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是的,我们有一群孩子 第3章 做大长处

作者:书荒仙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30 11:07:40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减肥之前魏春霞也不觉得儿子丑,但是瘦了高了之后一下子好看了。

变化真的很大,之前还很叛逆,天大地大就是父母最小。

对着干,和老沈管了,管不住。

没想到高二暑假一下子长大了,就像是忽然懂事了,懂得体贴人了。

只是魏春霞也有些头疼,就是儿子太有主意了。

要学表演。

谁都拉不动,而且那是真的刻苦。

从小也没学过才艺,就是狠练,把魏春霞吓到了。

新华书店找书,学,早上五点开始打拳,练习声乐。

那可真是太吓人了,从早上到晚上,说也不听。

就说功课做完了,不和街溜子鬼混已经很好了。

还说要唱、跳、rap全能发展,一年不行,可以复读,两年半在所不惜,决心很大。

主要练着练着瘦了,魏春霞吓死。

儿子可别魇着了,已经开始打算找神麻麻(二声,方言,神婆的意思。)。

没想到,瘦下来之后,一下子变得好看了,就像是奇迹一样。

眼里就像有电灯泡,有光。

走到哪飞蛾扑到哪里,可招小女孩喜欢了。

魏春霞一看儿子决心很大,和老沈商量了一下,了解发现要艺考,光靠自己练还不行。

而且担心学完之后出来做什么,没想到儿子主意很正,说能进艺术团话剧团这些单位。

他的分数在艺考生里绝对高材生,能上一本。

不过还是担心家里没有关系,学艺术很多从小培养,他们普通家庭也不知道行不行。

后来还是找老师商量,老师一听能上一本,老高兴了。

那都是指标,大力支持。

一咬牙一跺脚,报了一个培训学校,带着文化课,价格很贵,半个学期就要两万。

在省会,很土的那种,有开玩笑叫村,叫小县城的。

沈浪浪重生回来,不是小孩子,这学费家里一年收入了,他也想学,玩命的学。

从十二月到二月开始跑,上戏、中戏、北电、中传、美术学院,老家的山艺,还有二本的,什么武汉音乐、西安传媒,时间对的上,全跑一趟。

这一趟光是路费,那就是五六千。

学艺术真不是一般人能学的,烧钱。

在培训机构学习的时候,他才知道艺考生的好。

跳舞的,长相六七分,那仪态就很美,和普通人有明显差距。

帅男靓女,稍微有点火花就会烧起来。

沈浪浪那雄性本能爆破的人,占有欲那么强,差一点爆炸,可是还是忍住了。

毕竟是成年人,一次饱和顿顿饱还是知道的。

而且父母赚钱真的不容易,赚过钱能理解了。

所以硬是憋住了。

艺考完回来上课,发现大家一下子变了,他瘦了帅了,形体学了,真的是秒杀。

态度明显改变。

之前是他想聊不聊,现在是他不想聊,别人找话聊。

哪怕是白月光刘晓丽那也是如此。

不过在艺术机构一学,别的不说,眼光高了,艺术生好看的真多。

也就是刘晓丽确实好看,又有情怀,所以很迷恋。

一些女生靠拢,又是在高三关键时刻,很躁动的,原本很淡定也会有波动。

越是靠近高考越是如此,大家互相之间攀比心。

像那种猪拱白菜言论在高三冲刺阶段很正常。

三百分写的目标是清华北大,你见过没有?

高三后面板墙上的目标,一个又一个,清北同济复旦,你的分,能考上吗?

考不上也要放话,这就是心气,越是最后越是如此。

这是一个特殊的时间段,仿佛所有的激情,所有的一切,十二年的学习糅合在了一起。

很夸张的言论,在那种时刻真的很正常。

哪怕有很多机会放烟花,和很多人放烟花,沈浪浪也忍了。

做不出可能毁人一辈子的事,怕耽误人家学习。

高考真是一辈子的事。

包括刘晓丽也是一直激励对方。

有些时候还会用其他的女孩鞭策对方,让她努力。

没想到把她鸡了高了一个档次,和前世相比。

高考完之后才和刘晓丽放烟花,主要是对方也愿意。

女人比男人早熟,沈浪浪的一些举动,对方能感受到。

这也是沈浪浪今生明白的。

女生如果不感知,不给回应,不是她没有感觉,而是她就是那么看你。

前世今生对比太明显了。

所以,毕业后,放了烟花,在那个有星星的夜晚。

沈浪浪还专门讲了张万森和林北星之间的故事。

讲到大结局,氛围到了,也就断更了。

其实还有除了刘晓丽,还有人约他,最后想了想没必要。

沈浪浪这辈子有更大的目标,主要时间也很紧张。

他没有系统,也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说得难听一点,除了帅和体质外,一无是处。

按照艺考老师说的,你有很大潜力。

一般而言,三大最有可能收的就是北电。

北电喜欢雕琢璞玉,当然,更是颜控。

沈浪浪还是要写作,他的打算就是好好学表演,也不打算跑组,就是要做自己作品的男主角。

现在做不了,那就等到版权起飞,拍我的作品,其他我不管,就是要用我当男主。

最差也能通过写书赚钱,走土豆或者唐三的路。

重生之前好像唐三的公司在天津是纳税百强。

这个人有很大争议,打造人设吃了福利,后来反噬是真的。

审核什么的,看过笑笑就行了,都不是一个系统。

写作起家,是可以和技术起家并列,最干净的。

网络文学改编大爆好像是《盗墓笔记》,要等到热钱涌入,网速变快,平台发展,90这批读者长大。

火爆的文艺作品必然有时代因素,现在搞《我不是药神》就不可能。

第一过不了审,有关部门不是傻子,这种漏洞怎么可能不知道,就是给人活命的。

而且现在电影市场还未成熟,观众没有经过各种电影洗礼,剧情片拍出来没有卖相。

所以沈浪浪想法很简单,做好能做好的。

这也是前世摸爬滚打懂的道理。

人不需要全能,学习的时候需要全能,工作走向社会,最重要的是发挥特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