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南洋大学做校董 第25章 躁动的狮城

作者:小鱼儿慢慢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08:45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之后的一连一个多月,陈述的日子过得也算平静而忙碌。

又进过两次的专注,将中学物理所需的教材和科普一口气全都写完,已经开始进行普及,并且卓有成效。

南大的老师加班做夜校,中学的老师也不畏风雨,几乎每天都来当学生从头学起,很少有请假的,每天都搞到很晚。

陈述将科普书和教科书都搞得很便宜,于是乎南洋这边出了奇景:

一群妓女,黄包车夫等底层人士,休息没事儿的时候都会拿出一本物理书看起来。

狮城华人这边的识字率还是很高的,甚至不识字的也将这东西直接就当了识字读物了。

反正便宜啊,几毛钱一本,这价格就跟白送差不多。

物理成了时下最为流行的时髦,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都突然对物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掀起了一场学物理热。

大浪淘沙,只要基数大了,自然就会出现天才。

陈述的教材本来就是为自学准备的,而且只有物理一科,难度也远不如后世高考。

所以真正的聪明人用心去学的话,其实一个多月真的能学出点结果出来,

而与这些物理书一块便宜卖的,还有一份习题册和一部分试卷。

凡是能在试卷上考六十分及格的,不管多大岁数,都可以进南洋大学进行复试,成功后都可以进物理系或应用力学系进行深入学习。

甚至如果不想上大学的话还可以加入速成班,突击学习三个月,三个月后直接下放到各中学教中学生物理。

这自然也进一步反向带动了狮城人民自学物理的热情,毕竟当老师总是一件不错的工作,能上大学更是意味着一飞冲天。

退一万步讲,反正南洋大学又不收学费,还有宿舍住,甚至陈述还给了学生餐补,食堂吃饭也是又便宜又卫生。

对底层苦工来说,那真是不上白不上。

不止如此,陈述的物理教材还传到了南洋之外,在港台,乃至祖国都开始大规模的印制他的自学物理教材,至少科普漫画部分普及的非常快。

甚至还被翻译成了英文,辗转的,渐渐在整个英联邦都传播了开来。

不知道的外国人还以为这书的作者陈述是一位漫画家呢。

一切都很顺利。

一晃眼,到了1956年5月。

这一日,陈述睡了个懒觉,中午的时候去学校的路上却是发现路边站了许许多多的警察,到了校门口的时候更是发现了英军在持枪站岗。

看得他心里咯噔一下。

“发生什么事了?”

他问门口的英军,英军也不理他,只说自己在执行任务。

陈述也是摸不着头脑,正想着不去理会,先进学校再说。

结果就看到一列好长好长,好大好大的队伍朝着他们迎面走来,高高地喊着口号,举着标语,看起来足有至少七八千人之多!

“打倒帝国主义!”

“打倒帝国主义!”

“民族自决!国家独立!!”

“民族自决!国家独立!!”

陈述看得一脸懵逼。

更懵逼的是,在他学校门口站岗的英军居然跟没看见似的,任凭他们从自己的眼前走过。

陈述都懵了。

这怎么……这么和谐的么?

懵逼还在继续,上楼之后刚在办公室坐下,就愕然地发现,居然又有一列极长的队伍从他们校门口游行而过。

口中则是干脆喊着:“嘤国人滚出中国”的口号。

这才多大一会儿?

“怡秋,怡秋?你在么?”

“老板,您来了啊,下午好。”

陈述道:“我昨晚给我镁国那边的朋友打了许多电话,因为时差的缘故睡的很晚,所以今天早上没起来,这是……发生什么事了么?”

李怡秋闻言在陈述的办公桌上拿出一张报纸道:“您直接看报纸就行,这是今天的早报。”

陈述拿过来后就见上面写着:《福利巴士工会工人罢工被镇压》

“福利巴士工会?五一节的时候不是调停过了么?不是都谈妥了么?”

“嘤国人说话……没算数。”

陈述:“…………”

他妈的这帮人当殖民者也不合格啊!

“死人了?”

“19人受伤,8人重伤,能不能救得回来……还不好说。”

“居然有这么多人……昨天的事儿?”

“对,昨天的事,但是今天一早,全狮城最大的十七家工会代表开会,相约,十七家共同罢工。”

闻言,陈述情不自禁地长长吸了口气,无数的事情迅速的过了他的脑子。

“狮城,要乱了啊。”

陈述对新加坡的历史并不熟,并不知道福利巴士罢工事件乃是狮城建国史上极其浓重的一笔。

但他仅仅是凭本能,就迅速判断出,这事儿让林先生这么一搞,极有可能将成为他们华人与殖民者之间,决战的契机。

这几个月以来,狮城的华人群众为了配合巫华联盟,早就已经都组织起来了,哪一个阶层,哪一个团体能没点诉求?

真心要来帮场子的也好,浑水摸鱼的,凑热闹的也罢,不用这位林先生搞动员,他们难道还没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了么?

而除了工会。就是学校了。

整个南洋的全部华语中学生,肯定都是跑不开关系的。

这也是他对有关人士,最不爽的一点。

作为教育工作者,对这种动不动就折腾学生的行为真心的有些厌恶。

要造反,要反殖,大人们搞就好了啊,干嘛非得把孩子卷进来呢?

都不用去想,自家那个倒霉妹妹百分之百的又不好好学习,跟他们混在一起了。

“我大概懂了,咱们学校……的学生恐怕有许多都要追随是吧。哎~,

这样,以学校的名义,捐款二十万给方先生,再以我的个人名义,捐款三十万给他。”

“反殖斗争,我陈某人不愿屈居人后,但是你跟他商量商量,我只出钱,不出力行不行?

陈家生意上的工人愿意配合我不拦着,但是学校的师生,不跟他一块掺和行不行?

就当我求他了,放学生们一马吧,学生们的任务是学习啊!

咱们南洋的学生学术基础已经很弱了,不能再把精力再放在这上面了。”

心里还补充了一句:‘又特么没用。’

而且等将来左右两派翻脸之后,这期间跟着那些不能提的有关人士越积极的人,搞不好就会被清算的就会越厉害。

他背后有陈家和福建商会,都尚且如履薄冰。何况这些孩子们?

他是学校的校董,也是理科院的院长。

不能眼看着学生们往火坑里跳啊。

普通人家的孩子,人生是一条单行道,没有调头的机会的。

然而李怡秋闻言,却是面上露出了极其为难的神色。

“怎么了?”

“恐怕……已经晚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