭店,地方上的人谁我也不敢得罪,就怕说错一句话被他们知道了,我是承担不起他们报复的。”

仲安华问:“你就把那个人的情况说一说?对你反映的情况我们会为你保密的,你不要害怕。”

钱希顺说:“那个人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就知道他姓赵,有人喊他赵老大。姓赵的是上午九点多钟到饭店的,喝了一碗辣汤,吃了两块烧饼、一根油条就走了。也没有付账,临走的时候就说了一句:‘今天没有带零钱记账,到时一起算。’我没有敢向他要钱,就让他走了。”

仲安华问:“那个人朝什么地方走了?离开饭店的时候大概是什么时候?”

钱希顺说:“姓赵的出门就到饭店旁边的一个小摊上,和一个卖香烟的中年妇女在那里聊了一会天,看起来那个中年妇女与姓赵的很熟悉。过了有七八分钟就看见姓赵的爬上一辆三轮车走了,姓赵的是10点钟前后离开我的饭店的。”

仲安华问:“卖香烟的那个中年妇女你认识吗?”

钱希顺说:“那个中年妇女是当地人,可能就住在附近,每天到做饭的时候她就回家了。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大家都叫

她徐二姐,年龄不到五十岁,三号个子。周围的人对她很熟悉,你们到那里一问就知道了。

仲安华问:“请你把姓赵的长相和衣着打扮说一下?”

钱希顺说:“姓赵的年龄不到三十岁,二号个子,平头,上身穿一件白色的短衬衫,下身穿运动裤,脚上穿的是旅游鞋。他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看人总是喜欢歪着头,给人的感觉好像是盛气凌人的很不舒服。”

仲安华立即将这些信息向9.1案件指挥部进行了汇报。林场派出所在接到9.1案件指挥部的通报以后,立即安排民警进行调查,很快就查到那名中年妇女名字叫徐华明,是一个摆地摊的香烟贩子。

钱希顺所说的赵老大,很有可能就是赵建查。另外派出所还查到在香烟摊子附近还有一个卖蔬菜的王老头,名字叫王顺。徐华明和王顺都应该认识赵建查。

9月9日下午5时10分,买烟小贩徐华明被带到林场派出所。

徐华明还感到莫名其妙,她刚走进派出所就对钱爱军说:“钱所长你们找我干什么?是不是有人又举报我贩卖香烟了?不对呀,贩卖香烟也不归你们管,那应该是工商部门管理的事情。”

钱爱军笑着说:“你就不要乱猜了,是公安局刑警队找你了解有关情况,他们问你什么,你就说什么,不要说瞎话。”

钱爱军指着身边的仲安华说:“这位是刑警队的仲指导员。”

徐华明说:“钱所长,你们就放心吧,我一定实话实说。”

仲安华问:“徐华明,你正常都在什么地方摆摊子?9月1日你出摊子了吗?”

徐华明说:“让我好好想一下,时间长了记不清楚了。哦,我记起来了,9月1日上午我很早就出摊子了,11点多钟就回家做饭,下午感到身体有一些不舒服就没有再去摆摊子。我的香烟摊子在正常的情况下都摆在小饭店的旁边。”

仲安华问:“在9月1日上午你摆摊子的时候遇到什么熟人了吗?”

徐华明说:“我每天都会遇到熟人,因为我在那个地方摆摊子已经有好几年了,从这儿经过的有许多人都与我熟悉。我卖的都是低档烟,认识的都是农村人,城里人是不会到我的摊子上买香烟的。我不知道你们要找什么样的人,叫我一时也不好说。。”

仲安华问:“在9月1日上午10点钟左右的时候,有没有一个不到三十岁的男人在你的小摊子前面跟你聊天?”

徐明华说:“你说的是他呀?那个家伙就是烧成灰我也能认识,他叫赵建查,他家就住在我家的旁边。

赵建查今年28岁,还是一个光棍,那家伙有一些不学好,前几年因为骗别人的东西,被抓起来坐了几年牢,刚回来有一年多的时间。赵建查没有什么正当的职业,整天就是瞎混,也不知道他的日子是怎么过的。”

仲安华问:“你看见那天赵建查穿的是什么样的衣服?”

