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火热年代,在空间里开垦荒田 第57章 宋清江1号!

作者:C星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7 16:43:04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周朝的学生听了宋青江的话一片死寂,周边的空气仿佛也因此冷凝了下来。

我是不是说错什么话,不会刺激到他们了吧?

宋青江望着众人那嫉妒的表情,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

围在李老身边的那名叫周清扬的学生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道:“不愧是1号的发明人,这个阔气的程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一号,是什么?

宋青江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李老拉着参观起了农研院。

“走,我带你看一下我们农研院近期的一些成果。”

宋青江站在李老的身边,听着李老将介绍一些农研院的科研项目。

大体来说,这个时期的农研院只有三个任务,一个是病虫害防治,一个是农药研究,还有就是粮食的增产增收。

宋青江带来的这些农作物,恰好属于农研院的第三个项目。

“本来没有见到你的那些作物之前,我以为我们农研院土豆10%的增长效果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跟你的那株马铃薯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李老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是当然,自己的那些土豆可都是从玉佩空间中培育出来的。

经过玉佩空间,主人不知道几万年的研究才有了这样的效果。

普通的土豆怎么能与之相比?

宋青江想了半天,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李老,只能咳嗽了一声道:“科研就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李老点了点头,颇为欣赏的开口道:“你说的没错,确实如此,但是接下来有了你培育过的这些种子,我相信我们在农研这方面的研究,一定会有大发展!”

说着众人来到了农研院的实验室。

李老颇为激动地打开了实验室的大门,让宋青江进去。

“来我带你看看我们实验室现在最炙手可热的一个项目!”

宋青江跟着李老来到一株马铃薯幼苗面前,本来还没怎么在意。

直到看到那株马铃薯旁边的名称标签,宋青江才绷不住了。

上面竟然赫然写着“宋青江1号——优质特大改味马铃薯幼苗。”

宋青江愕然的开口道:“这马铃薯是以我的名字命名的?”

李老激动的点了点头,而后开口道:“这株幼苗是从杨光辉的那个饭店中要来的,是你研制出来的,当然要以你而命名!并且这个命名我还上报给了农业部,农业部已经同意,今后凡是以这种马铃薯培育出来的马铃薯后代,通通都得用这个名字!”

完了,我在60年代的第一次社死。

宋青江咳嗽了一声,想要拒绝这个名称。

但是看到周边这群科研人员的炽热的目光,终究还是没好意思开口。

只能跟着李老在实验室周边又转了起来。

有一些已经取得很大进展的项目,李老说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但是到最后总结的时候李老总会咳嗽的补充一句。

“当然,和宋清江1号比起来,这些都跟垃圾差不多!”

宋清江只能替玉佩空间的主人惋惜。

研制了这么多东西。

最后成果被我白嫖了。

唉,

就让我替你将这些东西发扬光大吧。

实验室不大,在研制的项目也就20多种,逛遍了培育实验室之后。

李老又神色凝重的让自己的学生拿出了几套防护服。

“接下来去的就是咱们病虫防护的实验室,进这里面必须得戴好防护服,绝对不能将这些病虫或是细菌带出去,以免不自觉的污染现有农田。”

宋青江点了点头,将这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穿了上去,而后跟着李老走到了病虫防护的实验室中。

几人在一株长相奇特的小麦面前停下,只见小麦的叶片,还有叶杆上面,上面有一条一条的黄色斑点,仿佛像是生锈一般。

“这是感染了小麦条锈病的植物样本,也是我们现在最头疼的一大难题。我国大部分的土地都很适合种植小麦,也是很多人的重要口粮。但是一旦感染这种小麦条锈病,小麦的粮食产量最少会减少40%,对农户来说是灭顶之灾。”

“还好这些年,通过我们的努力,找到了一些防治方法,才能让这种小麦疾病不那么容易扩散开来。”

李老叹了口气道:“这些年干旱日益严重,再加上某些农村合作社暴露出的不少问题,接下来几年粮食减产已经可以初步预见了!”

“若是再摊上小麦锈病的爆发,那就是天灾人祸一起来了!”

三年两室困难时期,果然提前已经被这些农研院的科研人员所知晓了。

宋青江叹了口气。

三年困难时期。

这绝对是国家迈入新社会以来,遭遇的最为严重的一次粮食危机。

宋青江沉思了片刻后开口道:“粮食减产是一个大问题,我对农药的研制也有些心得,希望在接下来这段时间,能够研制出延缓这种减产的农药。”

李老愣了一下,有些不敢相信的开口道:“宋小兄弟,还可以研制农药?”

宋青江在脑海中思忖了一番点了点头道:“是的,现在我对治理蝗虫的农药有了一定的研究,只是还缺实验场地和材料,没有实践的机会。”

李老丝毫没有怀疑宋青江的话。

一个能研制出这么多优良品种的农业专家,没有必要在这些地方上撒谎。

李老连忙拉住了宋青江的手,激动的开口道:“宋小兄弟,你有要求尽管跟我们农研所说,实验器材和场地都好说,我这就向上面申请为你单独设立一个实验室。”

蝗虫危机,虽然没有干旱问题来的严重。

但是对于种植者来说却是致命性的,一旦被蝗虫所侵扰。

一个农户一年的收成就到此终结。

所以,李老对蝗虫问题也颇为重视。

宋青江真是民间自学成才的典范啊。

李老有些惋惜,若是早知道宋青江是个研究农学的好苗子就好了。

说不定现在会有更多的成果冒出来。

李老想了想,对宋青江开口道:“宋小兄弟,我有一个想法,听说你现在是中专毕业?不知道你有没有继续深造的欲望?我可以将你特批到农业大学进行学习。”

宋青江顿时一愣,特批深造?

60年代的大学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