徐明华回答:“那天他上身穿的是短膀小褂子,是白颜色的。下身穿的好像是运动裤,穿什么鞋子我记不清楚了。”

仲安华问:“你既然对赵建查这么了解,你能不能把他家的情况说一说?”

徐明华回答:“赵建查现在就是一个人过的,他的父母亲已经去世了。有一个姐姐出嫁到外县,与他根本就没有什么来往。他家很穷就三间破草房,家里没有一样值钱的东西。

赵建查这个人那张嘴巴很会说,死人都能被他给讲活了。他就是靠这张嘴到处骗吃骗喝的。

最近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据说双方都很满意,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女方对男方提出一个要求,男方必须出三千元彩礼,否则就不出嫁。

赵建查最近为这件事情到处奔走,因为他名声不好,没有人敢把钱借给他。就是我这个烟摊子一年也卖不到三千块钱,赵建查上哪里去弄那么多的钱啊?我估计他又要重操旧业坑蒙拐骗,其他的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仲安华问:“9月1日上午赵建查是什么时候从你那里离开的?朝什么方向走了?”

徐明华说:“这个我记得很清楚,赵建查来的时候大概有10点钟。他对我说准备到乡下亲戚那里去借一些钱,我心里想谁会相信你的鬼话。

赵建查开始还想找我借钱,我哪里来的钱借给他,就是有钱也不能借给这样的人。如果钱到他的手里还不是有去无回,你想让他还钱做梦去吧。

赵建查离开我这里的时候,我就看见他爬到一辆三轮车上跟车走了,去什么地方我没有注意。如果你们要打听他是去什么地方的,可以问旁边的王老汉,他是在那里卖蔬菜的,他也认识赵建查。”

卖蔬菜的王老头,是一个六十多岁的农村老大爷,个子很矮,看上去就知道这是一个闲不住,而且非常健谈的人。

仲安华对王大爷说:“老大爷,请问您贵姓?”

王大爷连忙回答:“警察先生,你说得我都不好意思了。免贵我姓王,单字顺,今年六十七岁,家住林场王赵村六组。”

仲安华问:“9月1日上午你去赶集了吗?”

王顺说:“最近我每天都到街上去赶集,家里的自留地种了不少蔬菜也吃不了,我没有什么事情就把这些蔬菜拉到街上给卖掉。9月1日上午我肯定是去的。我卖蔬菜的地方就在林场三轮车停车点附近,那里人来人往的菜好卖。”

仲安华问:“那天上午你在街上遇到什么熟人了吗?”

王顺说:“那天上午,我很早就到了林场三轮车停车点附近,在那里卖蔬菜。平时买蔬菜的人基本上都是过路的人,本地人各家都有自留地,谁会再花钱去买你的菜。平时人来人往的熟人很多,哪里都能记得,不过有两个人我印象很深。

一个叫熊其州,那家伙前几天在路上抢了一个过路乘客的手提包,现在派出所在到处抓他。我看见他在人群里冒了一下头,我正准备到派出所报告,再朝那边看时熊其州已经不见了,他朝什么方向跑了我也不清楚。

那天上午在那里还发生一件事情,两辆三轮车的驾驶员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吵了起来。差一点就动手了,后来被人给拉开。紧接着就有一个人爬到一辆三轮车上,那辆三轮车就开走了。坐三轮车走的人我认识,他叫赵建查是本地人,不太学好还是坐过牢的。”

仲安华问:“请你把看见赵建查的情况详细地说一下?”

王顺说:“9月1日上午10时左右,我看见赵建查从旁边的小饭店里走出来。他走到徐明华的香烟摊上就停了下来,与徐明华说了一会话,然后就看见他走到刚才吵架的一辆三轮车上坐车走了。三轮车去的方向是朝王集方向去的。这几天就没有再看见赵建查,不知道又跑到什么地方去骗人了。

仲安华问:“你看见赵建查的时候,他穿的是什么样的衣服?”

王顺说:“那天上午赵建查上身穿的是白色的短袖衬衫,下身穿什么没有注意。”

仲安华问:“赵建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比如行为举止。”

王顺说:“他呀,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一张嘴。嘴巴能说会道地骗了不少的人。前几年因为骗别人的东西被抓起来坐了几年的牢,才放出来时间不长。

要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不要说还真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就是这家伙喜欢斜着眼睛看人。

不知道的人都认为这家伙非常傲慢,我是从小就看着他长大的,其实他斜眼看人是一个坏习惯,很小的时候就这样。

为这件事情他父亲在世的时候没少揍过他,但是他的这个坏习惯已经养成了,根本就改不掉,现在还是这样。”

仲安华问:“这几天你看见赵建查了吗?”

王顺说:“以前经常看见他在街上转,很奇怪公路上发生杀人案件以后好像就没有看见他。我想可能是警察现在查得紧他不敢出来乱跑了。”

仲安华问:“听说最近有人给赵建查介绍对象了,有这么一回事情吗?是谁给他介绍对象的?”

王顺说:“不错,有这么一回事情。赵建查已经是快到三十岁的人了还没有成家,如果他有了一个家庭,有一点约束可能会好一些。

给他介绍对象的是本村的许大妈,叫许景碟这个人其实就是一个媒婆,专门给别人介绍对象。听说给赵建查介绍的对象基本上是成了,双方都没有意见。许景碟就住在我家的旁边,需要了解有关情况我带你们去。”

仲安华在王顺的带领下很快就来到许景碟家门前,王顺主动地离开了。

仲安华对许景碟说:“许大妈,听说你经常做好事情帮助别人介绍对象,最近又帮助哪家介绍对象了?”

许景碟说:“成人之美不是好事情吗?最近我就给村里人赵建查介绍了对象。赵建查人长得还不错,家里有三间房子,条件在农村来说还是基本上过得去的。

不足的地方是他的家里很穷,又是坐过牢的人,当时我给他介绍这个对象我的心里也没有数,害怕谈不成。

没有想到的是赵建查这个人很会讨好女方,女方家是外地人,对赵建查的以前情况并不知道。结果双方都看中了,确定年底结婚。

女方提出要三千块钱彩礼钱,否则就不结婚。女方家庭条件也不好,有一个弟弟正要结婚,就因为拿不出三千块钱的彩礼钱婚事就这么一直拖着。

女方家想把女儿嫁了,靠收下的彩礼钱来给她的弟弟结婚。女方家里坚持要收彩礼钱,并且还提出必须在年底前把这笔钱凑齐,否则就不谈了,女方就会再去找别的人。这下子就把赵建查急坏了,整天就像是没有头的苍蝇似的到处去借钱。”

仲安华问:“根据赵建查的家庭情况他能够凑齐这笔彩礼钱吗?”

许景碟说:“他呀,他家穷得叮当响,除了三间破草房以外,家里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赵建查整天地到处瞎混,也没有看见他找到什么正经的事情做,我估计他要拿出那么多的钱根本是不可能的。

赵建查到处骗吃骗喝的谁还敢把钱借给他,除非他去干坏事,否则要凑齐这笔钱是非常困难的。这些都是他的事情,我老婆子就不去瞎操这个心了。”

仲安华问:“9月1日上午你看见赵建查了吗?”

许景碟说:“9月1日上午9点多钟的时候,我看见赵建查。当时他是刚从家里出来,朝村西边的三轮车停车点方向走去,后来到什么地方我就不清楚了,从那天以后就没有看见他。”

赵建查的发现,立即引起了9.1案件指挥部的高度重视,迅速调集警力围绕9.1案件发生前后赵建查的活动情况展开调查,很快就捕捉到赵建查具备实施9.1案件的犯罪信息。

赵建查为了能够在年底结婚,到处去借钱,但是没有一个人把钱借给他。赵建查为了凑齐这笔彩礼钱很有可能铤而走险抢车杀人,赵建查具备了实施犯罪的动机。

已经查明赵建查是最后一个搭乘伍越利车子的人,赵建查具备了犯罪的时间和空间。赵建查的行为已经具备实施9.1案件的重大犯罪嫌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